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鏡子」在《天能》中的重要象徵:從理性與感性討論諾蘭的導演手法

「鏡子」在《天能》中的重要象徵:從理性與感性討論諾蘭的導演手法
Photo Credit: 《天能》劇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能》這部作品還是聲光效果俱佳的好萊塢作品,如果你很懷念看電影大片的日常,做好防疫措施,就好好地去坐一坐吧!

文:癮君子--movie addict

(本文有雷,可先收藏文章觀影後閱讀)

觀影邏輯

由小至大來思考,是觀影理解上的關鍵,也就是邏輯辯證中的歸納與演繹,藉由每一次的理解歸納出電影規則,之後再以此邏輯規則回去演繹理解劇中每一個細節與安排。本文將以理性與感性兩種層面來切口,探討電影邏輯,也探討角色們的情感脈絡,以補足電影中因為時間有限所造成的混亂。

對稱的時間軸

就以本片來說,世界還是只有一個,它就像一條河流,平常總是順著走,但有了逆轉時光的機器後,我們能夠倒著走,逆流而上到達以往去不了的地方,那處於時光流瀉中的人們該如何選擇,藉此能安身又立命呢?上述提問正是本次《天能》所點出的最大主軸與命題。

雖然諾蘭(Christopher Nolan)使用很華麗的畫面與詞彙來形容這場時空旅行,但《天能》本質上還是一部主打時空穿越的科幻英雄片,不過仍有明顯差異,逆轉所代表的不是「瞬間」回到某一個時間座標,而是代表主角群向著過往的時間座標前進的「過程」,然而,在主角群眼中自己雖然是順著往目標走,但在其他人眼中,卻是逆向而行。

由此可知,某些已經發生過的歷史過程是無法省略越過的,不管主角願不願意,都還是必須走一遭,所以你會看到行動重複發生,你也會看到自我之間的碰撞與遭遇,甚至你會看到過往與現在交纏在一起,編織出現實世界中難以見得的時空景色。 

MGR-01241r-MSG_WB360JPEG_1900-rev-1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提供

諾蘭以鏡子(反光鏡)做為當下與過去的分界,鏡子在廣大的文化符號中,更可以指涉為陰陽交結,上與下的顛倒世界,世界與異世界之間的窗口與通道,因此在《天能》當中以此作為區辨過去與現在的道具是再也契合不過的,它就如同《全面啟動》中的陀螺,幫助主角群確認自己的存在與真實,當然,相較於《全面啟動》中所指涉的是穿越夢境來到現實的真實,《天能》所指涉的則是穿越時間來到過去的真實。

《天能》不只在鏡子上做手腳與關注,它也完整地運用了時間逆流的概念發展出全新且專屬《天能》的武打面貌,鉗形攻勢即是因應時間的順逆共存而產生之戰略,著名的鉗形攻勢被運用在二次大戰,美軍在歐陸西岸法國諾曼地登陸與空降,形成兩面夾攻,搭配蘇聯在德軍東部的戰線,更是形成一個巨大的鉗,穩穩地困住敵軍,形成孤立而進退兩難。

很可惜的,《天能》的劇情解說並不優異,運用逆轉時間的設定,卻無法清楚地劇中角色或是畫面簡單來簡單說明,當然,如果你是偏好邏輯思考,藉由線索解密來享受解題成就感,那或許這部電影所創造的困窘反而非常適合你。

不過,我想大部份的觀眾還是希望自己的觀影的過程中能夠降低認知負擔,藉此才有機會好好投入諾蘭所創造的敘事故事與節奏。接下來,將針對其中兩場容易引發困惑的劇情簡單解釋,假若不想破壞完整無雷觀影感受,請斟酌閱讀。

首先,奧斯陸機場中的戰役,其實有三個主人翁同時存在。

A:預計奪畫的主人翁
B:預計再次使用逆轉機主人翁
C:已經再次用完逆轉機的主人翁
D:接演後續劇情 --- 表示時間

三者的時間軸則是:

