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海政策的演變:從支持中華民國十一段線主張,到宣告中共九段線非法

美國南海政策的演變:從支持中華民國十一段線主張,到宣告中共九段線非法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1946年當下,美國是支持中華民國在整個南海行使主權與治權,甚至還允許中華民國海軍使用美援軍艦接管西沙和南沙群島。為什麼在過了74年後,美國從原本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的11段線主張,變成連今日中共的9段線都認為是不合法的呢?

比起後來在台北簽署的《中日和約》,《舊金山和約》雖然沒有任何中國代表簽署,而且還受到蘇聯集團抵制,但卻是一個代表了整個同盟國與日本簽署的多邊議和條約。英國與法國為現今絕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殖民母國,他們的出席也等同於為戰後亞洲國家如何與日本相處制定框架。也就是在這場會議中,法國正式提出了對南海主權的主張。

法國的主張之外,《中日和約》因為是日本吉田茂政府在美國的強制下與台灣簽署而成,剝奪了日本政府選擇與中共簽署和約的意志力。固只有南韓、菲律賓、南越與泰國等親美國家承認其合法性,而且其效力只涉及台灣、澎湖、金門與馬祖等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等到越來越多國家從英國、法國與荷蘭等殖民國家手中獨立,美國也越來越沒有正當性支持中華民國單獨支配南海。

越南1955年獨立之後,原本由殖民政府提出的立場也接著為北緯17度以南的越南共和國所繼承。吳廷琰政府為了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爭奪民族主義正當性,堅持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為越南共和國的領土。美國在態度上的改變,乃至於中華民國失去對中國大陸的統治,也激勵了菲律賓共和國挑戰中華民國對南海主權的控制。

從1956年開始,同屬反共陣營且立場親美的中華民國、菲律賓共和國與越南共和國就為了爭奪南海主權展開交鋒。美國為了防止南海成為中共、甚至於蘇聯的海軍基地,對南海採取分而治之態度,不願意對哪一方真正擁有南海主權表態,維持「中立」的立場。既然中菲越三方都是美國的反共盟友,美國也會密切掌握三國衝突的狀態,不讓局面升高到全面開戰的地步。

反觀北越政府,為了爭取來自中共的支持以實現所謂「統一戰爭」,對南海主權採取遠比南越消極的態度,甚至還表態主張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都是中國領土。為了報答北越在主權立場上的讓步,中共不只支持胡志明的共產革命,還把原本中華民國提出的十一段線縮小為九段線,增加越南人民海軍和北越漁民的海上活動範圍。

支持中華民國也好,還是扶持菲律賓或者南越也罷,事實上整個南海都被牢牢掌握在美國海軍手中。越戰開打之後,南海也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對北越實施空襲的重要前進據點。台北、馬尼拉和西貢都把華府視為老大哥,在自己不具備控制整個南海的前提下,寧願讓美國老大哥來主導這條水道,大家相安無事直到1974年為止。

USS_Forster_(DER-334)_underway,_circa_in
Photo Credit: U.S. Navy @ public domain
在西沙海戰中被擊沉的南越海軍掃雷艦早日號,美國對南越切斷援助,是促成中共在西沙海戰中勝利的原因

分而治之的南海大戰略

進入70年代以後,美國的國力不再像50和60年代般的強大,不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掌握西太平洋的安全。然而也是從70年代開始,日本、台灣、南韓與新加坡等東亞國家進入經濟起飛階段,不再需要來自美國的扶持與保護。根據尼克森總統的《關島宣言》,美國調整東亞政策,逐漸從越南撤出美軍地面部隊,同時也保衛亞太區域穩定的責任下放給亞太各國。

然而美國如同英國,以離岸平衡者(Offshore Balancer)自居,不希望亞洲出現能主導全局的單一霸權出來挑戰美利堅的優勢。所以美國在扶持亞洲各國的同時,也製造亞洲各國之間的矛盾。尤其美國為了對抗蘇聯,開始推動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正常化政策.美國也不得不顧慮在蘇聯威脅消失後,中共會承接蘇聯成為美國的威脅。

所以美國將本來在美軍控制下的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理權轉交給日本,製造中共與日本兩個反蘇夥伴的潛在矛盾。南海方面,則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允許除了台灣、南越與菲律賓之外的更多國家加入南海主權糾紛。只要越多國家聲稱南海是自己的,美國就越有能力確保此一區域分而治之,維持戰略上的平衡。

1973年秋天,失去美軍地面部隊支持的越南共和國政府,為了確保國內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以對抗北越壓力,派遣64名武裝人員進駐南沙群島鴻庥島,這是越南軍隊首度出現在南沙群島。從1956年起就控制西沙群島珊瑚島的南越軍隊,又從1974年1月起進駐甘泉島與金銀島。西沙海戰旋即於1974年1月19日爆發,解放軍海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越南共和國海軍逐出西沙群島。

南越海軍整體實力優於中共海軍,卻輸掉了這場戰爭,其中關鍵原因並不是如大陸謠傳的那樣,是因為蔣中正一句「西沙戰事緊」,故意允許東海艦隊南下支援南海艦隊,形成所謂國共合作保衛西沙的局面。真正促成解放軍海軍勝利的原因,來自於美國政府選擇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不願意在外交上或軍事上提供越南共和國海軍援助。

此刻南越已經在美國強迫下,簽署了巴黎和平協議,被迫承認越共在南越境內成立的南越南共和國。南越南共和國擁有15萬部隊,本身對南越的存在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原本尼克森總統答應為南越軍隊提供的空中支援,也在國會壓力下被迫解除。面臨內憂外患的南越軍隊,自然不可能在西沙海戰中全力以赴對抗解放軍海軍。

事實上,西沙海戰爆爆發的第一時間內,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與代理助理國務卿恆安石召見了中共聯絡處代理主任韓敘和參贊冀朝鑄,表達美國對西沙主權持中立態度,不支持南越的立場。從南越急需美國軍援的情況來看,美國不支持南越其實就是支持中共,確保了西沙群島被中共整個吃下的命運。隨後美國國會切斷了所有對南越的軍事援助,確立了南越將在一年後滅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