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和極彩度的灰》小說選摘:對別人而言,我也是為生活帶來方便點綴的假植物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loundraw從插畫、動畫到音樂最終走向文字,他描繪少年少女初遇時的酸甜、離別時的苦澀和相遇時的悸動。再透過第三者們的視角,刻劃出在愛裡的各種掙扎和醜陋。
文:loundraw
據說,這叫作搭便車效應。分組作業時,會想摸魚的那個;和別人一起搬東西時,會想偷懶的那個。又名,社會懈怠。我看著校園內秋日氣息,聽見了有人在討論這麼一個有意思的詞,聽教授說,就連工蟻都跟人一樣會偷懶。
「把砂糖放在蟻穴附近,設定點攝影機觀察螞蟻如何搬運。這是過去很有名的實驗,這次我們要在每個個體上點漆,收集更詳細的數據。」
螞蟻也覺得莫名其妙吧,人類突然給了吃的,結果卻是要觀察牠們有沒有偷懶。最終的實驗結果是,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兩成的勤勞工蟻完成的。有趣的是,把偷懶的工蟻都集合起來,一樣是只有其中兩成會做事。教授把他整理好的幻燈片大略說明完時,鐘響了。
「今天就到此為止,下週要交分組作業的進度。」
午休的教室開始吵鬧。正在收拾筆記本時,桌上的手機跳出「社會心理學」的群組通知,環顧四周,這個群組裡來上課的只有我。
〈我剛起床。死定了!〉
〈剛下課〉
〈有沒有點名?〉
〈沒〉
〈幸好〉
〈……沒有發講義什麼的吧?〉
〈有哦。要嗎?〉
〈要!謝謝〉
〈好啊。那,下週的分組作業報告怎麼辦?〉
雖然顯示好幾個人已讀,手機卻依然不聲不響。我早就料到會這樣,按住發抖的手,把事先準備好的句子發出去。
〈輪流吧?我第一個〉
〈這樣山浦會多報一次〉
〈我可以啊〉
〈好〉
教授根本不用特地拿螞蟻做實驗,這些對話就是最好的樣本。
「你又在當好人了?」
背後傳來一個聲音,一個中長髮的女生從桌邊探出身來,微微內捲的咖啡色頭髮晃動著。
「卡咪。」
「何必故意自己吃虧?大志有被虐傾向?」
打薄的瀏海後面,卡咪露出一雙訝異的圓圓眼睛。她和我不同系,但選修課偶爾會遇到。我在被朋友帶去的社團迎新會上認識她時,大家都叫她卡咪,我也就跟著叫了。
「在那邊推來推去更麻煩不是嗎?」
「是啊是啊,您說得是。大志同學真的是太完美了,好討厭喔。」
「多謝了。」
「先聲明,我可不是在誇獎你。」
她一副受夠我的樣子,邊站起來邊問:「要不要去吃午飯?」「我都可以。」「嗯——那義大利麵好了。」她的高跟鞋鞋跟踩出聲響。
「我們去吃外面的,學校餐廳的培根雞蛋麵都煮太軟。」
我們離開大教室,走在貫穿校園的銀杏道上。下午的風變冷了,吹動了開始變色的樹枝。
「大志,你暑假都在做什麼?」
「一直在補習班打工。」
「要存錢去國外玩?」
「沒有啊。」
「什麼啊,真無聊。」
「那卡咪妳呢?」
「人家我去實習了。」
大三生正是準備求職的時期,所有人為了一升上三年級就要展開的就職活動打好基礎拉好防線,各自為人生立下目標。卡咪對工作的要求,既不是薪水也不是休假的日數,而是自己能不能認同。
「有沒有成就感和環境才重要。我不指望多高的薪水,只要生活還過得去就好,所以一直在找符合期望的企業。」
卡咪有點娃娃臉,打扮也很女孩子氣,但她其實精明能幹又強勢。有好幾個男生被她的外表吸引,最後全被發了好人卡。她本人倒是滿不在乎,表示:「我愛穿什麼衣服跟男生喜不喜歡是兩回事。」卡咪有個已經出社會的男朋友。她在校園裡大多是獨來獨往,大概根本沒把大學生看在眼裡吧。
「不過,也許在大志看來實習也是不必要的。搞不好你都已經拿到錄取通知了。」
「我沒有啊。」
「啊,這樣啊。」
「不過,我也不打算去實習就是了。」
做什麼都可以。我和卡咪基於不同的意義,同樣也是只要生活還過得去,去哪裡工作都好。
「咦,原來完美同學是這種人?」
「我才不完美。」
我邊抗議邊走出校園。我總是會在心裡責怪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所以走進學校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要是當初大學有考好,是不是就不會這麼想?
