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飆漲到一天熔斷20次,美國證交會要查柯達是否有內線交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才剛上演股價一週狂飆940%、驚奇翻身的漲勢,川普(港譯「特朗普」)、美國證交會就說要調查,柯達怎麼了?
百年老牌底片公司柯達(Kodak),才剛上演股價一週(7/27-7/31)狂飆940%的驚奇漲勢,《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現在卻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對這事展開調查。
7月27日,柯達宣布接受美國政府的7.65億美元(約新台幣29.3億元)貸款,生產製藥原料,協助應對肺炎疫情。消息激勵股價狂飆,7月30日盤中更觸發20次熔斷。儘管隨後幾日股價漲勢緩和了下來,但從前一週的收盤價2.10美元漲到31日21.85美元,足足翻漲近10倍。
好消息自然會激勵股價上漲,然而《路透社》報導,美國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寫信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調查潛在的不尋常交易。
沃倫指出,在消息宣布前一天,柯達股票交易量很大。且在消息宣布前,股價已從每股2.62美元上漲逾25%,種種跡象引發內線交易的疑竇。
《華爾街日報》昨(4)日引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在調查此事,主要是了解柯達在消息披露上的掌控。《華爾街日報》指出,柯達27日曾與紐約羅徹斯特(Rochester)當地記者,談到有關貸款消息,於是幾家媒體便刊出新聞。但媒體後來又應柯達要求將新聞刪除。《華爾街日報》指稱,柯達當時並未禁制媒體發布消息。柯達發言人則表示,公司內部團隊並非故意讓媒體發布新聞,但他們會完全配合調查。
- 在消息公開宣布之前,哪些人或公司大量交易了柯達股票?
- 他們是否得知,任何可能導致內幕交易的非公開訊息?
- 對那些有事先知情非公開訊息並交易柯達股票的人,他們如何和從什麼管道獲得訊息?
- 知情人士是否有意或無意地,與柯達內部或外部任何無權限知情者分享了訊息?
- 當資訊被先前的報導選擇性的揭露時,柯達是否有遵守所有相關要求,迅速並完整的揭露所有資訊?
《路透社》報導,川普被記者問及此事時表示,「這項安排(指調查)很好」,「我們會找出答案的。如果有任何問題,會盡快通知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消息不予評論,柯達公司代表則表示全力配合調查。
柯達股價昨日下跌2.96% ,以每股14.40美元收盤。
Kodak (yes, the film company) got a big government contract to make generic COVID-19 drugs. Surprise: @Kodak’s trading volume spiked before the announcement. Even Kodak’s chairman bought stock. I want the SEC to investigate for possible insider trading. https://t.co/IgYaUnyoFo
— Elizabeth Warren (@SenWarren) August 4, 2020
做底片的柯達,怎麼跨入製藥的?
多數人對柯達的印象就是做底片和相機,沒想到,看似是沒落的柯達,有天會生產製藥原料,加入最夯的抗疫行列,股價還飆漲到熔斷20次。
其實2012年,柯達曾經申請破產,柯達是最先發明數位相機的,卻因輕忽數位化浪潮,最後被對手們一一追上,落敗收場,以至於走上破產重組之路。
不過,涉足製藥行業對柯達來說,並不是新穎的嘗試。《CNBC》指出,1990年代,柯達就參與非處方藥的生產,像是阿斯匹靈,不過最後柯達在1994年把相關業務賣給其他公司。
而要說從生產底片轉往藥品生產,競爭對手富士軟片(Fujifilm),還領先柯達好幾步。
《Fortune》指出,該公司早在1986年就收購了一家醫學診斷成像公司。此後,富士軟片又收購了幾家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並使其成為醫療設備和藥物的主要生產商。
報導指出,醫療保健和材料解決方案占了富士軟片2019年總收入的43%,該公司目標要在未來幾年內,讓其醫療保健部門的銷售額增加一倍。
柯達、富士軟片都從電影業轉向製藥業並非偶然。他們都說,其在膠捲和其他攝影產品生產上的經驗有助於製藥。
柯達執行長康坦扎(Jim Continenza)告訴《華爾街日報》,柯達「在化學和先進材料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並表示該公司的現有基礎設施將使柯達製藥「能夠快速啟動並運行」。康坦扎並說,製藥原料生產最終將占柯達業務的30%至40%。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Kodak Loan Disclosure and Stock Surge Under SEC Investigation(華爾街日報)
- U.S. to investigate Kodak's government loan deal, Trump says(路透社)
- Kodak’s shift to pharmaceuticals comes years after rival Fujifilm made the same pivot(Fortune)
- Kodak shares soar 300% in wild ride after Trump taps the former film giant to make drug ingredients(CNBC)
責任編輯:陳怡君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無論是裸背綑縛的珊妮公主,還是化身鳳梨的唐鳳,任誰來到登曼波的鏡頭前,都能展現出最奇趣吸睛的一面。他拍明星名人,也拍主流視野外的酷兒族群與文化場景。這天我們前去拜訪登曼波,一窺他平時如何透過Photoshop創造出獨特影像風格。
用色彩撞破刻板分界,讓符號與畫面一起說故事
登曼波在成為攝影師之前從事的是電影與廣告美術,這些經歷都轉化成他影像創作上的養分。大學畢業後來到台北,加入電影劇組的美術組密集工作,在 Google Map 還不普及的 2000 年代,他拿著紙本地圖探索這座城市,因為參與《艋舺》與《一頁台北》的拍攝,踏遍萬華、中山一帶的巷弄尋找拍攝場景和道具。
