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欠缺大局觀」的黃國昌,終將把自己搞成眾叛親離的「項羽」

「欠缺大局觀」的黃國昌,終將把自己搞成眾叛親離的「項羽」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時代力量的所謂「放話文化」不過是最枝微末節的現象,真正撕裂時代力量的是這些年累積下來的「形勢」。是黃國昌自己走到了項羽的位子上,底下的人才紛紛叛逃到劉邦那邊去。

大概距離現在兩年前,我曾經跟一個朋友吵了一架,主題是「黃國昌的政治判斷力是不是很差?」我當時主張黃國昌在討論政策上非常認真,加上他的法學專業在國會討論法案細節時確實很有幫助,怎麼會說他的政治判斷力很差?相對的,我朋友則是主張黃國昌只會追著議題跑,欠缺對全局的通盤考慮,政治判斷力當然很差。

對於我朋友的論點,我當時的回應是:黃國昌確實眼中只盯著議題跟法案,欠缺對全局的了解。但台灣的國會不就是需要像這樣的「戰神」左衝右突,衝擊既有的遊戲規則,帶來新的刺激嗎?黃國昌就跟項羽一樣,雖然欠缺大局觀無法建立一個自己的王朝,但在議題戰場上攻無不克的戰力,不就跟西楚霸王一樣能破壞舊有的權力結構,替新時代開闢道路嗎?

我跟朋友在這場吵架後得到的共識是:黃國昌專業能力很強,但欠缺綜觀全局的能力。朋友認為這代表他政治判斷力很差;我則認為台灣的國會還是需要一兩個這種人,所以這種缺點也無傷大雅。

兩年後,在曾玟學宣布退出時代力量的晚上,我朋友又再次私訊我,說他兩年前講得沒錯吧~。

如果有長期看我文章的人應該有注意到,雖然我的政治立場偏向支持民進黨跟蔡英文,但我過去幾乎未曾批評過黃國昌乃至於時代力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前面我在跟朋友辯論時提到的,台灣還是需要一些站在理想層面唱反調的力量,讓執政黨在顧及現實之餘,仍然有壓力去思考有沒有兼顧理想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從權謀一點的角度看,黃國昌欠缺大局觀的缺點最後將會使得時代力量的路越走越小,最終也無法威脅民進黨長期執政。既然這樣,放任他自己打垮自己就好,實在不需要特別再去批評他。

誰知2020年大選後,黃國昌雖然辭去了黨主席,但時代力量的權力仍在擁護黃國昌路線的徐永明等人手中,這樣的演變讓時代力量陷入比黃國昌當黨主席時還要糟糕的局面:時代力量變得既沒有黃國昌當主席時的戰力,卻又保留黃國昌欠缺大局觀的缺點。最終走向了今天的結果。

講到這裡,應該有很多人納悶,我跟朋友口中的「欠缺大局觀」是什麼意思。

zgk89buvwvlb2q5myy48vuk68am7nx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跟民進黨從「競合」變「零和」

我們回顧時代力量創黨以來,引爆數次退黨潮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跟民進黨之間的關係。時代力量在某些議題上,與民進黨其實有相同的理念。像是兩黨都希望逐步推動台灣邁向獨立,遏止中國勢力滲透台灣;兩黨也都支持諸如婚姻平權、改革軍公教年金、提升勞工福利等政策方向。但說到該如何達成這些議題的細節,兩黨所支持的方案都不盡相同。

簡而言之,時代力量跟民進黨之間理應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既然是競合關係,時代力量當然也不可能事事都以民進黨馬首是瞻,但兩黨之間也應該有合作的空間。一個健康的競合關係,應該是兩黨一起合作向反對改革的保守勢力宣戰;而雙方競爭的應該是誰能最有效的排除反改革勢力所造成的阻礙,又或是誰能最有效率的達成改革的目標。

「對抗反改革」跟「有效率地達成改革」才是時代力量應該要跟民進黨競爭的重點。

可惜的是,黃國昌將競合關係理解成「零和關係」。在許多議題上,黃國昌不是帶領時代力量去迎戰反改革的勢力,而是把砲火優先聚焦在民進黨推出來的妥協方案。

像是一例一休的案子,民進黨之所以會搞出一個不上不下的方案,是因為工商團體所施加的壓力以及中小企業透過區域立委所傳出來的反對聲浪。時代力量如果要和民進黨競爭誰更能夠迎戰反改革的勢力,應該號召勞工團體一起去商總靜坐,怎麼會去總統府靜坐

而在更有效率地達成改革這點上,時代力量要跟民進黨競爭的話,應該是想辦法比民進黨更深入的去輔導中小企業,看他們有什麼困難,針對不同行業別的需求,去找出比民進黨版本更細緻的解決方案。可是黃國昌反其道而行,訴求比民進黨更沒有彈性、更隔靴搔癢的政策路線。

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光是民進黨的版本就遭遇反對派排山倒海的壓力,幾乎無法推動。時代力量提出的版本,以務實的層面來看根本沒有通過的可能,無法實質為勞工帶來什麼助益。本來時代力量若是提出更剛性的理想版本還有一種功用,就是能形成一種心理威脅,逼反對派接受民進黨所提出的妥協版。但這層效益也因為黃國昌帶頭攻擊妥協版,繼而提了一個更「卑微的要求」而被抵銷掉了。

總結來說,當時雖然黃國昌帶領的時代力量也有心想推動勞工福利,但因為攻擊的方向完全錯誤,導致既沒排除反改革勢力所造成的阻礙,又讓改革的局面更複雜,得到一個親痛仇快的結果。

其實黃國昌路線的問題根本不在小綠不小綠,時代力量完全可以不鳥民進黨走自己的路,但不鳥民進黨,代表的是黃國昌應該帶領時代力量去迎戰那些比進黨更硬,硬到讓民進黨都被迫縮手的對手,打一場民進黨都贏不下來的勝仗,告訴大家「民進黨做不到的,時代力量可以。」如果當年黃國昌是帶著勞工團體一起去包圍商總,喊出「如果蔡英文扛不住工商團體的壓力,我黃國昌替他扛。」這會是多麼帥氣,多麼能顯現出時代力量的獨立自主。

可惜黃國昌反而是攻擊民進黨不按照他屬意的版本進行改革,最後弄到本來應該一起合作改革的盟友,調轉槍頭相殺起來。

黃國昌路線在後續的其他議題上,其實都跳脫不出這樣的問題。而且這一套模式不只適用於分析時代力量與民進黨的關係,同樣適用於分析時代力量黨內的分裂。

不滿雙重標準意見遭忽視 黃郁芬林穎孟退出時力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台北市議員黃郁芬(右)、林穎孟(左)5日宣布退出時代力量,將以無黨籍議員繼續服務市民。兩人晚間受訪表示,是因不認同時力放話文化及雙重標準,且多次反映問題都遭忽視才會退黨。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攝 109年8月5日

把自己搞成眾叛親離的「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