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教育部「在學陸生返台政策」朝令夕改,髮夾彎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教育部「在學陸生返台政策」朝令夕改,髮夾彎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育部開放在學陸生回台的政策突然轉向,起因雖然是因為中國方面對「大通證」的刁難所引起,但整起事件構成的種種因素,卻也顯現了政府內部溝通不協調的問題。

教育部於8月5日宣布,進一步開放所有國家、地區的「在學學位生」申請入境,原本包括中國大陸學生,但當日傍晚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改口,暫不開放陸生學位生來台。開放陸生返台就學政策急轉直下,這種反覆不定政策轉變,不僅對於政府行政權威造成打擊,也會被形塑成對陸生就學受教權的一種不公平對待與歧視。

政府政策不應如此草率「朝令夕改」,先是公文通知放行後,再是收回公文重新發文提出陸生對象限制,給予人一種刻意凸顯特定對象處置。

從政府行政行為來說,發出公文再追回、後又重新發文,顯示對陸生返台政策欠缺協調;此對原已惡化兩岸關係無疑是「雪上加霜」,徒增大陸來台就讀學生的不公平待遇感,難以達到使陸生成為支持民主台灣的最佳夥伴。

教育部於8月5日發函給全台大專校院,說明考量目前境外生入境返台秩序及檢疫能量平順,且居家檢疫場所除防疫旅館外,暑假期間納入地方政府核可校內外獨棟檢疫宿舍。教育部再報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境外生返台方案,同意從8月5日起再開放7月15日前宣布未開放的國家/地區境外學生來台就學。

開放19國的境外學位生約10397人左右,其中最大宗為陸生。然當公文發函至學校,教育部再表示因兩岸情勢緣由,暫緩開放就讀學位陸生返台。公文前後修正,已給予外界「朝令夕改」不佳認知。然而,為何政策會急轉直下呢?起因為何?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什麼樣衝擊呢?

陸生學位生返台就讀政策轉彎原因,源自中共政府設置的人為障礙

陸委會在8月5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政府基於兼顧「防疫優先」與保障含陸生在內的所有境外生受教權益的考量,在7月22日已宣布開放包括陸生在內之應屆畢業境外生返台入境就學,但目前這二週實際入境返台陸生人數十分有限。陸委會宣稱陸生不得返台,源自陸方阻擾陸生返台就學的個案,設置人為政治障礙。

這包括陸生申請來台證件「大通證」簽注遭受刁難,或要求提出台灣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等文字。陸方上述做法,固然不足取,對台灣各「國立大學」表現出不尊重;但即令對岸設置政治障礙阻礙陸生返台就讀,我政府公文函送各校時只需在公文內容上說明排除陸生適用即可,以先出公文後追回公文,再事後解釋陸方設置障礙,如此行政行為實令人「瞠目結舌」,不僅損及政府威望,也會讓人不當聯想是否為「新聞操作」,藉以凸顯陸方的不當反制為「始作俑者」,造成兩岸的結更難解。

vwviwmq61latb4bvm77c16f6gzzefk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建立友善陸生及陸配政策,其實是民進黨處於反對黨時期訴求

回顧2014年1月9日民進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提出「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表示,台灣應「營造一個讓陸配、陸生與陸客,尊嚴生活、健康學習及平安旅遊的友善環境,使其成為支持民主台灣的最佳夥伴」。

但實際上,國民黨執政時期提出縮短陸配取得身分年限及陸生納保等修正法案,此等送到立法院等待審查並無法獲審議通過;既往馬政府長期主張應善待陸配、陸生,民進黨也展現同樣政策立場,但卻無法支持國民黨政府為提升陸配、陸生的權益所推出的配套法案。而現在民進黨執政,對陸生、陸配政策的公平性,確實與一般境外生、外配相比,仍有待提升空間。

政府內部部會間政策協調,未能在決策執行前充分溝通協商

依據教育部稍早發給各大專的公函,最初開放的「在學學位生」並未排除中國大陸學生。但在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傍晚接近6時接受媒體聯訪,一開始也說包含陸生,但受訪過程突被教育部幕僚請出,隨即後立即改口「因為跟兩岸相關的一些考量」,陸生還是先開放到「應屆畢業生」,「在學學位生」不包括在內。

同時,陸委會當晚表示審慎研議開放時機,對於暫未能入境的陸生,仍將會同主管機關教育部請各校持續辦理安心就學方案給予協助。此顯示跨部會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提升其功能。

陸學位生來台暫緩 潘文忠:會審酌疫情盡快安排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教育部長潘文忠

限制陸生「在學學位生」返台就讀不是根據通則,而是例外因素處理

先前陸生曾公開連署信提到,日本最近新增的本土個案遠超過中國大陸,但卻被列為中低風險,台灣接受日本學生入境,陸生卻仍不能來台,質疑其中標準。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境外生入境保持開放態度,至於要開放那些區域或年級別,屬於教育部權責。指揮中心僅只是負責考慮檢疫量能,只要境外生入境皆遵守14天居家檢疫,指揮中心都沒有意見。

然教育部則表示境外生返台政策,皆經過行政院跨部會協調會議討論,開放名單是依據指揮中心最新發布「各國感染風險級別」所列的國家、地區。經指揮中心同意,再由教育部據以執行,優先開放「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的國家、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學位生來台。若大陸地區屬於「低風險」和「中低風險」地區,開放應無問題。

現在陸生在學學位生返台政策大轉彎,恐怕不是基於疫情或疫區風險評估等因素,而是兩岸學生交流時陸方對台灣體制欠缺尊重所設置政治障礙。而台灣政府在行政行為上「朝令夕改」,也凸顯跨部會協調機制尚待完善。兩岸政府單邊行動及片面行政行為,最終沒有「雙贏」,反而造成彼此衝突不斷及敵意日升。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