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一紙仲裁仍無法平定紛爭,西沙與南沙群島的主權爭奪戰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一紙仲裁仍無法平定紛爭,西沙與南沙群島的主權爭奪戰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5年行經麻六甲海峽的船舶有80,980艘,是蘇伊士運河航運量的4倍(17,483 艘),巴拿馬運河的6倍(12,383艘)。此外,南海是確保東亞各經濟體( 台、中、日、南韓) 燃料供應的通道,尤其是來自波斯灣及新加坡的石油。

文:亞歷克西斯.鮑茲曼(Alexis Bautzmann)、蘿拉.瑪格麗特(Guillaume Fourmont)

2013年,菲律賓將南海爭議交付國際仲裁,2016年7月,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裁決菲律賓勝訴,認為中國對南海主張「固有疆域」欠缺「法律依據」。然而一紙仲裁無法平定紛爭,在南海,領土爭奪的背後交織著政治、經濟與地緣戰略利益。

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可能爆發戰爭的警戒區之一。越南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這4個東協國家頻頻在此上演主權爭奪的戲碼,也與中國直接交鋒爭奪的對象主要圍繞著南沙西沙及東沙群島,還有黃岩島及中沙大環礁,而其中衝突最激烈的要屬西沙群島(中、、越皆宣稱擁有主權) 以及南沙群島(所有周邊沿海國家皆宣示主權),但其實這些群島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與陸地距離遙遠也無人居住。

中國將南海變成「內海」,箝制台灣經濟命脈

這麼多國家涉入南海領土爭議的首要原因是政治利益。每個國家都要發聲才能確保區域地位穩固在國內政治上,這種強硬的發言姿態也有助於安撫衝突與對立,還可藉此共同目標讓人民團結起來激發愛國情操不過更要緊的是經濟利益只要擁有一座島不論面積多小都可以從露出海面的土地計算專屬經濟海域的範圍。根據1982年聯合國通過的《海洋法公約》(LOS),專屬經濟海域是指從海岸線算起200海里內的水域,該國有權在此區域從事資源探勘及利用等主權行為,資源則包含漁業資源( 捕撈或養殖)、礦物和油氣資源而南海不僅物種豐富大陸棚還有多處石油及天然氣礦脈目前南海各沿岸國家的專屬經濟海域彼此重疊中國之所以宣稱擁有上述各群島的主權,就是企圖將幾近90%的南海據為己有,成為中國的內海」,進而控制這條深具全球戰略價值的航道。

2015年行經麻六甲海峽的船舶有80,980艘,是蘇伊士運河航運量的4倍(17,483 艘),巴拿馬運河的6倍(12,383艘)。此外,南海是確保東亞各經濟體( 台、、南韓) 燃料供應的通道,尤其是來自波斯灣及新加坡的石油。全球50%的石油及天然氣運輸及85%從中東出發的油輪都必須經過南海。如果北京掌控此地,等於握有對鄰近國家施壓的有力籌碼。

為了永久保障主權,北京政府自2014年起投入一項大型填海工程,不僅在西沙群島的幾個小島上填海造陸,又在南沙建造數個人工島。不過2016年7月12日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已認定有爭議的岩礁不是島,任何一國皆不得宣示主權因此專屬經濟海域的範圍將從這些沿海國家本土的海岸線算起但中國不承認也不接受此一仲裁結果。

西沙群島

美國部署反導彈系統,更添南海火藥味

身為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頭號對手,美國竭力避免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落入中國手中為了阻撓中國擴張霸權華府不得不增加軍事籌碼。2015年5月,美國國防部派遣船艦繞行中國在南沙建造的小島保障航行自由」。2016年3月,菲律賓宣布對美軍開放5個基地,同年12月又有兩架軍機進駐,以協助當地海岸巡防隊執行任務繼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開放讓美國部署數艘近海戰艦後,越南在2003年也向這個前敵國開放金蘭灣軍事基地,供船艦停泊,又於2010年8月在河內展開美越國防對話。這些軍事擴張行動都是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的一環。這套政策於2012年1月正式提出,涵蓋軍事外交政治及經濟等面向。

美國持續擴大「保障航行自由行動導致中美船艦衝突事件愈來愈頻繁美國同時又以北韓核武威脅為由著手太平洋地區部署反導彈系統為這個本已壓力重重極度緊繃的地區增添更多不確定因素。

延伸閱讀: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野人出版

作者:亞歷克西斯.鮑茲曼、蘿拉.瑪格麗特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書將用最強大的地理圖表分析,解答諸多國際議題、地緣糾紛的根源。作者擅長濃縮大量複雜訊息,用一張地圖就能展現政治、人口、經貿、文化……等不同尺度的資訊,同時輔以極有條理的文字說明,清楚梳理事件的「當前現況→演變動向→未來展望」,是所有關注國際局勢的讀者,解讀地緣政治變動情勢的必備讀本!

(野人)0NEV0051_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_立體書封_72dpi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