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事】李登輝執政期間究竟堅持過什麼價值?對哪種社會運動不是恣意打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民又退回歷史的邊緣。我們肅然談論政客,腦袋裡民族燈塔世界偉人的粉絲泡沫不斷翻湧。如今社運界,哪個講到李登輝不用左顧右盼一回就能認真高談?
文:劉瓦礫
我想了一天不知道要寫什麼,或者說,不知道要怎麼寫李登輝繼承兩蔣敗壞社會,又開創扁馬循環體制的斑斑劣跡,而不徹底把所有我還算有點信任的人通通剿過一遍。我就這樣說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台灣的文青跟基進青年們(當時基進指的還是左派不是極右派),只要看到所謂「人民的角度」出發的歷史、文化、社會理論等等,就會開心地豎起尾巴,甚至特意去沾染與自己相差巨大的階級也在所不惜。

我親眼看過不知多少美麗拘束的青翠男女們,就算被嚇得呲牙裂嘴還是拼了命的去貼近那些最俗艷的、最草根的、最生猛的,這種撞擊勉強創造出台灣特有的某種階級連結關係,被認為是可以發展的社會溝通模式,甚至因為理論路數不同而生產出「公民民主」與「人民民主」論戰,夏曉鵑與女工共產的書引多少學生癡迷。
這正是李登輝在蔣總統死掉之後繼任執政十數年的時期。當年的基進青年們對李登輝顯著咬牙切齒,社運界還沒與建國主義者互看不爽,夏潮對新潮流黨政與學院系統還不時互有啟發,國民黨版本的國家主義還足夠強大,能當抹消彼此差異的共同敵人。
人民開始成為顯著的概念,大家發現好像可以這樣民主了。勒死這條台灣生息出路的,就是李登輝。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提起,現在所謂建國小清新們專講台灣第一民選總統,忘記當時跟李競選的究竟是誰,競選時彼此支持者講過什麼,結果到今天一概雲淡風輕,最早版本的選舉語言不必實現。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清楚,台灣民主化過程裡重要的政府鎮壓對象裡,至今還被提起的鄭南榕、詹益樺,今天被認為坐過黑牢有點光環(當然有好幾個已經被知青刷出界外)的人們,當年才不過講個大和解,或跟國民黨有點好聲好氣就被認為叛徒的人們,當年因為五二零農運以為自己早就看透政治的人們,是怎麼批判李登輝的強人體制,是怎麼看到這把台灣首屆民選不沾鍋的能耐而喪氣,是怎麼為了首都早報的一個頭版幹字沾沾自喜;但每個能悻悻活到今天的,卻必須跟著年輕人一起捧起李登輝與包括林榮三在內的土地轉實業資本家們大聲歌頌。
這一切有多可笑,多恐怖,多1984。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別人提起那個鞏固地產金權社會,卻被認為是民粹強人的李登輝。他對台灣新社會運動的啟發,大概等於馬英九激起今天所見空洞化國家主義的能耐。他把一切反對聲音吸納為權力旗手的能力,確實是經歷多年無人出其右,這卻不是什麼偉大的政治洞見,僅是權力者操作歷史機器的熟練。
他的威望除了建立在政敵身上之外,始終有個用來吸納批評用髒即丟的前台:總統前期是已經死透的特務頭子蔣公子,後期是連戰、馬英九、宋楚瑜、陳水扁;卸任初期是國民黨殘部硬說是綠營的台聯,拋棄台聯後著意接近世代換了一半的民進黨,很快又轉往各小側翼。
他可以堅定地支持中國統一,打造台灣新中原,也可以意味不明地後設性支持台獨建國。他可以毫不猶豫地帶起陳哲男、蔡英文、劉泰英這些幕僚技術操作員,還可以讓本來與他敵對的民進黨一個一個誠心收納。
他執政期間靠整個國民黨機器吹捧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形象,但他究竟堅持過什麼價值?對哪種社會運動不是恣意打壓?留下的體制資產,從農漁會到百修憲法,從大總統制到二二八嘉年華會,從黑道民代到土地不正義,哪個不是今天知青們怪東怪西,怪不到他頭上的「威權」禍害?

那今天知青們呢?每天在意的就是宮鬥奪權,在權力大門前個個徘徊尿急心癢不耐,講到李登輝立刻滿嘴當年國民黨政宣經文。人民又退回歷史的邊緣。我們肅然談論政客,腦袋裡民族燈塔世界偉人的粉絲泡沫不斷翻湧。如今社運界,哪個講到李登輝不用左顧右盼一回就能認真高談?
可以說得太多,但社會如此,我真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只能說晦氣吧。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彭振宣
“李登輝辭世”的相關議題
- 2020-07-31 紀念李登輝先生: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
- 2020-07-31 【關鍵時事】我將李登輝當作時代的教育模範來思考,便可知道何謂「全才教育」
- 2020-07-31 【關鍵時事】李登輝執政期間究竟堅持過什麼價值?對哪種社會運動不是恣意打壓?
- 2020-07-31 美日政要悼念李登輝:美國國務院直稱「台灣前總統」,日本官員敬佩「比日人更懂日本精神」
- 2020-07-31 李登輝最得意的不是民主化,而是提供台灣追求「國族本土化」時稱霸東亞經濟的想像空間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