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嘉義富安宮祭祀日本巡查,森川清治郎成為台人敬拜的「義愛公」

嘉義富安宮祭祀日本巡查,森川清治郎成為台人敬拜的「義愛公」
Photo Credit: 片倉佳史 / nippon.co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臺灣西部沿岸地區有尊神明叫「義愛公」,這尊神明原先是一位日籍警官。本文將介紹日治時代臺灣發生的一樁悲劇與奇蹟,帶讀者認識臺灣的「文化景觀」義愛公。

文:片倉佳史

寺廟中祭祀的日籍警官

位於嘉義縣沿岸地區的東石鄉有座廟叫富安宮,此處附近雖有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通過,但交通依舊不便,少有旅客造訪,難免予人一種偏鄉的印象。

富安宮中祭祀著一位日籍巡查(巡查為日本警察官階名),廟的全名叫「東石副瀨富安宮」,通稱「富安宮」。這座廟是民間信仰的設施,前來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廟的歷史悠久,是座古廟,可追溯至1879年清領時期。

富安宮廟體頗大,現存建築竣工於2014年3月29日,堂內供奉著王爺神、媽祖等台灣常見神祇;然而其中有座神祇姿態頗為獨特,就是被稱為「義愛公」的日本巡查,森川清治郎。

筆者首次造訪這座廟是在二十多年以前,當時迷了路,東繞西找好不容易抵達寺廟,便有信徒上前搭話,告訴筆者很多故事,現在仍能清晰想起那些年長者是如何以熱情的語調,來傳頌他們從上個世代聽說的,關於森川巡查的為人。雖然這座廟幾乎沒有日本人會來造訪,廟裡仍備有以日文印刷的小冊子。

富安宮
Photo Credit: 片倉佳史 / nippon.com

赴偏鄉就任的巡查

森川清治郎於1861年生於神奈川縣,本籍地為久良岐郡戶太町字戶部266番地(今橫濱市西區),推估於1897年(明治30年)來台,並於同年5月4日成為巡查,6月3日赴台南州,歷職打貓(今民雄)、大埔林(今大林)、新巷(今新港)後,於1900年(明治33年)8月來到東石鰲鼓派出所就任。

森川身高僅約155公分,身形矮小,卻留著一把濃厚的落腮鬍,看上去極具威嚴。據其獨生子森川真一所說,他「鬍子甚至長至胸口」,人們亦稱他為「鬍鬚大人」。另一方面,他為人誠實篤厚,頗受村民信賴,後文提到的李九也說:「他那樣貌簡直連鬼都要嚇跑,要是被他怒吼我大概會嚇到縮起來,但其實我從沒看過他發怒。」

當時的台灣,統治體系的末端由警察負責,警察不只維持治安,也管理衛生、傳達各種命令、執行政策等,任務相當多元。除此之外也要忙農業指導、道路整修鋪設及勞務管理、各種調查、職業訓練、收容遊民等,可說任務繁忙。

副瀨村是半農半漁的小村莊,居民大半文盲,森川深感教育的重要性,便在廟裡蓋了類似私塾的書房,自己當教師教居民讀寫與算數。

同時,該地營養狀況惡劣,疾病易於蔓延,他認為必須教導人們衛生觀念,因此若有人生病,他便會找藥物與醫生來治療,有時甚至由他自己來進行診治。

台灣西部沿岸地區鹽害劇烈,居民常說連鏟子鋤頭都會生鏽,這使人們生活相當辛苦;森川到任的那一年又剛好發生寒流與乾旱,情況更為惡劣。為了克服險峻環境,森川研究農法,自身也下田耕作,渾身沾滿泥土,與居民一同嘗試尋求解方。

關於森川的為人亦有不少傳聞流傳至今,比如有次同事邀請森川參加宴會,他回絕道:「村民如此貧窮,我又怎麼能獨享奢華?」又有次時值年尾,地主手持禮品造訪,森川便提議將禮品分發給貧窮的村民。諸如這類逸事,不勝枚舉。

如此,森川逐漸融入村落的生活。當時居民不懂日語,森川肯定也不會講台灣話,但居民似乎仍感受到他的使命感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對他十分景仰。

森川巡查教小孩讀書寫字,並積極改善居民生活、實施衛生教育。壁畫重現往昔情景
森川巡查教小孩讀書寫字,並積極改善居民生活、實施衛生教育。壁畫重現往昔情景|Photo Credit: 片倉佳史 / nippon.com

轉折與悲劇:苦悶巡查的末路

然而過了不久,事情便迎來了轉折。1902年(明治35年),台灣特別會計法修訂,決定徵收漁業稅,連竹筏都要課稅,這個新政左右著居民的生死。

理所當然地,人們流淚前去懇求森川減輕課稅,森川受到人們請託,花了一個禮拜調查村民生活狀況後,便前往嘉義廳東石港支廳,將聚落現狀傳達給高層,要求高層減稅。

然而森川的陳情卻受到了曲解。本來收稅就是巡查任務的一環,森川此舉被認為是在批評總督府的政策,高層指責他煽動村民,對他處以訓誡處分。

這對森川而言想必是難以忍受的屈辱。同時對熟知村裡實際情況的森川而言,要將陳情結果告知居民,肯定也相當難受。據說此時,人們從森川的神色、聲音與表情感受到無可言喻的不祥預感,因此片刻不肯離開森川身邊。

其後,1902年(明治35年)4月7日,命運迎接結局。森川來到慶福宮這間寺廟,寺中空無一人,森川為證明自己的清白,扣下了村田步槍板機,享年42歲,屍首葬於廟旁墓地。

死後依舊心繫村民:義愛公的誕生

以上便是森川巡查在台灣度過的一生。然而在他自殺後20年,有個「奇蹟」發生了。

1923年(大正12年)2月上旬,台灣南部爆發流行性腦膜炎疫情,台南一帶陷入恐慌,南至麻豆、新化,北至北港,疫情陰影也逐漸逼近副瀨村。

同年2月7日,時任保正的李九夢見一位身披黑色斗篷的巡查。當時台灣實施「保甲制度」作為警察機關的輔助單位,這是地方行政的末端組織,「保正」便是一「保」之長。

夢中,巡查告訴李九「多注意生水、生食」,並傳授了幾個具體場所與預防措施。隔天早上李九立刻召集村民,按照夢中指示實施防疫對策。果然,病魔彷彿避開了這個聚落一般,居民倖免於難。

之後村民立刻察覺到夢中巡查便是森川,人們感激森川死後依舊眷戀愛顧著此地居民,便決定委託住在朴子的有名工匠周啓元打造神像。此時也流傳著一段軼聞:打造神像的木材曾四度斷裂,就在大家束手無策之時,森川再次託夢,神像才終於得以完成。

不久廟宇翻修,神像供奉於此,森川巡查作為神祇受到居民信仰。

森川清治郎少數照片之一,左為千代夫人,中為森川清治郎,右為長男真一
森川清治郎少數照片之一,左為千代夫人,中為森川清治郎,右為長男真一|Photo Credit: 片倉佳史 / nippon.com

綿延傳頌的巡查軼聞

富安宮祭祀著多尊神祇,其中高約40公分的義愛公身披黑斗篷、手持寶劍,身形威武嚴肅,神像雖小,卻能感受到獨特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