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天能》吹起拯救戲院的號角,卻悲觀反映出全球電影產業的缺陷與陋習

《天能》吹起拯救戲院的號角,卻悲觀反映出全球電影產業的缺陷與陋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可以想像觀眾對於《天能》會有極度兩端的觀點與面對方式,一方會顯得不耐煩於電影向觀眾拋出一道又一道的情節解釋;另一方會熱情擁抱電影的豐沛能量。

想像這是一部屬於諾蘭自己的龐德電影,或是部被「諾蘭化」的龐德電影。《天能》從開場到結束每一場動作場面都讓人目不轉睛,每一幕都是人物為了生存而作戰、每一幕都猶如煞車失靈般地飆速、每一幕都有配樂師Ludwig Göransson與音效工程團隊的超強轟炸。

1_(2)
Photo Credit: 《天能》劇照

你會看到華盛頓與派汀森以高空彈跳的方式,跳入又跳出一棟高樓 (喔這是真的跳入又跳出,跟時間逆轉一點關係都沒有);華盛頓與五位高壯的黑幫份子在廚房,拳拳到肉的肉搏打鬥;一台波音747在你眼前失速,撞入巨大倉庫爆炸;一段策劃縝密的劫盜,隨後迎來一場始料未及的飛車場面 (搭配時間逆轉的元素簡直是影史前所未見);還有最後讓人大開眼界的戰爭場面…好了就此打住,再說下去就要暴光雷啦!

除了原創性之外,諾蘭作品的技術層面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每一回出手往往都將電影工業拉至全新高標,《天能》的敘事手法可能不那麼親民通俗,但其視聽效果絕對讓人輕易投入其中體驗,《天能》論技術層面,其複雜性與規模完全不下於其敘事,甚至值得單獨拿出來自成一篇論述與分析。

真材實料的波音747衝撞場面固然是一大亮點,但《天能》真正展示其功力的遠遠超過於此,當今頂尖先進的電腦圖學,基本上已經能夠擬真出任何大銀幕場面,但諾蘭真正的技匠魔力,讓觀眾猶如是當年第一次看到恐龍現身於銀幕上、第一次看見雲霧散去的霍格華茲城堡、第一次飛入島嶼懸浮的阿凡達星球,或是頭一遭目睹飯店長廊在眼前開始旋轉的那刻,他對寫實的堅持,卻成就了幾乎是不可能的超現實畫面。

攝影師Hoyte van Hoytema讓人美得下巴掉下來的掌鏡,充滿活力與色彩,片尾的credit帶有些驕傲地說「shot and finished on film」,向觀眾喊話這是一部值得,同時必須以其最完美規格70mm IMAX觀賞的作品;初次與諾蘭合作的剪輯師Jennifer Lame,處理起這回極度複雜的敘事,絲毫不輸過往諾蘭與Lee Smith這對黃金組合的成果。

不只剪接,Göransson的配樂也在旁大玩非線性的時間逆轉技法,仔細聆聽配樂的呈現方式,絕對會讓你恍然大悟,這也是諾蘭頭一次與Göransson合作,這位近期靠著《金牌拳手》、《黑豹》、影集《曼德洛人》一夕登上巔峰的新生代配樂家,為《天能》編譜的配樂生猛有力,同樣不輸過去諾蘭與漢斯季默(Hans Zimmer)長期搭擋的成就。

8
Photo Credit: 《天能》劇照

諾蘭的電影向來有吸星大法,《天能》裡頭這群出色的卡司陣容華盛頓、派汀森、布萊納和戴比基都值得一看,整部電影大多數的情節,他們都在任務之中、都在危機當下,劇情的結構與節奏猶如精算過一般,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空間,諾蘭的存在當然是《天能》最鮮明的作者印記,但這同時也是一部極需要仰賴明星魅力的電影,才足以推動故事的進行 (或是逆行,唯有《天能》可以如此描述)。

早在疫情爆發以前,《天能》就會是一場暑假的大型「事件電影」之一,如今則成為了今年唯一一部好萊塢暑假事件電影,華納兄弟影業與諾蘭在發行上,堅持作院線發行的決策,自然引發不少討論與爭議,但結果證明,《天能》絕對不該只在你家電腦或電視上體驗,而該去你能所及最大的銀幕、最完整的音響系統;當然也不該容許你能按暫停鍵中途離席,不是因為觀眾對於電影的理解程度,而是在任何一刻暫停都會壞了這場體驗 (雖然此刻我正在想像如果《天能》在幾個關鍵片段用倒轉播放會是什麼光景)。

當然這麼說實在有失公平,《天能》在全球吹起的拯救戲院號角,很悲觀地反映出當今全球電影產業的缺陷與陋習,以及好萊塢片廠工業化系統的瑕疵,《天能》在傳統 (疫情前) 多半被歸類在保證成功的商業化流行產品。全球各個層面都遭逢前所未見的動盪,而聚焦於電影產業,少了好萊塢片廠的產品,今年暑假的電影市場顯得冷清,但除了《天能》之外,難道沒有其他較為小型、同樣值得關注的電影推出嗎?

不過《天能》會被寄與拯救市場的厚望並非無道理,只是更加凸顯了片廠製作、映演商、媒體方、市場平台在過去這幾年實在是過度依賴這類型的產品。疫情加速了主流與獨立市場的蛻變轉型,疫情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會平息,屆時電影產業又會是何種光景?

1_(3)
Photo Credit: 《天能》劇照

我可以想像觀眾對於《天能》會有極度兩端的觀點與面對方式,一方會顯得不耐煩於電影向觀眾拋出一道又一道的情節解釋,疲憊地死命追上電影的高速節奏;另一方會熱情擁抱電影的豐沛能量,滿懷著動力去承受電影從頭到尾停不下腳步的速度感。

如此來看,《天能》是部帶有點侵略性、挑戰感的電影,或許這對於諾蘭的影迷是件好事,總比觀賞那些公式化、毫無原創性的好萊塢爽片、續集系列電影來得有趣,我們也無需爭辯故事是否合理、背後邏輯與科學理論是什麼,《天能》就是一部完美、實驗性十足的大師級片廠製作,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院線影評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