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不到氣味嗎?「嗅覺障礙」成新冠肺炎關鍵症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目前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在發病前2天就有傳染力,在症狀出現前傳染力達到高峰,發病後10天就較不具傳染風險。因此及早篩檢出疑似病例是防疫的重點,嗅覺障礙成了早期發現疾病的關鍵症狀。
文:余昊璋醫師
著名動畫《鬼滅之刃》裡面的男主角炭治郎,是一個擁有敏銳嗅覺的人,不僅可以靠嗅覺來察覺敵人,甚至可以聞出敵人的招式、同伴的心情,是主角極為倚賴的重要感官。現實生活中,嗅覺不但是人們「食之有味」的主因,更是有助於「趨吉避凶」,幫助察覺危險(瓦斯、火燒)、避免吃到過期腐敗食物等。
嗅覺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
- 鼻竇炎、鼻瘜肉、鼻過敏
- 上呼吸道感染後
- 頭部外傷
- 老化(近半數的人60歲以後嗅覺會逐漸退化)
此外,嗅覺衰退的症狀可以用來識別風險人群,發現早期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但相較於視覺、聽覺等其他五感,嗅覺障礙對生活的影響較小,所以有關嗅覺的重要性似乎較被忽視。然而,隨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出現,高比例的嗅覺障礙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
去(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醫學界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發燒及呼吸道感染重症上。2020年2月,開始出現新冠病人有嗅覺障礙的病例報告;到了3月,英國及美國的耳鼻喉科醫學會,示警將嗅覺障礙列為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
此後關於此症狀的研究紛紛出籠,2020年5月,有篇統合分析的文章(The Prevalence of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Dysfunction in COVID-19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集合了共10篇論文、1627名患者,含亞洲歐美共九國,整理出在新冠肺炎的病人中:
- 有52%出現嗅覺障礙,43%出現味覺障礙。
- 嗅覺症狀優先於其他鼻竇症狀出現,有8成患者在尚未出現鼻塞、流鼻水前就有嗅覺障礙了。
- 其中一篇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最初的症狀就是嗅覺障礙。
之前新冠病毒被認為是呼吸道的病原體,但比起其他呼吸道病原,似乎更容易侵犯神經。可能在鼻內感染後,影響嗅覺,並通過嗅球侵入中樞系統。
根據目前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在發病前2天就有傳染力,在症狀出現前傳染力達到高峰,發病後10天就較不具傳染風險。因此及早篩檢出疑似病例是防疫的重點,嗅覺障礙成了早期發現疾病的關鍵症狀。
之前日本就有一病例是吃拉麵時感覺味道變淡,才進一步被檢驗出新冠感染。至於近日採檢確診陽性的比利時工程師,之所以暫時無法判斷是本土個案或境外移入,也是考量到該個案於3月在比利時,便已出現嗅覺障礙的症狀,可能當時已經受到感染。但這點還需疫調追蹤其接觸者,感染源尚待釐清。
原本解封後的平靜生活受到了擾動,除了呼籲大家持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嗅覺是否正常。可透過每天喝的咖啡、常常吃的咖哩、衣櫥內的樟腦丸或種植盆栽聞聞花香。一方面自我檢測,落實防疫新生活,另一方面,刻意去感受各種氣味,透過這樣的嗅覺訓練,也可以減緩嗅覺的退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