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同婚通過後,推動地方議會層級「性平友善政治」刻不容緩

同婚通過後,推動地方議會層級「性平友善政治」刻不容緩
2019年大平台首度舉辦與高雄市議員和性平相關團體的座談會|Photo Credit: 彩虹平權大平台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開始推動性平友善政治的工作,讓我們看見也發現了更多差異性,這些落差對於我們的倡議工作雖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不同議會中的友善議員彼此串連、相互支援的重要性。

文:陳玉珂(彩虹平權大平台政治倡議暨教育專員)

據內政部統計,自同性婚姻合法化一年多來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已有4231對新人完成同性結婚登記,各縣市中,新北市就有超過600對,是全台同婚登記數量最多的縣市。雖然同志可以成家了,但同志族群仍有許多權益未獲得同等的保障,在上篇文章中我們也提到彩虹平權大平台(原婚姻平權大平台,以下簡稱大平台)為什麼在同婚通過後,依然持續經營友善政治及遊說倡議的意義,本文則將更深入分享在地方層級友善政治的重要。

同婚通過之後,在各縣市政府管轄的地方制度層級,若沒有對同志友善、完整的配套措施,並且確實落實的話,同志們在生活中依然會遇到各種困境。例如,同志配偶在向地方民政或社福系統進行各項申請,表格多只有「夫」、「妻」欄位而無法順利填寫;或是同志伴侶想一起到家庭教育中心上課,卻發現課程及服務多是以異性戀為對象而無法融入;更甚者,同志爸爸們無法使用尿布台,因為尿布台通常都設在女廁內;第一線的公務人員也不一定具有性別意識來面對同志市民的需求⋯⋯等等,這些五花八門的項目,都不是中央修法後就會自動到位的。

地方議會生態大不同,性平友善政治刻不容緩

讓友善的政治可以真正落實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因此大平台透過經營性別友善議會及推動友善議員與在地團體串聯的計畫,讓同婚專法能真正落實在各縣市的政策及服務中,希望同志不管在哪個縣市都能安心的生活成家。

那地方政府及議員究竟能如何改善同志權益的現狀呢?議會是監督地方政府的民意機構,也是地方政府與民意之間的橋樑,而議員的職責在維護民眾的權益,透過議會質詢、提案、審查預算來監督行政部門,督促行政機關推動施政計畫。自2019年1月迄今,大平台透過204次的聯繫,累積拜會8個縣市的議員,並串連了48位友善議員,與在地25個友善團體一同行動,其中,台北市和基隆市也有邱威傑(呱吉)議員和陳薇仲議員更促成了議會內的性別平等連線。

在2019年走訪8個縣市舉辦性平友善議員聚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一個議會有不同的生態和風格,例如有些議會不論什麼提案基本上都會通過,有的議會則20年沒有刪過任何預算,也有縣市政府的性平委員會幾乎沒有多元性別類的政策,有些議會則有議員曾經在議場發表性別歧視言論。開始推動性平友善政治的工作,讓我們看見也發現了更多差異性,這些落差對於我們的倡議工作雖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不同議會中的友善議員彼此串連、相互支援的重要性。

各地方有哪些性平議題急需關注?

目前各縣市的性平議題及政策推動,大平台都會與當地議員、地方政府機關及在地團體一起合作,議題也可分為發生在行政部門內、議會內或是社會現場等不同場域。以台北市為例,北市府性別平等委員會就有曾經發表過反同言論的性平委員,而且遴選機制備受爭議;高雄市教育局「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調查專業人員」性平培訓研習,今年初第一次開放家長團體代表報名參加,但在缺乏審核機制的狀況下,將會對校園性平環境及學生權益有不良影響。這些都是屬於市府內的問題,因此我們也和友善議員一起開記者會以監督市政府改善。

其他較知名的社會事件例如「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志工入校」事件,此協會的志工會到全台各地的國小進行「教學」,但課程內容多處違反性平教育法,帶給孩子們錯誤的性平觀念,我們也將此事件更新給友善議員們,議員則質詢的方式來監督各縣市教育局處。

地方政府的性平友善政策也包含培訓公務人員提升性平意識,或是規劃設立彩虹地景建構屬於地方的同志社群故事或歷史,要促成這些工作,大平台也透過友善議員們質詢各地縣市政府,讓民眾更加了解在地性平議題的落實與問題,以及生活中的多元概念等等。

四大政策討論主軸,讓友善政治計畫更具體完備

大平台的友善政治計畫持續進行中,過去一年多舉辦各地友善議員聚會,並與縣市局處合作下來,我們開始發展出四個可以討論的政策主軸:友善政治推廣、性平友善市政配套、性平友善城市推廣,以及性平教育的在地推動。不管是生活中友善空間的設置、培訓公務人員與教師,或是彩虹地景的設立等,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我們在不同的縣市與議員們討論更具體與完善的政策倡議方向。

今年,大平台已舉辦四個縣市的友善議員聚會,預計每年增加一個新的縣市與一個性平友善議員連線,目前單一議會最多有超過15位友善議員,但我們還需要更多友善的地方政府及議會,讓性平政策更加落實,也需要更多人關心及監督在地政治狀況,期望透過所有人的力量一同努力和改變,讓同志朋友們不管在哪個縣市都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