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奶茶聯盟」泛亞洲民主陣線盟友,台灣如何聲援「泰國爭民主」?

身為「奶茶聯盟」泛亞洲民主陣線盟友,台灣如何聲援「泰國爭民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2014年新加坡部落客兼社運人士鄞義林因控訴政府貪污而遭到通緝後落腳台灣、到2019年爆發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再到2020年泰國爆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政府運動,皆有一部分的抗議活動選在台灣舉行,無不是看中台灣在亞洲民主推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台泰國學生16日下午五點於台北車站大廳舉行抗議活動,響應同時、同日在泰國曼谷民主紀念碑前的大型示威活動,要求泰國政府停止侵害人權,對於軍隊挾皇室以干預政治、選舉,與抓捕抗議人士、干預民主的行動表示嚴厲譴責。

這場在台泰國學生的抗議活動是由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TATD)舉辦,結合所有關係泰國當地抗議事件的人,活動現場約百人參與,其中參與的泰國民眾舉著「停止恐嚇人民」、「獨裁終覆亡、人民比昌盛」等標語,以示抗議政府在泰國的暴政。

IMG_9506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117772381_733016540873381_80422570320555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源自電影《飢餓遊戲》的「三指手勢」,從2014年成為泰國示威者反對獨裁的手勢象徵

全球化發展下,爭取夥伴盟友、發展區域合作勢在必行,除了深化外交、國防軍事等硬實力之外,發展軟實力與連結推崇共同價值的國家,更是區域合作重點。在這其中,民主、自由也是得來不易,上一代替我們這一代爭取到民主、自由,我們在享受民主、自由的權利時,同樣就要負起守護的責任與義務。

正因為台灣也曾經走過一段爭取民主的歷程,過去民主運動人士的犧牲付出,讓台灣歷史翻開嶄新一頁,台灣人民對於民主的想像已一一兌現,對於現今年輕世代而言,自由民主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也就是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自然,且台灣的民主化成果更已獲得國際肯定,不只是成為所有台灣人共享的核心價值,而是成為亞洲民主推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舵手,並致力於成為與各國相互協助、發聲的平台。

IMG_9298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IMG_9397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IMG_9254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奶茶聯盟」作為提倡亞洲民主第一個民間跨國聯合行動

回溯4月中旬推特的中泰大戰後,在推特上出現台、港、泰等抗衡中國「奶茶聯盟(Milktea Alliance)」,以及近期針對亞洲各地區爭取民主的過程所發起的#standwithHongKong#standwithThailand等推特活動,皆是在社群平台上串連跨國公民的軟實力外交實踐,更成為提倡亞洲民主進程的民間實例。

泰國自7月初發起示威抗議的活動後,特別在推特社群展現驚人的團結力,並將抗議政府的運動在網路串起數百萬則討論串至今。其中以邀請世界一起關注發生在泰國的不公義事件的 #whatshappeninginThailand (75萬條推文) 與拯救上週被捕的學運領袖Parit Chiwarak的#saveParit為大宗,更有多個以泰文為主要訴求的標籤,#ขีดเส้นตายไล่เผด็จการ(獨裁者) 累積1130萬條推文、#ประชาชนปลดแอก(公共解放) 190萬條推文、#เยาวชนปลดแอก(青年解放) 40萬條,以及#โรงเรียนหน้าเขาไม่เอาเผด็จการ (學校拒絕獨裁) 97萬條、#ให้มันจบที่รุ่นเรา(讓它在我們這一代結束) 36萬條推文。而泰國政府於14日下午,當街將學運領袖Parit Chiwarak逮捕上車,#SaveParit更是成為當日泰國推特關鍵字熱門排行第一位。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也馬上於隔天(15日),在推特發出針對事件始末與呼籲支持此活動之介紹,並分別推出泰文、中文、英文三種語言的版本,是為網路上最詳細之泰國抗議事件繁體中文簡介,且針對推特不同族群進行呼籲與串連,在短短三天內已累計近30萬的觸及與上千轉推、回覆,特別的是除了泰國網友特別注重此次事件之外,在中文介紹下也有許多香港網友留言支持,並從香港自身對抗政府的經驗,給予泰國朋友支持與鼓勵。

social_media_campaign_support_in_Thai
Photo Credit: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在推特上分別使用泰文、中文、英文呼籲世界支持
social_media_campaign_support_in_Traditi
social_media_campaign_support_in_English

《路透社》東南亞編輯Matthew Tostevin日前(16日)在推特上表示,這些在台北車站大廳進行集會的在台泰國人,他們的示威也是對那些相信亞洲自由和民主的人的聲援和支持,包含了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地,皆是近期積極提倡民主運動的地區與國家。

Reuters_Southeast_Asia_Editor_sharing_th
路透社東南亞編輯Matthew Tostevin 分享台北車站活動照片

台灣應積極協助爭取亞洲民主,軟實力與價值同盟是重點

值得關注的是,亞洲各國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與嚮往時常是推動民間自行發起社會運動的一大契機,從2014年新加坡部落客兼社運人士鄞義林(Roy Ngerng) 因控訴政府貪污而遭到通緝後落腳台灣、到2019年爆發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再到2020年泰國爆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政府運動,皆有一部分的抗議活動選在台灣舉行,無不是看中台灣在亞洲民主推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推動亞洲民主聯盟與區域共榮的聲浪並不會也不應該停歇,在現今國際情勢脈絡下,亞洲各國應彼此合作發聲、聯合泛亞洲民主陣線,成為彼此之一大助力。

「奶茶聯盟(Milktea Alliance)」的出現也是在民主進程持續發生的時代框架下,展現由線上社群串連至線下活動參與、組織相互合作的過程。在疫情衝擊後的緩步復原狀態下,社群媒體上的跨國串連與數位外交不落人後,亞洲民主串連下的奶茶聯盟更不斷電。推特不只是戰場,更是台灣連結跨國人脈、開展跨國串連合作的場域,也是民間在呼應台灣參與民主聯盟之下,以生活化、易親近的方式實踐的可能。

protests_and_social_media_campaign_in_Th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