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就沒有滑鼠:滑鼠共同發明人William English逝世,享耆壽91歲

沒有他就沒有滑鼠:滑鼠共同發明人William English逝世,享耆壽91歲
Photo Credit: Marcin Wichary@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用的滑鼠,他就是發明者之一。滑鼠的共同發明人William English逝世,曾是軍人退役的他,在發明滑鼠背後有什麼故事。

操作電腦時,你習慣用滑鼠嗎?《紐約時報》報導,滑鼠的共同發明人英格利西(William English)7月27日,因呼吸衰竭於加州聖拉斐逝世,高齡91歲。

世上第一個滑鼠,誕生於1968年美國史丹佛大學。提出概念、主導設計的發明者是恩格爾巴特( Douglas Engelbart)博士,而真正把滑鼠製造出來的幕後功臣,則是英格利西。

英格利西出生於1929年,父親是一名電氣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英格利西曾於美國海軍服役,退役後,他於1960年代初加入史丹佛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SRI,現稱為SRI International),就在那裡,他遇到了恩格爾巴特,一起投入研究。在他們合作下,1960年代出現了世上第一個滑鼠。

a5t5njey66flew1wa7bxic41q34j87
Photo Credit: SRI International/CC BY-SA 3.0

恩格爾巴特設計滑鼠的初衷,是為了代替鍵盤繁瑣指令,使電腦操作更加簡便。而以現在眼光來看,那隻滑鼠看起來頗陽春,但神奇的是,透過一個小木盒、一個小球外加一條線,就能達到操作電腦的作用。這隻滑鼠始祖,運作原理是由底部小球帶動樞軸轉動,繼而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訊號,再將訊號傳到主機。至於人們現在用的光學滑鼠,直到1980年代初期才出現。

《紐約時報》指出,早期版本的滑鼠有3個按鈕,即使恩格爾巴特博士曾經認為10個按鈕會更棒。有趣的是,20年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將滑鼠加入到他的麥金塔電腦時,他認為一個按鈕是最適合的。麥金塔的設計師相信極致簡單,賈伯斯則認為,只用一個按鈕就不可能按錯按鈕。

1968年,恩格爾巴特的團隊正式向外界發布他的發明,在一場名為「The Mother of All Demos」活動中,恩格爾巴特展示了滑鼠、圖形輸入介面、線上檔案編輯、視訊通話與超文本傳輸協定等,奠定日後桌面電腦以至現在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諸多操作的基礎概念。

杜瓦爾(Bill Duvall)長期與英格利西一起工作,在他的眼裡,兩位「滑鼠」發明者一個像大腦,一個像手。當人們不知滑鼠為何物的年代,恩格爾巴特一直很努力、費盡唇舌,對外解說他的概念與想法,但英格利西很懂他。

杜瓦爾說,英格利西理解這些想法,並且有能力做出實體東西。「他是使一切變為現實的人。」「如果告訴他你想做的事情,他會想出辦法來。」

比英格利西早一步,恩格爾巴特2013年因腎衰竭於家中逝世,時年88歲。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陳怡君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