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智慧的跑者》:跑步、游泳與自行車,哪個是決定鐵人三項成績的關鍵?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跑步、游泳與自行車,哪個是決定鐵人三項成績的關鍵?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跑步確實是決定鐵人三項成績的關鍵,但是優異的游泳表現,似乎是促成跑步關鍵的另一重要條件。

跑步比賽時,排名前50%選手的跑步速度皆顯著比後50%選手快(p<0.01)。研究結果顯示游泳比賽時的前500公尺,可能就是造成比賽名次的重要條件。

Landers等(2008)的研究,也提出游泳比賽的排序,是影響鐵人三項比賽的重要因素。分段紀錄鐵人三項比賽時的游泳、自行車、跑步速度,可以發現鐵人三項比賽各項目的速度,並不是以固定速度的方式進行,游泳項目先快後慢,自行車項目逐漸加快到一半路程後速度減慢,跑步則是先快後維持一定的速度到比賽結束。

跑步的成績優劣,與鐵人三項成績確實具備顯著關連,鐵人三項選手應該特別加強跑步項目的訓練。優秀的鐵人三項選手通常在游泳比賽前半段,已經具備比賽速度上的優勢,接著在游泳比賽後半段、自行車比賽時,維持優勢與調節體力,並且在跑步比賽中奮力向前。

跑步確實是決定鐵人三項成績的關鍵,但是優異的游泳表現,似乎是促成跑步關鍵的另一重要條件。

相關書摘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跑步時穿「壓力襪」可以提昇運動表現嗎?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做個有智慧的跑者-科學化跑步訓練與線上AI輔助系統》,旗標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王順正、林玉瓊

科學化跑步訓練包括瞭解跑步潛能、選定跑步訓練方法、選擇合適跑步技術、進行各項輔助訓練、瞭解跑鞋等裝備的效益、飲食與運動傷害知識、分析訓練狀況、進行配速規劃、善用攜帶裝置、…。只要能夠理解這些系統性的跑步科學知識,並且實際的去體驗與應用,就能夠更輕鬆的參與跑步訓練,確實提升跑步的樂趣與效益。

跑步技術的知識與評量方法,是一個很特別的主題,原因是影響長距離跑步表現的因素,主要是跑者的心肺功能,而且不同能力的跑者並不會有一致的跑步技術。跑步時的著地時間、著地指數、垂直硬度、腿部硬度等跑步技術變項的優劣,主要來自於跑者的天賦(很難透過主觀意識來改變);就算跑步時採用一致的步頻,能力不同的跑者,仍然會因為技術變項的差異,出現不同的跑步表現。理解自己跑步的天賦能力後,選定合適的跑步速度與對應跑步技術,才是聰明、有智慧的跑者。

getImage
Photo Cerdit:旗標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