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4年成「黑暗國度」》全國照明減少83%,平均減壽20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場災難已經導致敘利亞人的平均壽命由2010年的75.9歲銳減為2014年底的55.7歲。敘利亞全國約50.8%的學齡兒童不再上學,近半數的兒童失學3年。
蘋果報導,敘利亞內戰始於2011年3月15日,民眾抗議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高壓統治,政府武力鎮壓引來武裝反抗,打殺4年來死傷無數、生靈塗炭,造成逾21萬人死亡。而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興起,讓國際專注於圍剿,忽略對敘國平民苦難的關注。21個救援組織12日共同指出,聯合國安理會的解決敘國人道危機方案已失敗。
全球逾130個組織聯合推動的「與敘利亞同在(With Syria)」運動,公布2張夜間衛星空拍圖,內戰初期還華燈點點的敘國,上月已成黑暗國度,全國照明減少83%,反抗軍重鎮阿勒坡在政府軍轟炸下,97%照明熄燈,肇因包括基礎建設被毀、人口出走或躲避轟炸。停火無望下,敘國人的未來彷彿也一片漆黑。
Since 2011, 83% of #Syria‘s lights have gone out. Help turn them back on >> http://t.co/M75j6hxIim pic.twitter.com/pFbnnQcWXa
— Oxfam (@oxfamgb) 2015 3月 12日
而政府軍掌控的大馬士革、庫奈特拉2省,照明只減少35%和47%。該運動在網路上以中文、英文、法文等10種語言發起全球連署,請全球民眾呼籲各國領袖伸出援手,重燃敘國光明。
包括英國樂施會、國際救援委員會等21個組織,12日公布報告指,聯合國安理會去年通過的解決敘國人道危機方案,包括終止任意殺害與酷刑等已都宣告失敗,報告並批評敘國政府與反抗軍、聯合國成員國,甚至安理會自身都忽視或破壞這些方案,讓救援物資與人力難以送達。
聯合報導,獲聯合國支持的敘利亞政策研究中心11日公布一項報告指出,2010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已經導致80%敘利亞人陷入貧窮,平均壽命減少20年,總體經濟損失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敘利亞的全國財富,基礎建設、機構及許多勞動力已在這場2010年爆發的內戰中「消滅」,將近300萬人失去工作,意味逾1200萬人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全國失業率由2011年的14.9%驟增至2014年底的57.7%,約80%的人口陷入貧窮,另有30%的人口陷入赤貧。
(相關報導:戰爭不如你想像的遠,小女孩的影片讓你超震撼)
報告指出,內戰加上全國經濟、社會解體導致敘利亞全國總人口數減少15%,由2010年的2087萬人降至去年底的1765萬人。逃往其他國家的敘利亞難民多達333萬人,人數高居全球第2,僅次於巴勒斯坦人;155萬名敘利亞人為了找工作並謀求比較安全的生活而出國,境內流離失所的人口大約680萬。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全國經濟不斷惡化下,估計至2014年底,敘利亞共計損失GDP的58%,總額約1197億美元,占總體經濟損失2026億美元的59%;另外,因為武裝衝突而死亡的人數累計已達21萬人,傷者84萬人,合計占全國總人口的6%。
報告又說:「同樣駭人的是,這場災難已經導致敘利亞人的平均壽命由2010年的75.9歲銳減為2014年底的55.7歲,減幅高達27%。」教育同樣處於「崩解狀態」,估計2014至2015年之間,敘利亞全國約50.8%的學齡兒童不再上學,近半數的兒童失學3年。
(相關報導:遊樂場不應該變成戰場:我們無法倒轉時間,但可以改寫故事的結局)
數字看敘利亞4年內戰
►2011年3月~2015年2月共21萬60死,其中6萬5146名平民中,1萬664人為兒童
►失蹤者約2萬人,逃離家園的1140萬人中400萬人離開敘國
►約2300萬貧窮人口,240萬兒童失學
►國內生產毛額(GDP)縮小40%,經濟倒退30年,半數人口失業
►造成損失約310億美元(約9805億元台幣),油產量減96%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 Syria After Four Years of Mayhem(The New York Times)
- Failing Syria: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in protecting and assisting civilians in Syria(Oxfam)
- Syria’s war: 80% in poverty, life expectancy cut by 20 years, $200bn lost(The Guardian)
- 內戰死21萬人 敘利亞「黑掉」(蘋果)
- 戰亂不斷 敘利亞人平均減壽20歲(聯合)
- 報告:敘利亞戰爭使8成人民貧困(中央社)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4:疫情戰火雙重挑戰,經濟難民與糧食危機搶救行動刻不容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4將帶大家關注因委內瑞拉通膨問題產生的經濟難民,透過與兩位來賓的對談深入瞭解問題始末,並從中認識世界展望會如何透過社區發展工作來回應全球經濟與糧食問題。
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的直播節目《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第4集已於7月12日播出。本集邀請宏都拉斯國防大學榮譽教授楊建平、台灣世界展望會國際事工處主任吳正吉對談,深入委內瑞拉經濟難民問題始末,瞭解背後的政治、經濟脈絡,以及其涵蓋的飢餓、貧窮與兒童保護等迫切需要援助的議題,並從中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委內瑞拉積極推動的社區發展工作。同時,也邀請各界共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協助貧窮家庭與兒童回歸正常生活。
從世界展望會的角度來看「多做多得」,我們付出後得到的是兒童豐盛的生命。這些豐盛的生命是必須被協助、被完成的,因為這是兒童本應該有的權利。
經濟數字之下,看不見的兒童飢餓危機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近年委內瑞拉難民數字不斷飆升,累積至2021年已超過460萬人,僅次於敘利亞的680萬人。但在戰火爭端與氣候變遷影響較少的中南美洲,為何會產生如此多的難民人口?事實上,委內瑞拉歷經國家一連串錯誤的社會及經濟政策後,於2014年爆發惡性通貨膨漲,民眾面臨嚴重的經濟困境,為求生存人們只好被迫出逃成為「經濟難民」。