「那個過程算是訓練我對影像的美感吧,像顏色的配置就會是我在決定拍攝時先思考的元素。」若曾看過登曼波攝影作品的人,肯定都會被那大膽的用色與場景建構的手法所驚艷,既衝突又合理。或許他試圖解構的正是顏色所象徵的刻板印象,賦予被攝對象最能凸顯其性格的顏色與情境。
離開電影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讓曼波多了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創作,藉由 Photoshop 豐富的附加元件,嘗試多樣的濾鏡風格。他透過網路大量閱讀、研究各種視覺與音樂養分,也在線上平台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因此結識不少創作者,其中包括莎士比亞的妹妹劇團團長王嘉明。在莎妹劇團的邀請下,曼波的攝影生涯從劇場開始,「我也把電影美術的訓練都放在裡面,讓符號跟畫面一起說故事。」
用影像魔術紀錄酷兒文化場景
2019 年拿下北美館主辦的台北美術首獎的《父親的錄影帶》,是曼波對自我生命經驗的探索與剖析,除了透過創作與自己的父親對話,了解彼此的不曾想見的樣貌,把這個過程帶到放到美術館,希望鼓舞更多酷兒表現自己,他也將酷兒們的身影置入流行文化的媒介中。曼波在工作上合作的對象來自非常多領域,時尚雜誌、表演藝術、流行音樂、電影等領域都能找到他的作品。
談到時裝拍攝的經驗,曼波形容「很像在變魔術」。攝影師不只是跟隨腳本,而是和編輯、造型等整個團隊一起做視覺方向的發想,「雖然會有產品的置入,但在追求製造最適合主題的『幻象』之下,其實有蠻大的發揮空間」,曼波談到他經常拍攝 LGBTQ 主題的雜誌封面,在這樣的工作氛圍裡很能讓他大膽地展現自己的風格。
在攝影師身份之外,登曼波也在 Pawnshop 放歌,在自己的生活圈內,製造一些事件。他與友人以 Pawnshop 為據點,建構、觀察台灣的酷兒文化場景,「我拍呂薔《找 Matched!》這支 MV,所有演員都是我在 Pawnshop 聚集的,包括幾位知名的變裝皇后。」
Photoshop 是創作時最不可或缺的工具
攝影師的工作除了前期的概念發想,拍攝現場精確執行拍攝計畫,後期的照片編輯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Photoshop 一直是曼波在創作時必備的軟體工具,「我喜歡用底片拍攝,就算我用數位相機,我還是會用 Photoshop 把整體的色調整理在一個均值的底片質感。」儘管有愈來愈多影像處理軟體提供現成風格濾鏡,但仍沒有一個像 Photoshop 一樣可以滿足他追求獨特色調與質感的需求。
Photoshop 多年來一直是最強大的影像處理軟體,廣大設計師和攝影師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使用,陪伴所有創意人一路成長、突破,不斷推出的新功能也讓編修工作更加流暢。曼波也是從大學時期就接觸 Adobe 系列的軟體,「應該沒有攝影師不用Photoshop吧?」
Adobe 攝影計劃的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都是他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曼波也與我們分享自己後製工作的流程,通常是先在 Lightroom 做整批影像的統一調整 ,接著再進到 Photoshop 細部精修,「比如在商業案裡,照片中產品的顏色與實際顏色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用 PS 遮色片、色版等工具去調整產品那一塊的顏色,除了 Photohop 之外真的沒有其他軟體可以做到。」如何在保有自我風格的情況下不埋沒合作廠商的產品,是所有專業影像人都必須注意的事。
實現最初直覺的 Photoshop 祕技初公開
每次面對不同的拍攝委託或者展覽邀約,儘管是相當熟悉的合作對象、作品內容,登曼波仍會先深入理解對方的特質與需求,找到最獨特且最適合的色調搭配。不過創作中依然常有直覺的成分,在精密設計的工作流程中,不時的靈光顯得格外珍貴。談到具體實現腦中想法的方式,曼波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他常用的 Photoshop 技巧。
Photoshop 教學一 風格調色:用漸層色製造正片負沖感
「首先把一張照片解鎖變成圖層,新增一個圖層變成色版來做色調處理。選顏色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我會針對每一張照片的構圖、氛圍去決定色調。這是原本就是一張底片重複曝光的照片,我希望在不同層的曝光上呈現不同的色調變化。
我選擇兩個色版,再用漸層色將它拉開。漸層色最有趣的點是可以讓畫面中間是寫實的顏色,周圍呈現比較濃烈的配色,像正片負沖的感覺。色版的混合模式我通常會選擇『加深顏色』,然後調整透明度讓它更自然。」
Photoshop 教學二 合成與色彩處理:用 Adobe Camera Raw 濾鏡調整出魔幻的疊影
「開啟兩張圖片適合疊影的照片,也先把它們解鎖成圖層放在同一個版面上。藉著用 Camera Raw 濾鏡個別調整照片的各個數值,讓細節更突出到自己滿意的狀態就完成了!」
Photoshop 教學三 疊影濾鏡:用柔性橡皮擦擦出多重曝光效果
「最後我想分享用 Photoshop 製作多重曝光的效果。我先把同一張照片複製三個圖層,透明度都先降低到一半以下方便操作,接著拖曳圖層到不同的位置。我會反覆隱藏其中一個圖層,來確認它們的位置,調整到最喜歡的之後再將透明度調回來。
接下來使用 Photoshop 橡皮擦工具,記得選較低的透明度搭配霧面、柔性的筆觸才能夠擦出比較自然的效果。我通常會大面積擦,這樣比較快速也比較少瑕疵。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在擦的過程中要保留最底圖的視覺重點喔!」
看完登曼波的示範與分享是不是也想來試試看呢?Adobe 攝影計劃是影像創作者的完美夥伴,透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新用戶首年可以用每月 NT$257 的實惠價格同時訂閱包含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的攝影計劃,快上官網了解更多訂閱方案與實用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