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恫嚇捷克參議院長訪台,在歐洲踢到鐵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外長公開恫嚇捷克官員,讓歐洲夥伴國家不安。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不樂見此種外交語言,斯洛伐克、法國也出面力挺捷克。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領大批官員訪台,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放話恫嚇,稱要為此行為「付出沈重代價」,不過這番言論在歐洲各國間引發反彈,並持續發酵中。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8月30日率領由捷克議員、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市長及企業相關人士約90人,抵達台灣展開訪問行程。在捷克,參議院議長的地位僅次於總統,訪台的政治意義非同小可。
對於捷克議長率團訪台一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秦剛約見捷克駐中大使,而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在8月31日也公開烙下重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就是與14億中國人民為敵,就是國際背信行為。」王毅更說,對於捷克參院議長公開挑釁及其背後的反華勢力,中國政府與人民不會坐視不管,「一定要讓其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沈重代價」。
不過王毅這番話,讓捷克的歐洲夥伴們不滿,紛紛跳出來表態。
德國外長公開回應:不歡迎威脅的手段
王毅8月25日起出訪歐洲,柏林是他的最後一站,王毅與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在9月1日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記者會上,目前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外長的馬斯,當著王毅的面表示,有就捷克議長訪台一事跟捷克議長聯絡,表示歐洲會尊重國際夥伴,這種關係下不容許有威嚇,期望其他國家也以這種態度對待歐洲各國。
我們歐洲人在外交政策肩並肩,我們尊重我們的國際夥伴,但我們也期望他們以此相報......威脅的行為,不適用在這裡。
不過王毅則表示,捷克參院議長訪台,已越過中國底線。他重申「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其他國家、包括捷克建交的政治基礎,也是捷克代表國家向中國作出的政治承諾,要求捷克政府和捷國內掌握公權力的人,都應遵守這一政治承諾。

斯洛伐克總統:中國威脅歐盟成員,不能接受
中國外長公開恫嚇捷克官員,也讓歐洲夥伴國家不安。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外事務部9月1日表示,不樂見此種外交語言,但稱此事應由捷克與中國進行雙邊討論。
斯洛伐克總統則發推特力挺歐洲夥伴國家,稱不能接受中國的威脅。根據《中央社》,這是歐洲第一次有國家元首出面批評中國對維特齊訪台說三道四。
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1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斯洛伐克支持捷克;歐盟與中國關係是以對話和相互尊重為基礎,威脅歐盟成員及其代表,與這樣的夥伴關係有所衝突,我們不能接受。」
#Slovakia stands by the Czech Republic. #EU-#China relations are based on dialogue and mutual respect. Threats directed at one of the EU members and its representatives contradict the very essence of our partnership and as such are unacceptable.
— Zuzana Čaputová (@ZuzanaCaputova) September 1, 2020
斯洛伐克是歐盟成員,與捷克關係緊密,二者原本為一個國家(Czechoslovakia)但在1993年和平分手,成為2個獨立的國家。
法國:我們與捷克站在一起
針對王毅的放話,法國外交部也表示與捷克共和國站在一邊,不能接受中國對捷克發出的威脅。
《法廣》報導,法國外交部發言人Agnèsvon derMühll 為此表示:「中歐關係必須建立在對話,互惠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這是加深我們夥伴關係的必要條件。」她並補充說:「不能接受中國對歐洲聯盟成員國的任何威脅,我們表示聲援捷克共和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該給捷克參議院長上一堂中國歷史課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批捷克參議院長出於一己私利,在台灣當局利誘和反華勢力鼓動下,執意赴台進行所謂訪問,公然支持台獨分裂勢力和分裂活動,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華春瑩也稱,呼籲捷克各界避免因捷克參議院長「這種惡意、短視行為,使中捷關係受到進一步損害。」
華春瑩昨日晚間也在推特上,針對捷克訪團搭乘「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包機作文章,表示「搭乘中華航空到中國一省破壞中國主權,真是諷刺!」稱捷克參議院長需要上一堂「中國國家歷史課」。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今日則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說法可笑,不值一駁,且國人、國際社會都無法接受,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捷克議長就是來台灣訪問,不是到中國的一省。
遭中國點名、歐洲各國力挺,捷克各界怎麼回應?
《美國之音》報導,王毅的「代價說」引發捷克政府的反彈。正在國外訪問的捷克外交部長佩特里切克(Tomáš Petříček)第一時間透過推特回應:「我不想等到從斯洛維尼亞返國再說,所以,我的副部長特拉帕已經召見了中國大使。王毅部長的措辭太過分,這類強硬用語不應出現在2個主權國家的關係中。」
佩特里切克說:「我要求中方解釋,並呼籲中方展開基於事實和務實的合作,拋卻不屬於外交層面、過於情緒性的用語。」
捷克副外交部長特拉帕(Martin Tlapa)在召見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健敏時,也轉達捷克外交部無法認同,中方對於維特齊訪問團出訪台灣所做出的種種回應。
台北唯一一家捷克餐酒館捷克公寓(Divadlo)的捷克籍老闆皮哈(Karel Picha)對《美國之音》表示,「蘇聯共產黨在捷克長達30年的佔領對捷克人造成的傷害太深、太鮮明,因此,捷克的平民百姓只要再聽到任何一個共產國家威脅我們,我們就會恨得咬牙切齒。」「大部分的捷克人應該會口出惡言地(對王毅)說,go to hell(去死吧)。」
而捷克布拉格市政區Řeporyje區長諾沃特尼(Pavel Novotny)則在臉書發表公開信,痛批王毅是「無禮魯莽的小丑」,要求王毅24小時內向捷克外交部長致歉。諾沃特尼在信中寫道,「這是你最後一次對捷克共和國張開大嘴,你的行為已經在外交上嚴重越界,你居然敢威脅我們的參議院主席要『付出沈重代價』,你這無理的粗魯小丑!」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