今年初,世界展望會為了進一步了解委內瑞拉家戶在糧食安全、營養與兒童保護等方面的實際狀況,與當地組織合作展開深入的需求調查。結果發現,委內瑞拉70%的家庭面臨中度以上的飢餓狀況,嚴重的飢餓問題更造成30%的兒童身高年齡比低於平均值,這意味著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營養,而造成智力與身心靈發展上無可挽回的傷害。此外,調查更發現有20%的出逃難民會將小孩獨自留在國境內,衍生兒童保護、隔代教養等社會問題。這不只如實呈現經濟危機對當地家庭的衝擊,更讓我們看見其中迫切需要幫助孩童的輪廓。
繁華之後:弱勢孩童被剝奪的基本生命權利
或許很令人難以想像,如今面臨經濟困局的委內瑞拉,過去曾擁有包括醫療、教育、住宅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雖然存在貧富不均的問題,但人民生活仍算安穩。來賓楊建平教授分析道,對比今昔天堂地獄般的差異,其實皆源自於委內瑞拉國家得天獨厚的石油產出:
過去國際油價飆漲的黃金年代,委內瑞拉憑藉石油出口獲取豐厚的利潤來支撐國家的龐大支出,依據國際組織的調查,當時的施政策略確實減少貧富不均問題。但從2010年開始,因為頁岩油技術趨於成熟、國際經濟制裁等一連串的因素,讓國際上包含石油在內的大宗物資價格巨幅下跌,嚴重動搖委內瑞拉賴以為生的經濟命脈。漸漸的,國家開始無法支付各項社會福利的鉅額開支,加上國內政治動盪,最終使得國家經濟完全崩潰。
來賓吳正吉主任也補充,受經濟問題影響最直接、嚴重的就是生活其中的人們,尤其在脆弱的政經環境中,弱勢家庭與兒童更是毫無選擇的權利。就像影片中的Ami一家,孩子的缺陷不只讓家庭先天需要更多資源,母親離家、父親失業的後天影響更是巨大,此時冒險出走並非出於思慮後的決定,而是環境壓迫下不得不的無奈。幸好,世界展望會看見努力掙扎中的弱勢家庭,迅速組織動員發展緊急溫飽及社區發展的救援工作,協助更多與Ami相同境遇的家庭,給予兒童更豐富的營養條件,獲得應有的生命權利。
先天聾啞的女孩Ami,5歲的她和祖母南希及父親安芬尼從家鄉長途跋涉到達厄瓜多找尋安身之所。圖中的米老鼠玩偶是她祖母親手清洗、縫合的,也是這段旅程中她唯一的玩具。

重建土地關係,世界展望會從社區開始的經濟復健之路
追根究柢,石油究竟算是天賜禮物還是惡魔果實?來賓楊建平教授解釋,這種國家過度依賴單一天然資源的現象被經濟學家稱為「荷蘭病」。就國家經濟發展而言,這就像是雙面刃,天然資源出口獲得的大量外匯拉抬幣值,導致其他產業的出口不利,農業、工業、製造業等產業發展也隨之受限。不過相反的,這表示委內瑞拉仍有尚未開發的肥沃土地可以耕作,所以世界展望會進入委內瑞拉的首要工作,就是回歸根本,恢復當地居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結合社區發展行動與生技發展工作,發展如「家庭菜圃」的長期計畫,陪伴社區成長、鼓勵多元的經濟發展。
家庭菜圃計畫的重點之一,其實是源自於前面提到的兒童飢餓問題。世界展望會透過以下三個漸進式的進程,從糧食援助、技術扶助到地方組織的能力建設,讓許多受益家庭的孩子不只獲得營養改善,家庭的父母也更有自信,而委內瑞拉國家的社區發展更受到莫大的幫助。
一、緊急糧食援助
針對當下經濟困頓、糧食缺乏的家庭與兒童,提供立即性的糧食援助。
二、技術援助,扶助謀生
透過工作坊教導受益家庭種植技法與相關物資,包括種植技巧、種子、糧食技術等,並慢慢建立社區關係,給魚也給釣竿的過程也是在恢復人與人、人與社區、人與土地的多元共存關係。
三、長期兒童保護
經濟蕭條之下,童工、童婚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世界展望會也在扶助的過程,加強兒童保護觀念的訓練,教育民眾如何避免兒童受到剝削,以及剝削發生時,如何與相關單位回報加以阻止。
不只委內瑞拉,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糧食分配議題
然而,糧食與貧窮問題不只發生在經濟崩潰的國度。隨著俄烏戰爭與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經濟通貨膨脹已經蔓延全球,甚至許多國家開啟進一步的糧食管制措施,這將衝擊國際糧食問題,產生更多潛在危機。

經濟緊縮加上戰爭導致的國際糧食保護政策,都將嚴重影響那些原本就缺乏糧食、仰賴進口糧食的非洲國家。世界展望會也注意到危機將至,救援行動刻不容緩,不只透過飢餓30活動推行全球飢餓的倡議行動;更與世界糧食署合作,進入需要的國家進行緊急糧食發放、社區發展、家庭菜園等事工推行扶助計畫,讓人們擁有推行自己社區、謀求幸福生活的能力,藉此回應糧食缺乏帶來的生存危機!
立即伸出援手,共同面對糧食缺乏的困境!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