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實境秀】串流音樂巨頭Spotify的野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同的視角,深度認識這家來自瑞典的串流音樂巨頭。
文:鬼宿
近年來「訂閱經濟」已經成了「風口上的豬」在音樂、影視、軟體等領域;都已出現領頭羊。Spotify是這些巨頭之中,唯一發源於歐洲的科技公司,2013年起訂閱Spotify的用戶飛速增長,它的發展與潛力如何?讓鬼宿帶大家從不同的視角,深度認識這家來自瑞典的串流音樂巨頭。
為什麼是Spotify
鬼宿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是Spotify在串流音樂脫穎而出?」為何不是蘋果公司?畢竟在串流音樂出現之前,蘋果公司可是音樂市場的老大,是「喊水會結凍」的存在。蘋果的iPod與iTunes平台,幾乎主導了整個音樂市場,透過iTunes下載一首歌只需0.99美金,不到30元台幣的代價,就能擁有你喜歡的音樂。
在音樂盜版與非法下載猖獗的2001年,蘋果公司為願意付費的消費者,與擁有版權的唱片公司,搭建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音樂交易所」。蘋果公司與Spotify曾經一前一後對全球音樂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提供了當下最適合音樂市場的「解決方案」。

在串流音樂出現之前,使用者想聽音樂只有二個選項,選擇付費「擁有」它,或是直接「聽海盜版」。買下一整張唱片,跟只買一首歌相比代價要高得多。很多時候一張專輯只有幾首好聽的歌,加上很多首非常普通的歌。你可以將它看做「整包採購」跟「單一選購」。在CD唱片盛行的年代,你只有整包採購一種選項,在上個回合,由提供單一選購權的蘋果公司脫穎而出。
音樂使用者最龐大的族群是年輕人,或者更精準地說,「學生族群」這群使用者的特色是「對於音樂與歌手有很高的忠誠度」,但礙於沒有經濟能力,在「網路龜速時期」多數使用者會選擇非法下載,或直接購買盜版CD。
隨著網路速度不斷提升,以及3G行動通訊技術的出現,直接透過網路「線上聽歌」變得可行。在這個時期,連賣盜版唱片都活不下去,唱片公司更是只有吃土的份,只能依靠旗下歌手舉辦大量的演場會,辛苦支撐下去。
2006年一位來自瑞典;熱愛音樂的程式設計師丹尼爾・埃克(Daniel Ek),向唱片公司提出了振興音樂市場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讓唱片公司、歌手、音樂創作者,可以在不增加支出的情況下,大幅增加收入。

具體的做法是:透過軟體營運一個「音樂平台」由各家唱片公司提供自己的版權音樂。使用者只需每月付出約當149元台幣;就能擁有全球各大唱片公司提供的「音樂使用權」。這方案吸引了廣大的音樂使用者,接受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同時也增加了整體唱片市場的經濟規模,這個idea就是Spotify的初衷。
一家企業的價值,取決於它為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受惠的人群越多,企業的發展就越好,獲利也將伴隨而來。
Spotify的商業模式
Spotify的創辦人丹尼爾・埃克曾經說過「我們不是音樂領域Netflix,兩者都是面向消費者的訂閱媒體,僅此而已。」這段話也說明了Spotify的商業模式,以收取訂閱用戶的「會員費」為主。免費用戶部分,則是透過置放廣告賺取微薄的廣告費,有多微薄呢?Spotify 2020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當季訂閱付費收入為17億歐元,廣告收入僅為1.48億歐元,第一季總營業收入為18.48億歐元。也就是說,廣告收入占第一季總營收比例僅僅8%。
財報中也提到,免費用戶有高達60%比例,會在使用Spotify一段時間之後,轉而成為付費訂閱用戶。也就是說,免費用戶的存在,對Spotify提供了業務推廣效用。Spotify自2018年上市至今,常被財經媒體調侃,公司盈利的80%都貢獻給了三大唱片公司,也就是說Spotify賺得越多,給付唱片公司的版權費也越多。
鬼宿常說「看財經新聞不能照單全收」一定要培養自己解讀新聞的能力。從訂閱收入拿出80%支持音樂人,是創辦Spotify的初衷與使命感。

Spotify的野望
Spotify用戶總數已達2.86億,其中付費訂閱戶已達1.3億。這個訂閱數有多厲害?市佔率第二名的Apple Music也只擁有六千多萬的訂閱數,其中還有不少是免費試用灌水來的。在音樂串流領域Spotify已遙遙領先,這個差距還持續在擴大當中,領先者的「馬太效應」已經開始發酵。
Spotify曾說過不想成為唱片公司,也不會去收購唱片公司。Spotify將自己打造成一個信賴平台,讓音樂創作者、唱片公司、透過平台將音樂整體經濟規模做大。丹尼爾曾說:「我們的使命是讓100多萬名歌手,能夠依靠他們的作品生活。在這種模式下,就像你在管理一個經濟體」。
近期因為積極跨入「播客」市場,讓Spotify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為何要花大錢佈局播客?鬼宿認為Spotify要開始築護城河了。依靠音樂串流無法讓Spotify擁有獨特性,任何競爭對手只要跟唱片公司簽約,都能取得音樂使用權。併購播客平台、買下播客內容製作公司、與自帶粉絲的「網紅播客」簽獨家合約,都能讓Spotify跟別人不一樣。

想聽周杰倫的歌,你有很多音樂串流平台可以選擇。若某天台灣播客排名前十都跟Spotify簽了獨家合約,想聽這些當紅播客內容,你就只能付費成為Spotify的訂閱戶。如果Spotify能找出播客的獲利模式,成為播客世界的YouTube或Netflix,這樣Spotify才算是真正具備了強大護城河。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