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是偉大的電影,但不知道被指控性侵的波蘭斯基現在有何感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唐人街》節奏緊湊,絲毫不拖拉,鏡頭語言恰到好處,沒有一絲的多餘。
文:電線與小鳥
電影《唐人街》發行於1974年,將近30年前。片子雖老,我喜歡它卻不僅僅是因為這部影片背後的懷舊情懷。作為一個資深的「快轉影片」達人,在看這部影片時,我卻好像被按了暫停鍵,一秒都不敢,也不捨得快轉。
整個影片節奏緊湊,絲毫不拖拉,鏡頭語言恰到好處,沒有一絲的多餘。演員就更不用說了,亦正亦邪的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自然是演繹聰明自負卻不受管教的JJ Gittes的最佳人選。優雅明豔的費唐娜薇(Faye Dunaway)完美詮釋了脆弱、痛苦前行的Evelyn Cross Mulwray 。
燈光,顏色,配樂中透出來一絲質樸,可這些質樸卻更加凸顯了這部影片近乎完美,教科書般的劇情和大師級的導演水平。
《唐人街》從表面上來說是一個偵探故事,但它背後隱含的是對人性之惡的諷刺,對人類貪婪之欲的抨擊,除此之外,它還從一個角度重現了古希臘悲劇《伊底帕斯》,只不過在希臘悲劇中伊底帕斯是男性,而Evelyn是女性。
故事與很多出名的偵探故事一樣,設定在加州洛杉磯。洛杉磯的夏天陽光燦爛,空氣中都瀰漫著希望和幸福,可在這外表之下,隱藏的是腐敗,貪婪,毫無秩序和人無法逃避的動物性。一開始,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用明豔的色彩對比,帶著觀眾享受加州燦爛的陽光。

雖受乾旱影響,但影片基調趨於明艷,視野開闊可慢慢的,注意是慢慢的,你意識到導演想帶你去的地方不是加州的海灘,而是一個黑暗的小房間,裡面盡是無法想像的惡。《唐人街》絕對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故事的開端傑克尼克遜扮演的私家偵探Gittes在處理一樁外遇案件,將客戶送出去之後,Gittes的辦公室裡來了一位神秘的女性,名叫Mulwray,Mulwray想讓Gittes幫她調查她出軌的丈夫。就這樣,Gittes被捲入了一場「由大人物操縱」的權利和金錢的陰謀。
雖然《唐人街》是一部從基調上來說典型的波蘭斯基電影,但它也是一個集合作品:John A. Alonzo溫暖且縈繞的攝影,Sam O'Steen精準的剪輯,使得這樣一個複雜的故事變得輕快,幹練,易於消化。
但說到這部電影的成功,我們不能繞過Robert Towne的編劇。坊間傳說波蘭斯基對Towne的劇本做了很多修改,但Towne的整體結構以及對話都得到了保留。Towne劇本的整體節奏感把握之好,令人佩服。即便是在安靜的靜景,或是在長篇對話中,你也不會想要快轉。
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對話,都是導演和編劇的精心安排,錯過一個,都會破壞整個劇的意境。這就是一個好的劇本。說句不客氣的話,很多現代編劇和導演真的需要回爐深造。劇本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不僅僅依賴好的靈感和天分,更多的時候它需要的是技巧的打磨。
當然,這部電影的成功也得益於演員精湛的表演。傑克尼克遜是好萊塢歷史上最有意思的一個演員,他所有的角色都帶著濃厚的個人色彩。亦正亦邪,亦顛亦智,亦真亦假。他演JJ Gittes就像是戴上了第二層皮膚,他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如此到位,甚至於我在看電影的時候,隔著螢幕都能感受的到,他在想什麼,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他讓我忘記了這是一部戲。
最具喜劇張力的一個場景是在影片快結束時,Gittes在Mulury的家中找到了一幅眼鏡,衝到Evelyn的別院找她攤牌。Evelyn最終在他的逼迫下說出:「她是我的妹妹。她是我的女兒。」怒氣之下的Gittes扇了Evelyn好幾個巴掌,可Evelyn一直在重複這幾句話,直到最後Evelyn反應過來,才意識到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這一幕可以算的上是大銀幕經典了,男女演員精湛的表演,將這部戲的戲劇衝突推到了高潮。也是這一幕,讓我想起了伊底帕斯。伊底帕斯一直在找的兇手,其實到最後就是他自己。他亦是丈夫,亦是兒子。而Evelyn亦是母親,亦是姐姐。

這是一個典型的希臘式悲劇,因人類最原始的慾望而造成的悲劇。最後的那一槍也同伊底帕斯的自毀雙眼一樣,具有像徵意義—人類無法逃脫命運,無法逃脫惡,在路的盡頭,是黑暗,是尖叫,是一片混亂,是「唐人街」。
這部叫《唐人街》的影片其實與洛杉磯的唐人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裡面也與中國人的生活狀態並無太大的瓜葛。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大概也有些象徵的含義。70年代的唐人街治安混亂,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管理混亂,最後的結果就是警察不知道自己是在製造犯罪還是在制止犯罪。
這與這部劇的核心內涵不謀而合。有人說這部劇有辱華的嫌疑,但藝術和政治不應該混為一談。這世上的每件事情都有政治目的,若都用政治的眼光去批判,那這世界大概是不能有片刻寧靜了。

這部劇剛剛上映時,傑克尼克遜說《唐人街》是波蘭斯基對洛杉磯作出的「優美的侮辱」。「羅曼只是告訴所有人他對洛杉磯的感受。」傑克尼克遜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洛杉磯是一座流血不止的城市。波蘭斯基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在《唐人街》上映的5年前被美國連環殺人兇手曼森謀殺,這件事多多少少對波蘭斯基有些影響。但《唐人街》也絕對不僅僅是針對洛杉磯的抨擊。」
可同樣諷刺的是,1979年,《唐人街》上映後的5年,波蘭斯基被控告強姦當時13歲的加州少女。波蘭斯基承認犯罪,但在判刑之前逃離了洛杉磯。現年87歲的波蘭斯基居住在法國,不知道他現在在看到《唐人街》,聽到大反派說的那句著名的台詞:「我當然受人尊敬了。我老了。政客,醜陋的建築物,妓女都會受人尊敬,如果他們活得夠長。」該作何感受。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