「兩岸一家親」取代「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城市交流的新密碼?

「兩岸一家親」取代「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城市交流的新密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目前「九二共識」仍是「國共論壇」、「民共論壇」或「兩岸當局或領導人會談」的「通關密語」,然而,若中共對台政策也以「兩岸一家親」對待「地方層級政府」,甚至更能驅動「地方包圍中央」的圍堵效應,台北市舉辦的雙城論壇就是一例。

中共當局對台政策是否正逐漸將「九二共識」及「兩岸一家親」,分別用來區隔及設定對中央層級、政黨接觸領域與地方層級政府對話基礎,這涉及中共當局對台統戰策略思維與具體運作。此即,當柯文哲市長已組織台灣民眾黨且擔任黨主席,不再是政治個體戶,若「兩岸一家親」說法可運用在滬台城市交流,那麼國、民兩黨執政地方政府是否也可以援引適用?但目前中共當局似乎並沒有將「兩岸一家親」此語詞,如同「九二共識」等量齊觀比照如同「一中原則」位階。

換言之,目前「九二共識」仍是「國共論壇」、「民共論壇」或「兩岸當局或領導人會談」的「通關密語」,做為共同政治基礎位階並未改變。

然而,若中共對台政策也以「兩岸一家親」及「九二共識」,分別區隔對待「地方層級政府」及「中央層級政府」,此不僅更彰顯其政策彈性及務實,也符合其統戰「求同存異」、「求同化異」精神;如此彈性策略所採取「區隔原則」、「差異化做法」,反而更能驅動「地方包圍中央」的圍堵效應。因此,中共當局願意與台北市舉辦雙城論壇,這是為兩岸互動「開一扇窗」、「留一條活路」、「點一盞燈」;台灣當局也可應用此一勢流,開展強化兩岸良性互動。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