A------>B 劇情發展過程,女主受傷,使用逆轉機穩定傷口,但眾人無法馬上使用逆轉機調回順向,因為上一個時刻點的逆轉機被反派佔據,只能逆著跑回到機場戰役這個時間座標。

A<-------B經過時間堆疊,主人翁順利回到機場戰役,並與奪畫時的自己產生打鬥。

C------->D主人翁順利二次使用逆轉機,把逆著的時間調整回來。

再來,最終戰役,主人翁與尼爾兵分兩路,一個向前順著時間軸前進,另一個逆著在時間軸前進。任務共10分鐘,假設任務12:00正午開始,任務12:10結束。

A:任務開始時的時間座標1200,紅隊順著出發(主人翁)

B:任務開始後經過十分鐘1210,藍隊逆著出發(尼爾)

A----------B

紅---------->

<----------藍

所以,紅隊出發時看到的藍隊的結尾,藍隊出發時看到的是紅隊的結尾,因此,藍隊回到10分鐘前時可以告訴紅隊這10分鐘內的情報,紅隊再以此來行動。

簡而言之,你只要把時間點變成你要前進到的目標座標來理解,並記得主角們不是瞬間回到過去,而是從現在向著過去的某個時間點跑就好。藉此,電影中各式大大小小的戰役與逆轉相信都能豁然開朗,也建議第一次觀影時不要試著馬上理解大局,而是跟著主人翁理解當下的事情即可,慢慢地,如果你能夠理解每一個當下諾蘭所提供的拼圖,觀影結束之後,自然可以把拼圖拼湊起來成完整的畫作。

由小至大來思考,是觀影理解上的關鍵,意即邏輯辯證中的歸納與演繹,藉由每一次的理解歸納出電影規則,之後再以此邏輯規則回去演藝理解每一個細節與安排。

對稱的價值信念

前述探討,花了許多篇章在解釋電影邏輯,偏冷的理性討論暫且告一段落,回歸到感性層面來看,《天能》所烘托的情緒張力是不足的,不管是女主角的復仇、主人翁的掌控與英雄主義,又或者是尼爾順應自然安排的豁然,都來得過於扁平,雖然電影嘗試在這部分進行堆疊與解釋,但過於混亂的時間軸仍然導致注意力的發散,這也是本部電影的短板,但這不代表《天能》沒有情緒渲染與價值信念的辯證。

首先,我們可以理解到諾蘭把時間對稱成「順向」與「逆向」,但其實他所對稱的不只是「時間」,還有劇中角色的「信念」,電影英文名稱 「TENET」所指涉的也是人的信念與原則。

宏觀來看,本部電影所闡述的就是一場「代理戰爭」,未來世界的人們,對於是否要回到過去消滅祖先有不同的看法,爭鬥不止的狀態下,他們分別給予現代的人們武器,讓他們自己去對抗與決定,世界該生還該滅。

1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提供

無知就是優勢 vs. 掌握一切才能當生命主宰

如前所述,電影所闡述的不過只是一場代理戰爭,希望現代繼續存活下去的正派抱持著「無知就是優勢」的原則來行動,認為自己所留下的線索越少,未來人就越難拼湊我們的真實意圖。除此之外,背後提供支持的未來人,也認為自己應該順應自然,承擔自己的歷史罪業,接受人類世界的時間軸就此停滯不再向前,意即由未來人自己來承擔世界毀滅,而不是過去的祖先們。

「掌握一切」,則是站在對立面的價值取向,對於反派來說,只有他擁有的一切才是一切,他所沒有辦法擁有的就是虛無,沒有人可以比他富有,他忌妒著別人的生命,所以奪取別人的生命,藉此補償內在的空缺。上述觀點,也很完整地契合了背後提供反派支柱的未來人,該派未來人認為過去的一切應該被消滅,藉此過去所累積出的錯誤能夠一筆勾消,藉此未來人類世界就可以續存,這非常矛盾,沒有過去何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