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黑熊是山的靈魂,別讓台灣多年的保育聲譽毀於一旦

黑熊是山的靈魂,別讓台灣多年的保育聲譽毀於一旦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一位身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常務理事的友人傳來消息,讓人十足擔心,台灣這多年得來的保育聲譽將要被少數人毀於一旦。

台灣黑熊保育世界知名

台灣黑熊紀錄片《黑熊來了》將在今(2020)年德國柏林影展播放,這是台灣保育史上非常大的驕傲,因為台灣黑熊保育工作艱辛、路途漫長,保育人員必須冒著自身失蹤的危險去記錄黑熊的生態,如發現黑熊誤觸捕獸夾受傷時,人為救助變得無法避免的必要,這些保育的點滴透過紀錄片可以讓國際人士知道,台灣對野生動物保育的實況。

另外預告片也讓我們看到,台灣在地原民生活圈一直都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交融。對原住民來說,他們對黑熊的保育原始於對自然與大地的熱愛,黑熊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異類,而是原本生活圈的神聖性靈,自然而然地原民就成了保育黑熊的生力軍。原民熟悉黑熊,尤有甚者更認為熊是山的靈魂,這比漢人文化中把熊掌切下當補的迷思,高下立見。

看到有關保育黑熊的介紹,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會長黃美秀教授強調:「最重要的是,要讓牠不要愛上人類,因為野外沒有永遠的天堂,若習慣跟人互動,就怕會發生民眾尖叫、衝突、傷亡情況。」報導中,黑熊保育協會也在臉書上放上小熊照片並說,「孩子,回森林後,請務必記得:什麼動物都好,但就是不要接近人類。」看到保育黑熊的團體這樣的警示,讓人深深地感知,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相遇,往往是野生動物的悲劇。

黑熊與幼稚園,相關在哪裡?

在南安小黑熊經過保育及野生訓練下得以野放成功,其成就享譽全國,也讓台灣保育工作響徹國際,這與台灣多年前尚未通過《動物保護法》而讓國際獲知台灣流浪動物受虐的慘況,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確實洗刷了台灣保育動物的名聲。

個人曾經在國際上與國際動保人士成立「世界關懷台灣流浪動物聯盟」,連結世界動保人士積極推動台灣動物保護法立法,對於台灣這幾年來政府與社會各界對動物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育推動的成效,甚感欣慰。台灣從過去一個虐待動物的國家,經過三、四十年來的努力,雖不盡滿意,並也多有改善的空間,但是政府的立法給了民間友善動物各項措施良好的土壤,也算是國際上動物保育的良好範例之一。

但是近日一位身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常務理事的友人傳來消息,卻讓人十足擔心,這多年得來的保育聲譽將要被少數人毀於一旦。

原來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秘書處正在規劃,預將申請新北市政府要開辦幼稚園的委託案。秘書處希望在會員大會上更改章程,讓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章程增加條文,使該協會得以允許承辦幼稚園的事業。更離譜的是,秘書處並沒有在召開會員大會的通知書中通知會員要更改章程,許多會員都被蒙在鼓裡。

友人參加會員大會當日才知道大會要更動章程,並且在這個重要更改章程的程序上,不是用投票的方式,而竟然是要大家拍手鼓掌通過。友人在當日會員大會上深感被欺矇,認為程序不正義,提出抗議。

協會開會當天之前,黃美秀理事長以私人理由辭職,造成協會在沒有理事長出席的情況下,要求會員鼓掌同意更改章程,希望做成同意協會得以開辦幼稚園的情事。友人身為常務理事,自知個人力量無法抵擋巨大的人情勢力,但仍然提出書面抗議,事後竟被秘書處的少數人士攻訐而被認為是無理取鬧,飽受言語霸凌。

背離保育動物初衷,喪失公信力

個人參加公益團體多年,也從事動物保護實際運作並與動保人士多有接觸。動物保護與保育牽涉到許多層面,參與者因為人多事雜,有時確實會有道德綁架而有詐欺的情事,造成多起爭議。個人非常清楚公共事業牽涉多方利益,但是以保育之名而開辦幼稚園,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秘書處公開澄清時說明,因為剛好有新北市公告有閒置的場地可用,公告委託辦理幼稚園。協會秘書處因為此項公告,就希望申請委託案來設立幼稚園,「希望實踐保育教育,以達向下扎根的目的」,並且強調勸募的經費與幼稚園開辦無關。

黑熊保育與設立幼稚園完全是不同的事務,在實務上有完全不同的專業與困難要挑戰。一個公益團體的宗旨贏得大家認同,自我感覺良好,主事者就認為可以擴展事業,甚至可能為私人利益要包山包海,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能背離初衷,違背民主程序。

不只是黑熊,所有的野生動物遇到人類就是悲劇,沒有人類的山,牠們才會是山的靈魂。

身為一個保育團體,跨領域要設立幼稚園,已是明顯的跳針脫序,該會秘書處並在會員大會中刻意操作大會程序,使得此條文修改未得充分討論,而以鼓掌通過的粗暴方式來企圖通過修改章程,其作為不僅違反民主程序也令人質疑主事者的居心可議。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