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不到氣味嗎?「嗅覺障礙」成新冠肺炎關鍵症狀

聞不到氣味嗎?「嗅覺障礙」成新冠肺炎關鍵症狀
Photo Credit: 問8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目前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在發病前2天就有傳染力,在症狀出現前傳染力達到高峰,發病後10天就較不具傳染風險。因此及早篩檢出疑似病例是防疫的重點,嗅覺障礙成了早期發現疾病的關鍵症狀。

文:余昊璋醫師

著名動畫《鬼滅之刃》裡面的男主角炭治郎,是一個擁有敏銳嗅覺的人,不僅可以靠嗅覺來察覺敵人,甚至可以聞出敵人的招式、同伴的心情,是主角極為倚賴的重要感官。現實生活中,嗅覺不但是人們「食之有味」的主因,更是有助於「趨吉避凶」,幫助察覺危險(瓦斯、火燒)、避免吃到過期腐敗食物等。

嗅覺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

  1. 鼻竇炎、鼻瘜肉、鼻過敏
  2. 上呼吸道感染後
  3. 頭部外傷
  4. 老化(近半數的人60歲以後嗅覺會逐漸退化)

此外,嗅覺衰退的症狀可以用來識別風險人群,發現早期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但相較於視覺、聽覺等其他五感,嗅覺障礙對生活的影響較小,所以有關嗅覺的重要性似乎較被忽視。然而,隨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出現,高比例的嗅覺障礙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

去(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醫學界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發燒及呼吸道感染重症上。2020年2月,開始出現新冠病人有嗅覺障礙的病例報告;到了3月,英國及美國的耳鼻喉科醫學會,示警將嗅覺障礙列為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

此後關於此症狀的研究紛紛出籠,2020年5月,有篇統合分析的文章(The Prevalence of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Dysfunction in COVID-19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集合了共10篇論文、1627名患者,含亞洲歐美共九國,整理出在新冠肺炎的病人中:

  • 有52%出現嗅覺障礙,43%出現味覺障礙。
  • 嗅覺症狀優先於其他鼻竇症狀出現,有8成患者在尚未出現鼻塞、流鼻水前就有嗅覺障礙了。
  • 其中一篇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最初的症狀就是嗅覺障礙。

之前新冠病毒被認為是呼吸道的病原體,但比起其他呼吸道病原,似乎更容易侵犯神經。可能在鼻內感染後,影響嗅覺,並通過嗅球侵入中樞系統。

根據目前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在發病前2天就有傳染力,在症狀出現前傳染力達到高峰,發病後10天就較不具傳染風險。因此及早篩檢出疑似病例是防疫的重點,嗅覺障礙成了早期發現疾病的關鍵症狀。

之前日本就有一病例是吃拉麵時感覺味道變淡,才進一步被檢驗出新冠感染。至於近日採檢確診陽性的比利時工程師,之所以暫時無法判斷是本土個案或境外移入,也是考量到該個案於3月在比利時,便已出現嗅覺障礙的症狀,可能當時已經受到感染。但這點還需疫調追蹤其接觸者,感染源尚待釐清。

原本解封後的平靜生活受到了擾動,除了呼籲大家持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嗅覺是否正常。可透過每天喝的咖啡、常常吃的咖哩、衣櫥內的樟腦丸或種植盆栽聞聞花香。一方面自我檢測,落實防疫新生活,另一方面,刻意去感受各種氣味,透過這樣的嗅覺訓練,也可以減緩嗅覺的退化。

本文經問8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