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敏《東京教父》:超寫實社會邊緣魯蛇組裝家庭的都會療癒系尋親冒險喜劇

今敏《東京教父》:超寫實社會邊緣魯蛇組裝家庭的都會療癒系尋親冒險喜劇
Photo Credit: 光年映畫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繼日本動畫大導今敏一鳴驚人之作《藍色恐懼》4K數位修復版在台上映後,緊接上映的是號稱他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東京教父》。

繼日本動畫大導今敏一鳴驚人之作《藍色恐懼》4K數位修復版在台上映後,緊接上映的是號稱他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東京教父》,超寫實社會邊緣魯蛇組裝家庭的都會療癒系尋親冒險喜劇。

故事聚焦在聖誕節前夕,三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大鬍子酒鬼Gin,中年的前扮裝皇后哈娜Hana和刺父逃家少女美雪Miyuki,三人在回收垃圾堆中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在尋找嬰兒親生父母路途上,他們被迫反覆面對自己的過去,重新審視自己難堪痛苦失敗的人生和家庭。

雖說今敏二十年前難能可貴地觸碰魯蛇社會邊緣人的命題,這也的確是社會寫實成人動畫中的佳作,但與近年來如《寄生上流》對貧富差距等等社會問題大快人心的大力抨擊,似乎流於溫馨療癒。

社會寫實喜劇,聖誕療癒童話

《東京教父》充滿曲折巧合,當然更充滿希望,然而引人入勝的聖誕童話說來絕非原創,而是1948年由約翰.韋恩(John Wayne)主演,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經典作品《3 Godfathers》,故事講述了三個銀行搶匪照顧孤兒,變成了新生嬰兒不可思議的教父。

今敏將其轉為有關遺棄兒童問題的現代日本故事。而從村上龍 (Ryu Murakami)令人極度不安的小說《寄物櫃裡的嬰孩》(1980),到在是枝裕和在坎城影展獲獎的療癒小品《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2004)等等 ,顯然這個失敗原生家庭的社會問題在日本被關注了至少三四十年。

聖誕節也正是家庭命題最適切的電影時空背景,三個人的家庭「失敗」而變得無家可歸,說來都並非純粹出於經濟原因,而是由於個人原因而選擇與家庭分離。聖經故事的三個智者被東京的三個流浪漢所取代,無家可歸三人成就的另類家庭,更由於聖誕節的奇蹟成了代理父母,被遺棄的嬰兒成為充滿希望與救贖的聖誕尋親任務起點。

0821_東京教父劇照一
Photo Credit: 光年映畫提供

充滿希望的救贖之旅

電影的開場就如同田園詩般的聖誕圖像,教堂儀式中溫暖地描繪了馬槽裡的嬰兒, 三個智者背誦著耶穌降生戲劇的台詞,然後牧師進行聖誕節佈道。觀眾之中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人,等待結束後教堂免費提供的聖誕晚餐。聖誕佳節烘托家庭,救贖和寬恕的主要母題。

拋家棄子的酒鬼父親Gin,一直夢想著撫養自己的孩子的易裝癖同性戀Hana扮演著母親,逃家少女Miyuki則是有所不願的扮演女兒的角色,三人在爭吵中發現了棄嬰,當然為了慶祝聖誕他們將嬰兒命名為Kiyoko,意為「純潔的孩子」。

一番爭辯後他們決定先試著找到Kiyoko母親,而不是去派出所。三人變四人的組裝家庭於是開始尋親的旅程,過程中一一揭示他們三人如何成為無家可歸複雜而痛苦的故事。撫養嬰兒的場景僅次於三人經歷的冒險,因為他們在遇到黑幫,少年流氓和綁架兒童的途中首要解決棄嬰尋親的難題。

現代東京的邊緣社會風景

電影同時更是一封捎給當代東京的情書,雪跡小巷和摩天大廈都以無懈可擊的精確度展現。三人充滿了危險和驚喜的旅途穿越了極為豐富的城市景觀,遇上了無情的中產階級,夜總會舞者和拉丁美洲非法移民家庭。

這是映照孤獨與不堪的社會邊緣童話,深色和溫暖的色彩主導著整個構圖,影片讓人聯想到在特別寒冷的深冬散發出來的內在溫暖。而背景則是三維並且不斷變化,正如暗夜中三人在一家大醫院外的街上爭論時,窗戶上的燈光不斷閃爍,這種場面調度效果加深了電影的奇觀和真實感。

0821_東京教父劇照四
Photo Credit: 光年映畫提供

看不見的結構性社會問題

《東京教父》是一部深觸人心的治療系電影,可惜的是,今敏卻看不見個人背後複雜沈重的結構性社會問題。乍看之下導演將目光投向了流浪漢,非法移民和同性戀,或說至少呈現主流文化所看不見的,不存在日本普遍榮景中的人群。這的確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困境, 但可惜只停留在描述的層面,隔靴搔癢。

我們觀眾看不到造成社會失衡的可能原因,所有問題似乎都歸結為純粹的個人因素。主人公的困境只能追溯到自己個人的失敗,似乎一旦他們的精神生活恢復平衡,他們的物質擔憂也就消失了。

我們不能全盤否認今敏的這部佳作,但我們必須要批評影片中將魯蛇敗部人生只歸結為個人責任,實則與社會主流面對魯蛇的一貫態度並無二異,影片在溫馨嬉鬧救贖療癒之後,可惜並沒有導演更深刻的個人視野。

0821_東京教父劇照二
Photo Credit: 光年映畫提供

動畫電影的難處

今敏的《東京教父》仍然是充滿矛盾,雖告別了大多數的動漫設定當中一切過於簡化的幻想虛構世界,循著他一貫擅長的社會性題材,選擇在動畫長片中去碰觸日本社會屬於成人才更心有戚戚焉的魯蛇人生命題。

然而又或許是因為電影票房考量,仍像多數動畫電影一樣,雖不能說完全逃避社會現實,雖看見了主流不願看見的人群,卻總是看不見,或說不敢大力批評主流價值更深的痛處,於是乎動畫視覺上的光彩激昂就相對更加出色。

可惜今敏導演已經辭世,不可能再拍出如《寄生上流》的曠世佳作。

0821_東京教父劇照十
Photo Credit: 光年映畫提供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