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黎智英而「惡意炒股」,是香港人替殘存的自由爭最後一口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民眾「用錢投票」,抗議當局抓捕黎智英等民主人士。時評人長平認為,香港人的不懈抗爭,固然因為他們長期在自由社會培養的獨立、正直、勇敢和堅毅,同時也是因為這裡還有殘存的自由。
文:長平(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我兩手空空來到這裡,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歸功於此地的自由。或許,現在是到了我回報這一自由的時候了。」在不久前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這樣說。8月10日,他因為政治異議被捕。這句話在社群網站廣為流傳,令人落淚。
當日被捕的還有另外九人,其中包括黎智英的兩個兒子,以及年輕的社運領袖周庭。曾經與周庭比肩抗爭、如今流亡英倫的羅冠聰在臉書上回憶說:「他們都有著與普通少年一樣的追求,聽K-Pop、買高達、食甜品時露出滿足而稚氣的笑容。」同樣令人唏噓。
更加令人感動的是香港人的抗爭意志。黎智英旗下壹傳媒股價當日短暫急跌之後迅速回升,一路狂漲,最高漲幅竟曾達344.44%,全日升183%。第二日,繼續飆漲,截止下午1時半漲531.37%,是港股最大升幅股票。
警方搜查壹傳媒大樓之後,《蘋果日報》編採工作繼續,以黎智英被捕做頭條,標題為「蘋果一定撐落去」。印量由兩星期前的七萬多份漲到35萬份,隨後再次加印至55萬份。市民們排長隊購買,甚至整疊買下供人免費取閱。
殘存的自由還能用多久?
此情此景,讓我想到1989年初夏中國城市的街頭。當時,成千上萬的市民或解囊捐資,或贈送飲食,或者加入遊行,或阻攔軍車,支持學生民主運動。
但是,那只是中共統治七十年歷史中的零光片羽。在此前此後的大多數時間,無數報紙、雜誌或網站被關閉,無數媒體人受打壓,無數異議人士被關押,無數民主鬥士遭酷刑,普通民眾要麼沉默地躲開,要麼成為統治者任意提拉的木偶,甚至成為刺殺良心犯的武器。
香港人的不懈抗爭,固然因為他們長期在自由社會培養的獨立、正直、勇氣和堅毅,同時也是因為,這裡還有殘存的自由。我不禁悲哀地想到,不知道極權將他們訓練成為內地人,還需要多長時間。
在內地,關閉一家報紙或者網站輕而易舉,只要一紙通知,甚至一個電話。宣稱要跟美國政府打官司的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2018年就被中國當局要求永久關閉旗下應用「內涵段子」,不僅不敢抗議,而且還乖乖檢討整頓。
假如媒體人因為政治問題被整肅而媒體沒有被關閉,也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香港人這種排隊買報的壯觀場面。內地的社會控制已經充分條塊區隔,層級分明,只需要給報攤、單位、公司或者居委會打個招呼,大多數民眾就會被牢牢控制住。剩下少數堅持抗爭的勇者,交給警察看起來就行。
至於股市上「用錢投票」,讀者應該還記得2015年夏天股市連續幾周下跌,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帶隊赴證監會,排查「惡意賣空股票與股指期貨的線索」。「惡意炒股」、「尋釁滋事」等多款罪名任意取用,總有一款適合你。
如果北京絞殺香港自由的暴行不被阻止,那麼香港內地化的速度一定會加快。殘存的自由將不復存在,香港徹底淪為內地城市;殘存的勇者將備受摧殘,正如內地被關押的無以數計的異議人士一樣。
美國制裁讓北京更加肆無忌憚?
上週五(8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制裁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本週一(8月10日),中國外交部宣佈回擊,制裁包括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盧比歐(Marco Rubio)在內的11名美國官員。
輿論認為,北京的報復不止於此,對黎智英、周庭等民主抗爭人士的大抓捕也是其中之一。
那麼,美國的制裁有作用嗎?如果有,是否是讓北京更加肆無忌憚的反作用?
我們看看中國外交部的變臉表演,就不難明白,近期美國的強硬舉措對北京並非如風過耳。「戰狼外交」的象形大使趙立堅露面少了,看上去溫文爾雅的汪文斌站上舞台。
向來扮演鷹派角色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來「接受新華社專訪」,用詞空前和緩,還表示「中方將以冷靜和理智來面對美方的沖動和焦躁」,「南海是地區國家的共同家園」,而不再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一寸都不能丟。」
其實中國就是一個擴大版的北韓。對於核心利益——核武器發展,北韓金家王朝從來沒有放棄。但是,被國際社會的制裁所苦的時候,它又會表演讓步,作出和談的姿態,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握手言歡,登上國際媒體頭條。由此,它修復了和中國的關係,繼續得到支持。然後,它我行我素,繼續試射導彈,威脅全球和平。
打壓香港民主運動,就是中共的核心利益。同時,在不動搖專制根基的前提下,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讓步。正如王毅提出四點框架所言,不僅要「避免對抗」,而且還要「拒絕脫鉤」。
-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港版國安法”的相關議題
- 2020-08-16 英國暫停為香港警察等組織提供訓練
- 2020-08-13 逮捕「從動畫裡走出來」的周庭引爆日本群情激憤,可見中共當局錯估形勢
- 2020-08-13 支持黎智英而「惡意炒股」,是香港人替殘存的自由爭最後一口氣
- 2020-08-12 「香港製造」改成「中國製造」:國安法通過後,香港外資銀行的「雙面困境」
- 2020-08-12 黎智英等人獲准保釋,周庭:「爭取香港民主自由,我無悔」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