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吧烈子》:白天的職場壓力,跟著小浣熊烈子嘶吼「死亡金屬」抒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烈子胸無大志,每天都是家、公司兩點一線往返,或是偶爾去KTV唱死亡金屬解放壓力,沒有其他的休閒嗜好,她對這樣的生活沒有不滿。
20、30歲的你,面對主管的無理要求,是不會常常想翻白眼?面對擺爛的同事,內心哀怨自己怎麼那麼苦命?面對長輩的催時,很想告訴他們我只是緣分未到?面對不斷進步的同儕,很擔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腳步?
Netflix上的熱播動畫《衝吧烈子》,主角是隻可愛的小浣熊──烈子。烈子是貿易公司的會計,安分守己、認真工作,但個性有些軟弱,不敢反抗旁人。
所以當她遇到職場和家庭的壓力時,會躲起來用死亡金屬(Death Metal),唱出不敢當面說出口的真心話。竭盡全力嘶吼的烈子,就像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包袱被撕開,想大聲告訴這個世界「別拿你的價值觀來煩我!」

反映真實職場的可愛角色
《衝吧烈子》是三麗鷗創作的動畫,所有主角都是擬人的小動物,每一集都可以感受到編劇用心地刻劃主角的個性。例如烈子的上司敦部長,是一個會歧視女性、上班打混摸魚,在長官面前卻畢恭畢敬的沙文主義男性。如何,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應該很多人在職場上都有遇到這樣的人吧?

雖然敦部長個性惡劣,但卻是我在《衝吧烈子》中最喜歡的角色。敦部長總是欺壓烈子,不過在關鍵時刻總會迸出金句點醒迷惘的她,就像我們身邊的人生前輩一樣,因為看得多、受過的傷也多,他們總會知道目前的我們在拘泥徬徨什麼,再給一記當頭棒喝。
或是烈子的同事們也像社會上會遇到的各種人,例如會用可愛撒嬌的方式,凹同事幫忙的嬌嬌女;很愛八卦是非,卻也熱心助人的歐巴桑同事;在公司走路有風、最受老闆歡迎的風雲人物;還有,做事情並不特別突出,只求圖個溫飽的小人物──你自己。
為愛前行,但請確定這也是你要的道路
《衝吧烈子》中,有很多寫實的劇情,我特別喜歡其中一段內容。
烈子的男友只野是科技業界的當紅炸子雞,烈子認識他時很快地陷入愛河,開始編織步入禮堂的美夢。沒想到只野的想法卻很前衛,他覺得沒必要結婚,只要兩人相愛就可以過一輩子。
這讓烈子很訝異,卻不想戳破這個完美戀情的泡泡,烈子對外宣稱就算不結婚也可以很幸福,硬是說服自己她的想法和只野一致,她確信這是她要的。
這時,閱人無數的敦部長識破烈子真實的想法,他告訴烈子:「我把家庭當作重心度過乏味的人生,這是我自己的決定,那你呢?別騙自己了,你就是你,如果你不知道要從人生中獲得什麼,那麼你將會永遠長不大!」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朋友R。R在與男友交往前,跟家庭的關係很緊密,認為家人應該相守在一起,才是一家人。認識男友後,男友告訴她,你也應該長大了,不應該把家人當作自己的唯一,希望R可以搬去和他同居。R則因此與家庭鬧革命,風波至今尚未平息。
我問R,這是你的想法,還是你男友的想法?R支支吾吾、眼神閃爍。她只告訴我,她覺得男友沒有錯,所以她也這麼相信。我已經很久沒有聽R提起家人的名字了,現在的她開口閉口男友,我只希望這些是她真實的心聲,而不是因為愛,而讓自己變成一個不認識的人。
很多人會因為陷入愛的泥沼,而相信對方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唯有目標相同,這份感情才看得到前路,然而委曲求全的結果,往往都是挫敗收場。世上有太多破碎的戀情造因於此,有很多人的人生被綁在這裡而不自知。
嚮往軟爛生活而開啟的充實人生