高中畢業前的那段時期,我的成績一直無法再進步,所以第一志願落榜我並不驚訝。榜單上沒有自己的號碼時,我也意外地沒什麼感覺,有氣無力的我當場就決定去上用來墊底的私立大學。
我拒絕了媽媽提議的重考。其實沒考好我也很懊惱,但比起懊惱,我覺得很多事都是時候該結束了。媽媽垂頭喪氣地說「反正是你的人生」,我也無話可說,拒絕了家裡給的生活費逃也似地來到東京。接下來的兩年半,我從來沒回家過。
進了附近的咖啡店,被帶到藤蔓攀爬的靠窗座位。卡咪點了瑪格莉特披薩午間套餐,我吐她槽說妳不是想吃義大利麵嗎,她說聲對喔按住了嘴。
「我又來了。本來有功課想問你的,現在好了!我終於被你當成笨蛋了。」
「我沒有——」
我知道啦。她打斷我,抓抓臉頰說你這人真的很正經欸。
「我知道大志不會說這種話。你總是對四周觀察入微,麻煩事也不會裝作沒看到。我覺得你真的很了不起。」
以前也有人對我說過類似的話,苦澀的記憶復甦了。夜晚的河畔,那個人的聲音。
卡咪繼續說下去:「不過,有時候會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有時候會露出一臉『空』的表情。」
關於這點,其實我是有自覺的,對我來說,一切不過是不抱期待而已。這樣就不必努力回應,也不必對別人失望。
「啊,不過啊,」
卡咪豎起指頭,「剛提到就職的事我就覺得了,大志對自己的事其實很隨便,就像你很常說都可以。你沒有喜歡的事嗎?」
被這樣問,我一時還真想不出來,邊想邊往旁邊靠就壓到了藤蔓。看我急著閃身,卡咪把臉湊近窗戶。
Tags: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無論是裸背綑縛的珊妮公主,還是化身鳳梨的唐鳳,任誰來到登曼波的鏡頭前,都能展現出最奇趣吸睛的一面。他拍明星名人,也拍主流視野外的酷兒族群與文化場景。這天我們前去拜訪登曼波,一窺他平時如何透過Photoshop創造出獨特影像風格。
用色彩撞破刻板分界,讓符號與畫面一起說故事
登曼波在成為攝影師之前從事的是電影與廣告美術,這些經歷都轉化成他影像創作上的養分。大學畢業後來到台北,加入電影劇組的美術組密集工作,在 Google Map 還不普及的 2000 年代,他拿著紙本地圖探索這座城市,因為參與《艋舺》與《一頁台北》的拍攝,踏遍萬華、中山一帶的巷弄尋找拍攝場景和道具。
「那個過程算是訓練我對影像的美感吧,像顏色的配置就會是我在決定拍攝時先思考的元素。」若曾看過登曼波攝影作品的人,肯定都會被那大膽的用色與場景建構的手法所驚艷,既衝突又合理。或許他試圖解構的正是顏色所象徵的刻板印象,賦予被攝對象最能凸顯其性格的顏色與情境。
離開電影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讓曼波多了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創作,藉由 Photoshop 豐富的附加元件,嘗試多樣的濾鏡風格。他透過網路大量閱讀、研究各種視覺與音樂養分,也在線上平台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因此結識不少創作者,其中包括莎士比亞的妹妹劇團團長王嘉明。在莎妹劇團的邀請下,曼波的攝影生涯從劇場開始,「我也把電影美術的訓練都放在裡面,讓符號跟畫面一起說故事。」
用影像魔術紀錄酷兒文化場景
2019 年拿下北美館主辦的台北美術首獎的《父親的錄影帶》,是曼波對自我生命經驗的探索與剖析,除了透過創作與自己的父親對話,了解彼此的不曾想見的樣貌,把這個過程帶到放到美術館,希望鼓舞更多酷兒表現自己,他也將酷兒們的身影置入流行文化的媒介中。曼波在工作上合作的對象來自非常多領域,時尚雜誌、表演藝術、流行音樂、電影等領域都能找到他的作品。
談到時裝拍攝的經驗,曼波形容「很像在變魔術」。攝影師不只是跟隨腳本,而是和編輯、造型等整個團隊一起做視覺方向的發想,「雖然會有產品的置入,但在追求製造最適合主題的『幻象』之下,其實有蠻大的發揮空間」,曼波談到他經常拍攝 LGBTQ 主題的雜誌封面,在這樣的工作氛圍裡很能讓他大膽地展現自己的風格。
在攝影師身份之外,登曼波也在 Pawnshop 放歌,在自己的生活圈內,製造一些事件。他與友人以 Pawnshop 為據點,建構、觀察台灣的酷兒文化場景,「我拍呂薔《找 Matched!》這支 MV,所有演員都是我在 Pawnshop 聚集的,包括幾位知名的變裝皇后。」
Photoshop 是創作時最不可或缺的工具
