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民進黨創造「左膠」新定義,避免閒雜人等插手公共議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民進黨暑期營隊的目標,對比許多網路紅人的發言,「左膠」這個名詞在今天已經變成召喚咒,可以一秒停止反對派的倡議,但被針對的許多議題其實並不能分左右,將「左膠」趕出政策鐘擺的行為,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前陣子媒體報導民進黨的暑期學生營隊,要讓年輕人「靠北左膠」、「喜歡蔡英文也要喜歡柯建銘」,說出這些遠大目標的並非什麼不願具名的黨政高層,而是民進黨青年部主任蔡沐霖本人。
這個畫面,好像老電影裡面反派會在主角前面說出邪惡計畫一樣,姑且不論以改革和進步而起的民進黨,為什麼要喜歡柯建銘這種舊時代的政治人物,我更著迷於那些左膠論述——更精確的說,民進黨定義的左膠論述。
不管議題和左右有沒有關係,都能啟動的「左膠」召喚咒
其實台灣的政策一直和左右沒有什麼關係,很多事情也非傳統政治學定義的左右派可以劃分,但討論到特定事件時,只要「左膠」這個名詞一出,立刻能知道幾條腿好幾條腿壞。
舉個例子,那個上過經濟部直播談風電、也被挖出疑似曾被卡神楊蕙如網軍帳號「造神」的財經網美Emmy Hu(她本身也多次發文批評「左膠」),在談政府想出錢請公視成立國際台的貼文下面,許多人支持者留言認為反對的人都是「左膠」。
我不知道這些人是裝傻還是真不懂,因為從傳統最粗糙的政治左或經濟左觀點來看,支持大政府和分配的「左派」,怎麼樣都不該反對國家資源挹注和國營媒體的概念;就算用較新進的進步左派分支,不管哪一個派系支流,也都不會和「希望公視維持獨立超然立場」扯上邊,因為這本來就是個超越左右的議題。
但這些政治學概念在2020年似乎不太重要,因為在民進黨所定調的語境之下,覺得公視不該拿政府太多錢/不該擔心政府抽銀根/不該用兩紙企劃案每年花納稅人10億/不該新任董事長還沒上台就指指點點的人,都是左膠。
當這樣的訓練完成,「左膠」便成為一個很有效的召喚咒。
居住正義是左膠,違章工廠是左膠,要求環評是左膠,一例一休是左膠,退休金改革是左膠,司法改革是左膠,修憲是左膠、國家正常化是左膠、礦業法是左膠,喔不只,礦業法已經被當成迷因了。會不會哪天在性別或人權改革上有窒礙的時候,支持這個議題的人也會被打成左膠。

這時候,就會想到太陽花時最常被引用的那段「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名言,只是今天還在說這句話的人,應該也都被當成左膠了。
2020年被你討厭的左膠,曾在2008年守住了台灣
退一萬步,就算這些環團/勞團/改革派/文青真的有些不切實際的左膠觀點,難道他們就像胡采蘋或前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之類民進黨支持者所想的那樣,是台灣的三害,是造成國家無法進步的元兇嗎?
我一直覺得,雖然台灣政黨在傳統定義的左右立場一直不明顯,但保守派和進步派的拉扯,其實有很大的必要性。
想像一個左右各有磁鐵的鐘擺,大部分國民的意志和利益雖然都在比較實際的中間區塊,但兩側不實際的極端派,卻是鐘擺最大的拉扯力量,這時候「左膠」的存在就是抵銷那些「右膠」的磁力,讓鐘擺可以停留在比較接近中間的地方。
回想一下國民黨執政期間的政策方向,如果沒有那些現在看來的「左膠」近乎「不實際、不理喻」的抗爭和倡議,馬英九八年的政策會帶台灣走到什麼地方?
因為極右派不會因為我們的嘲笑而消失,所以就算不完全支持勞團和環團的立場,我們也該尊重而且鼓勵他們存在,這些左派或左膠在台灣的民主歷程中,具有不可不提的功勞。
公共政策沒有正解,每個做法都會有些人得益有些人受害,在那鐘擺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就是政治的意義和價值,有拉扯和擺盪,才是健康的公共政策討論。
如果少了這群「左膠」,姑且說現在的民進黨「磁鐵」位置落在正中間,台灣的公共政策是不是就要開始趨向保守?假若民進黨執政下開始往右靠攏,那個少了左膠「搗亂」的鐘擺,又會盪到哪裡去?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關鍵眼中盯”的相關議題
- 2020-09-16 【關鍵眼中盯】國民黨式的教育,讓民眾只相信「國民黨版」以外的一切事物
- 2020-09-09 【關鍵眼中盯】唐吉訶德能不能「激安」,還得看關稅和代理商的臉色
- 2020-08-26 【關鍵眼中盯】民進黨創造「左膠」新定義,避免閒雜人等插手公共議題
- 2020-08-18 【關鍵眼中盯】「光榮投三次」之後,高雄人會給陳其邁多久時間?
- 2020-07-29 【關鍵眼中盯】陳玉珍不在乎行為舉止怪異,因為她不用理會台北的政治正確
最新發展:
-
【關鍵眼中盯】噁人不分藍綠白:除了司法制裁,我們要讓加害者繼續擔心受怕 5月前
-
蔡蘇體制一系列「死亡交叉」民調背後,透露出什麼端倪? 2年前
-
社會議題非藍即綠,造成今日本土陣營的標籤化與失語 2年前
-
【關鍵眼中盯】綠營側翼操作藻礁公投弄巧成拙,「左膠」論述還能用多久? 2年前
-
國民黨與民眾黨正聯手「泛藍最大化」,民進黨卻離「進步陣營」越來越遠 2年前
-
【關鍵眼中盯】蔡政府若真有心改革,請拿出推動萊豬的魄力 2年前
-
從萊豬看台式民粹的極限:始於韓國瑜,在蔡英文開花結果 2年前
-
【關鍵眼中盯】我們對立委的標準有多低,才會覺得房間亂和公主頭是重要新聞? 2年前
-
【關鍵眼中盯】美國大選給台灣人的啟示:不要為了挺川普,讓自己變成「韓粉」 3年前
-
【關鍵眼中盯】「美版蔡英文」可能落選,台灣「進步力量」為此歡欣鼓舞 3年前
-
支持「進步價值」卻希望反同保守的川普當選?從台灣內部的價值選擇衝突談起 3年前
-
國民黨就是少了像「丁允恭這樣的人」,今天才會這麼慘 3年前
-
左派、右派的意識形態已不是二分法,追求同質化才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3年前
-
【關鍵眼中盯】國民黨式的教育,讓民眾只相信「國民黨版」以外的一切事物 3年前
-
我的老師大衛格雷伯:永遠的「局外人」,描繪著一個更公平的世界 3年前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