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獅子》善用類比美學,讓冷門的將棋漫畫變成內行人的經典

《3月的獅子》善用類比美學,讓冷門的將棋漫畫變成內行人的經典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與其說《3月的獅子》主題是將棋,它更像是一齣群像劇,描繪著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每個人生叉路口會遇到的事情,又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情感、行動去面對。

文:罵克伍陸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筆者身邊總有一批動漫迷堅持不看那些熱門必看的動畫(如《航海王》、《火影忍者》等),而支持稍嫌冷門,但內行人絕對不能錯過的作品。其中一部非羽海野千花老師的《3月的獅子》莫屬。

《3月的獅子》故事講述主角桐山零,自幼因意外事故失去雙親,被將棋棋士家庭領養的他,因為其才能傑出,在家中備受其他姊弟排擠。從此搬到東京舊市鎮獨居,憑藉唯一的技能—將棋獨力生活。在遇到了川本家的三姊妹後,這樣的孤獨生活開始有了轉變。

530520df-1bff-4265-a5cd-ea1f69748587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日文官網

儘管有著悲劇性的開端及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主題,但羽海野千花老師在這部作品中,描繪了許多的關愛與溫柔。比起棋盤上的勝負,情感才是《3月的獅子》的強項。

漫畫英文副標題為「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這句出自英國天氣諺語。但這句諺語其實還有下文:「三月來如雄獅,去如羔羊。」(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原意是英國的3月天氣濕冷令人不適,但作為春天的開端,之後天氣應該會逐漸變得宜人。

正如在羽海野在訪問中提到,她感受到「這句話如同開啟了一段劇情」(物語がつくれそうな言葉),也使得《3月的獅子》作為一個作品標題有了多重意義:它一方面乘載了作品的氛圍,另一方面回應了作品中將棋棋士從3月開始展開獅子王戰,要「宛如變成獅子一般」爭取勝績。

細究《3月的獅子》內容,每個篇章都有其沉重的一面,但後面總有著撫慰人心之處。細究其成功之處,我認為這種「類比的美學」絕對值得一提。

8c3a8804-7d05-4a2b-a0f3-ebdcfac514ca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這個「類比的美學」是什麼呢?簡單來說,《3月的獅子》雖然是將棋漫畫,但裡面的內容卻大量使用了其他意象的比擬。

每個角色在不同的處境下,透過作者的描繪、角色的獨白,都會對應到不同的意象,這些意象本身往往就是每篇的標題。例如在《在杜鵑鳥巢之上》這集,零偶然回憶起自己在寄養家庭的處境,形容自己像是「杜鵑鳥」,在別人的家享受著他人父母的關照、榨取親生兒女應得的關愛,為此感到內疚。

從內疚到自立,再到逐漸融入身邊的人群中,這是主角零的人際課題,也對於他成為一個職業棋士的心態建立上至關重要。

4571d782-37d6-47b0-a5bb-a631171269f2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另一個雖然與將棋無關,但引領零逐步走出孤獨的重要的女主角—川本家的二女兒日向,則被比擬為瓢蟲。由於其向陽、喜好往上爬的習性,在日本又被稱為「天道蟲」。

川本日向活潑外向,但也有著纖細的一面,面對同儕霸凌他人也只有她敢於挺身而出,人如其名,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意象。

要探討這個意象就得回歸故事中,當零小時候被霸凌時,常常躲在樹叢中一邊解詰將棋,一邊看著瓢蟲在葉子上爬呀爬,不斷向上,接著展翅飛向天空,孤獨的心就這樣被一支小小的瓢蟲安慰了。

4b348153-6249-4df7-9efd-6ad8c9ca1b1b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讀者在觀看日向被霸凌後再回頭看這一幕,便會理解零獨白中所說的「人真是不可思議,竟然會在過去那麼久之後,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中,以狂風暴雨之勢被拯救。」以及他稱呼日向為「即使耗盡一生,也要回報」的恩人的心境。

零跟日向同樣是被霸凌者,但他從日向的反應中,看出了被霸凌者也可以有反擊的姿態,也可以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從瓢蟲到日向,零看到了將棋以外,自己被他人拯救、自己也可以拯救他人的可能。他們兩人的命運自此有了決定性的交集。

所謂的意象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它引導著人們心中的聯想,可以跨越時空,在記憶的場景中重新賦予事件新的意義,甚至給予人們勇氣走向未來。《3月的獅子》在這點描繪上特別傑出。

ca450ec5-5132-4778-adcd-45457d80ab2f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川本日向」這個名字,正好呼應了零每天從自己租屋處窗外看出去,面對河川與日光的景色。所以不必再問了,零跟日向絕對是鐵打的CP(笑)。

d82333ad-9f56-472a-a876-01c5e387c836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不只是主角,還有其他棋手與棋局的類比

這種意象的比擬不僅限於主角,在《3月的獅子》中可說是俯拾皆是。像將棋界的低調強者—島田八段則被形容為櫸樹—「樸實而腳踏實地,累積自己的實力,再鍛鍊出渾厚的實力回歸;只能慢慢成長,卻能承受風雨,長成堅固高大的樹。」

雖然他不受注目,但終有一天成為人人嚮往的強者。他與家鄉父老間不宣之於口但眾所皆知的牽絆,也讓讀者們忍不住想支持他。希望他能一路贏下去。

7aebf7eb-fc66-4675-8213-9d4f76059456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另一個被著墨很深的角色—「棋匠」柳原朔太郎,是故事中現役最年長的職業棋士。他明白自己今生不可能再創顛峰,卻只能守著僅有的棋匠頭銜、既有的老棋迷不放。人生處境宛如站在「烈火燒過的原野上」一片荒蕪,但他仍背負著眾人的期待全力拼鬥,燃燒自己最後的力量。

正如零所形容,柳原的棋步緩慢,「就像慢慢流出的熔岩一樣沉重通紅、燦爛奪目」。

4eaa3b6e-f1d0-408a-b95f-1fa3c03c9928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

那麼,為何《3月的獅子》要如此大量的使用這樣的類比手法呢?首先是題材上的冷硬,相較於其他的戰鬥、冒險漫畫,將棋顯然是年輕讀者較難帶入的主題。

《3月的獅子》選擇了另一種不同於《棋魂》的展現方式,它將人物的心境寫入某種譬喻式的情境中,例如,零對戰島田時,為了呈現他在局勢判讀上的不明,刻意把盤面描繪地像是浸在泥淖之中(搭配監督新房昭之熱愛的黑白畫面)。直到島田下子,零仔細審視盤面才發現自己敗局已定。對於即便是看不懂將棋的觀眾來說,也可以明顯感受到零跟島田在實力上的差距。

bea95f1f-1f1e-499d-a99a-5f580c4984c2
圖片來源:《3月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