攝影師的工作除了前期的概念發想,拍攝現場精確執行拍攝計畫,後期的照片編輯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Photoshop 一直是曼波在創作時必備的軟體工具,「我喜歡用底片拍攝,就算我用數位相機,我還是會用 Photoshop 把整體的色調整理在一個均值的底片質感。」儘管有愈來愈多影像處理軟體提供現成風格濾鏡,但仍沒有一個像 Photoshop 一樣可以滿足他追求獨特色調與質感的需求。
Photoshop 多年來一直是最強大的影像處理軟體,廣大設計師和攝影師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使用,陪伴所有創意人一路成長、突破,不斷推出的新功能也讓編修工作更加流暢。曼波也是從大學時期就接觸 Adobe 系列的軟體,「應該沒有攝影師不用Photoshop吧?」
Adobe 攝影計畫的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都是他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曼波也與我們分享自己後製工作的流程,通常是先在 Lightroom 做整批影像的統一調整 ,接著再進到 Photoshop 細部精修,「比如在商業案裡,照片中產品的顏色與實際顏色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用 PS 遮色片、色版等工具去調整產品那一塊的顏色,除了 Photohop 之外真的沒有其他軟體可以做到。」如何在保有自我風格的情況下不埋沒合作廠商的產品,是所有專業影像人都必須注意的事。
實現最初直覺的 Photoshop 祕技初公開
每次面對不同的拍攝委託或者展覽邀約,儘管是相當熟悉的合作對象、作品內容,登曼波仍會先深入理解對方的特質與需求,找到最獨特且最適合的色調搭配。不過創作中依然常有直覺的成分,在精密設計的工作流程中,不時的靈光顯得格外珍貴。談到具體實現腦中想法的方式,曼波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他常用的 Photoshop 技巧。
Photoshop 教學一 風格調色:用漸層色製造正片負沖感
「首先把一張照片解鎖變成圖層,新增一個圖層變成色版來做色調處理。選顏色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我會針對每一張照片的構圖、氛圍去決定色調。這是原本就是一張底片重複曝光的照片,我希望在不同層的曝光上呈現不同的色調變化。
我選擇兩個色版,再用漸層色將它拉開。漸層色最有趣的點是可以讓畫面中間是寫實的顏色,周圍呈現比較濃烈的配色,像正片負沖的感覺。色版的混合模式我通常會選擇『加深顏色』,然後調整透明度讓它更自然。」
Photoshop 教學二 合成與色彩處理:用 Adobe Camera Raw 濾鏡調整出魔幻的疊影
「開啟兩張圖片適合疊影的照片,也先把它們解鎖成圖層放在同一個版面上。藉著用 Camera Raw 濾鏡個別調整照片的各個數值,讓細節更突出到自己滿意的狀態就完成了!」
Photoshop 教學三 疊影濾鏡:用柔性橡皮擦擦出多重曝光效果
「最後我想分享用 Photoshop 製作多重曝光的效果。我先把同一張照片複製三個圖層,透明度都先降低到一半以下方便操作,接著拖曳圖層到不同的位置。我會反覆隱藏其中一個圖層,來確認它們的位置,調整到最喜歡的之後再將透明度調回來。
接下來使用 Photoshop 橡皮擦工具,記得選較低的透明度搭配霧面、柔性的筆觸才能夠擦出比較自然的效果。我通常會大面積擦,這樣比較快速也比較少瑕疵。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在擦的過程中要保留最底圖的視覺重點喔!」
看完登曼波的示範與分享是不是也想來試試看呢?Adobe 攝影計畫是影像創作者的完美夥伴,透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新用戶首年可以用每月 NT$257 的實惠價格同時訂閱包含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的攝影計畫,快上官網了解更多訂閱方案與實用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