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朗開講》:從〈鄉愁四韻〉到〈恰似你的溫柔〉,曾經風起雲湧的台灣校園民歌

《劉炯朗開講》:從〈鄉愁四韻〉到〈恰似你的溫柔〉,曾經風起雲湧的台灣校園民歌
淡江大學牧羊草坪內的李雙澤紀念碑|Photo Credit: Rocio@Tamsui Wiki CC-BY-S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校園民歌風起雲湧地發展,另一位重要推手是李雙澤。李雙澤的父親是菲律賓華僑,一九六八年考入淡江文理學院數學系,他在音樂、文學、繪畫上都展露過人的才華。

本文摘錄自《劉炯朗開講:3分鐘品讀文學》,時報出版
作者:劉炯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 為什麼要讀「三百千千」?
  • 納蘭性德是重情重義的清初第一詞人?
  • 林肯總統的演說總是簡潔有力?
  • 唐伯虎約紅粉知己還要死纏爛打?
  • 泰戈爾靠離別詩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 看過另類版《國王的新衣》嗎?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就像行走的文學資料庫,詩詞歌賦、歷史故事總是源泉萬斛而來,將中、西文學作品去蕪存菁,從漸漸被遺忘的國學經典《三字經》到為人熟悉的歷史人物,從中外名宿的演說、信函、詩歌到遠近馳名的寓言故事,從傾國傾城的動人史詩到充滿人性的神話傳說,以及大時代下的歌曲,用「極短篇」形式編排,讓讀者能利用生活中零碎的三五分鐘,逐日累積個人的文學涵養,探索語文的應用力,開創想像力與最優化語言,引領我們透過文字和文學,面對千變萬化的世局變化,快速補足文學學分。

跟著博學達人劉炯朗,輕鬆打通文學知識的任督二脈!

getImage-2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