烈子胸無大志,每天都是家、公司兩點一線往返,或是偶爾去KTV唱死亡金屬解放壓力,沒有其他的休閒嗜好,她對這樣的生活沒有不滿。
然而,烈子很想盡快脫離痛苦的上班族生活,所以決定要釣個金龜婿,讓她可以專心做家庭主婦。這時她做的努力就是──去上瑜珈課雕塑身材,好讓自己充滿魅力。因為在公司總是壓力很大,所以被罵時都很想讓自己放空,去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這時烈子做的改變是──去駕訓班學開車,好讓自己可以脫離生活圈出外兜風。
隨著劇情的發展,烈子的個性依舊保守安分,但她一步一步跨出舒適圈,體驗各種新鮮事,而且烈子在最新的第三季中,還會因為意外而開啟斜槓生活,當起了地下樂團的會計,進而躍升成為樂團團員。
這是不是也有點像我們的人生呢?當被問起,你的夢想是什麼?我們時常不會有具體的目標、無法想像未來的模樣,只能遇到想做的事就去做、遇到困難一個個解決,漸漸塑形成「自己」的樣貌。有夢想很好,沒有也沒關係,人生很好玩,值得慢慢品味。

烈子最後依舊沒有人生目標,做事情也總是消極,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只能傾聽自己的聲音、相信自己堅定地走下去。若是遇到好管閒事的傢伙來說嘴,就大唱死亡金屬回應他:「我要怎麼活是我的自由,少來管我!」
《衝吧烈子》第一季預告: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2年中,余苑綺因癌症過世,不僅讓演藝圈許多粉絲與親友不捨與難過,也讓許多同是癌症病友的患者與家屬,感到忐忑不安。余苑綺從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立委余天耗費數百萬就為替女兒挽命,甚至四處奔走希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藥物,可惜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世。
看得到卻用不到的救命新藥

事實上,類似遺憾在台灣時有所聞。即使國外屢有救命新藥問世,台灣人卻不一定能使用得到。根據數據顯示,在日、韓、以色列、加拿大等11個高所得國家中,台灣的肺癌存活率在高所得國家排名倒數第四,只有日本的一半;攝護腺癌存活率為倒數第一、乳癌倒數第二,胃癌則輸日本、韓國。若以平均餘命來看,台灣也比日本短少三年。
國人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落後其他國家,健康投資不足也是一大原因。若與鄰近的日本比較,日本整體醫療支出佔整體GDP比例為11%、其中強制性醫療保險支出8.3%、藥費支出2.3%,而台灣則是6.1%、3.5%、1.2%,三者占比皆低於日本。
慢性病、罕見疾病甚至是現今新興癌症治療趨勢,如免疫療法、精準醫療等,亟具突破性、療效更佳的治療,在健保資源有限下,被限縮給付,導致病人只能自力救濟,自掏腰包使用。

為什麼新藥新科技導入台灣那麼難?

健保業務也包含引進新藥及新科技,但為什麼仍讓新藥新科技導入受阻?首要原因就是健保財源不足,進而排擠新藥引進。雖然每年的健保預算相較25年前開辦時的2000多億元,已成長到8000億元,但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仍跟不上如雨後春筍增加的治療項目。台灣整體藥費支出早已偏低,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
財務衝擊下,造成新藥給付審理流程頻頻卡關,許多國外原廠新藥因台灣議價空間小,使得引入時程拉長、健保給付條件越趨嚴格。許多效果良好的藥品,卻因支出費用高,在健保現有預算限制下,只得限縮藥品的給付範圍,讓可使用的病人族群也連帶限縮。
無法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的台灣

新藥納入給付前都得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意即評估新藥引進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但常常因財務衝擊大,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這關就被擋了下來。依據2019年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HTA)報告顯示,僅3成癌症患者所需用藥能獲得健保給付。
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減少延長生命機會,也讓台灣用藥標準大幅落後先進國家。根據統計,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入健保給付生效,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平均審查需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的日本,則是在60-90天內。
尤其,相較於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適應症,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適用範圍,因為預算相對限縮,僅部分適應症可以納入健保,未納保之適應症的病人必須自救苦等審核通過。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患重大疾病,可能只有三個殘忍選擇:一是使用既有治療控制病情苦等新藥納保;二是賣車賣房自費使用藥品換取生命延續;三若金錢耗盡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反觀日本,新藥給付不僅時間快速,甚至是依照仿單所有的適應症都給付,民眾可以使用到依照仿單給付的最新藥品。
環環相扣下,台灣標準治療早已和國際嚴重偏離。政府對於台灣醫療政策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應全面檢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藥預算以加速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為台灣民眾謀求新藥可近性及最佳醫療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