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你每天洗完臉拍拍拍的化妝水,其實並非必須品

《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你每天洗完臉拍拍拍的化妝水,其實並非必須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坦白說,洗完臉後什麼都不要擦,其實比使用化妝水來得更加理想。在一般保養中化妝水其實並不是很有必要。

文:落合博子著、邱品齊審定

化妝水並非必須品!其實能不用就不用

「洗臉後最好使用大量化妝水,以免皮膚乾燥」,也許這樣的觀念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

但是坦白說,洗完臉後什麼都不要擦,其實比使用化妝水來得更加理想。

除非真的很「大量」地使用化妝水,否則化妝水幾乎由水分組成,當中只加入了極少量的保濕成分,油分幾乎為零。

因此只有大量使用,才可能或多或少覺得皮膚獲得滋潤,但是這種滋潤感其實是殘留在皮膚上的些微保濕成分,並非皮膚本身變得潤澤了,因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開始覺得乾燥。

而且,由外部提供的過多水分,並無法停留在角質層,而是會逐漸蒸發。在不具備防止水分蒸發這樣的效果之下,角質層反而會變薄變乾燥。

總而言之,在一般保養中化妝水其實並不是很有必要。

保持角質層原本機能很重要

我們常用「皮膚充滿潤澤」來形容保養得宜的肌膚,說實話,保持皮膚滋潤度的部位,就是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所以只要角質層的水分能夠適度維持,皮膚就會呈現水嫩的感覺。

話說回來,角質層原本就具有適度維持水分及油分的功能,因此只要不妨礙到角質層原本的機能,皮膚就能常保滋潤。

我不推薦化妝水的原因,是因為化妝水可能會干擾角質層原本機能,恐怕會使皮膚障壁變脆弱。

若是單靠化妝水補充皮膚水分,原先位於角質層可自行適度保持水分及油分的細胞間脂質,也會受到干擾。

使用化妝水後的滋潤感,會使我們誤以為皮膚水分變充足了,但其實這只是化妝水造成的暫時感覺。

若使用不當,不僅皮膚表面的防禦機能會因為化妝水的干擾變弱,還可能會引起容易乾燥,膚質也會受到影響變粗且失去光澤。

維持皮膚共生菌平衡很重要

就像這樣,我們的膚況以及美麗的外觀,完全左右於角質層的狀態,其實角質層的表面,原本就存在皮脂膜,堪稱皮膚製造出來的天然乳霜在呵護著皮膚。

屬於皮表共生菌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人類正常皮膚菌群的一部分),會製造出類似甘油的成分,具有保濕能力,表皮也會自行產生天然保濕因子NMF(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在角質層中擔負吸水功能)調節保濕效果,所以皮膚其實先天就具有自我保濕能力。

就是在這種協同共生的作用之下,皮膚才不會每天出狀況,得以維持健康狀態。

可以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

只不過,洗臉後皮脂還是會隨著汙垢同時去除,因此容易造成暫時的乾燥狀態。

這時候應該要補充的其實並非化妝水,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才是最合理的保養方式。

此外,角質的細胞間隙原本就是由神經醯胺、膽固醇與脂肪酸這類的脂溶性物質所組成,因此脂溶性的保養品,會比水溶性的保養品更容易滲透。所以與其擦化妝水,倒不如塗抹內含適當油分的乳液或乳霜,更能融入皮膚裡。

我們人體原本就具備修正調整能力,可使身體維持在正常狀態。清潔次數過多加上外在過度保濕,皮膚反而容易出問題。適當的清潔加上適度的保濕,才是保養皮膚的重要概念。

既然保護及修護角質層為首要之務,化妝水就並非必需品了。

只要能讓皮膚處於原始理想健康狀態,皮膚就能在毫無負擔下,維持住良好的動態平衡。

相關書摘 ▶《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學術上根本不存在「經皮毒」這種名詞與概念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方舟文化出版

  • TAAZE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落合博子著、邱品齊審定
譯者:蔡麗蓉

願意告訴消費者真相的專家太少,你真的知道怎麼做,對你的肌膚最好嗎?

  • 膠原蛋白讓肌膚吹彈可破?
  • 藥用級、醫美級保養品,功效直達肌底,貴一點也值得?
  • 防曬用品SPF值越高越有效?
  • 界面活性劑、矽靈很危險,還是天然ㄟ最好?

這些全都是天大的謊言!只有真正的專家才敢告訴你。

(方舟)0AMS0020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立體書封300dpi
Photo Credit : 方舟文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