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參訪團離台:傳中國計畫對捷克禁運,美台歐「重組供應鏈」避免仰賴單一國家

捷克參訪團離台:傳中國計畫對捷克禁運,美台歐「重組供應鏈」避免仰賴單一國家
捷克團昨(4)日離台前,參院議長維特齊在登機門前致詞。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率領的參訪團昨(4)日結束6天行程離台,隨即傳出捷克鋼琴商的中國訂單遭報復性取消;維特齊表示,面對中國恐嚇雖也感到害怕,但必須克服。他昨日參加的美台歐合辦「重組供應鏈」論壇,宗旨即是擺脫單一國家挾控物資以達成政治要脅。

※封面圖為捷克團昨(4)日離台前,參院議長維特齊在登機門前致詞。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上月30日率團來台參訪,昨(4)日夜間11時搭乘專機返回捷克;訪台行程剛結束,就傳出中國報復行動,取消捷克知名鋼琴製造商的中國訂單。維特齊昨離台前參與美、台、歐主辦的「重組供應鏈」論壇,這場論壇主旨在於發展能應對危機的新供應鏈,避免物資受到政治脅迫。

捷克團離台,面對中國恐嚇:「勇氣在於克服恐懼」

《中央社》報導,捷克參訪團昨夜11時搭專機離台,參院議長維特齊由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陪同抵達登機門。維特齊致詞表示,很期待台灣民航公司能與捷克直航,捷克將成為台灣在歐洲的主要門戶,成為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運輸樞紐。

維特齊指出,台灣透過防疫讓大眾團結,他很久沒見到這麼有自由思想和創意精神的人們。他引用捷克俗諺「一切不好的會帶來好的成果」,寄望台捷克服疫情挑戰,促進雙方友誼和投資機會。

訪台期間,捷克參訪團成員曾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各部會官員會面,維特齊也在立法院演說、出席台捷經貿投資論壇;中國在捷克團訪台期間也不斷威脅恫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更揚言要維特齊「付出代價」。維特齊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恐嚇確實令他恐懼、擔憂,但展現勇氣的方式不在於不害怕,而在於克服恐懼。

photo_(2)
Photo Credit:中央社
捷克團離台,立法院長游錫堃(最前排右一)陪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最前右二)前往登機門。

維特齊說,他不喜歡王毅的言論,但他不是因「反中」而訪台。他不反對捷克和中國有經貿往來,但雙方地位必須對等,無法接受捷克對中國必須卑躬屈膝,也不願見到捷克因經濟過度仰賴中國,而必須受制於人。

中國報復取消鋼琴訂單,布拉格愛樂總監:「音樂不是為了政治」

《中央社》昨報導指出,捷克團剛結束訪台行程,捷克知名鋼琴製造商佩卓夫(Petrof)的中國訂單就傳出被取消;佩卓夫鋼琴總裁佩卓夫瓦(Zuzana Ceralová Petrofová)昨表示,有北京客戶稱維特齊訪台影響中捷關係,取消總值530萬捷克克朗(約新台幣700萬元)的訂單。

佩卓夫瓦也對《捷克新聞社》表示,這名北京客戶說,中國正計劃對捷克產品實施禁運;中捷關係前景不明,連10月底的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都不確定能否參加。

早在2019年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發表友台言論後,中國就以取消非政治活動這類方式作為警告,當時是布拉格愛樂樂團的巡演被取消。本次也隨參訪團來台的布拉格愛樂樂團總監卡利斯多娃(Kateřina Kalistová)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樂團是要將美好音樂傳遞給大眾,「不是為了政治」。此外,布拉格愛樂也確定將於明年10月訪台。

photo_(3)
Photo Credit:中央社
布拉格愛樂樂團行政總監卡利斯多娃。

美、台、歐「重組供應鏈」:擺脫依賴單一國家

維特齊昨日在台灣最後一個重點行程,是參與「重組供應鏈」論壇,該論壇由由美國在台協會(AIT)、歐洲經貿辦事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灣外交部和經濟部主辦。《中央社》報導指出,與會者發表聯合聲明,AIT及外貿協會將強化供應鏈重組及韌性的諮商及合作,特別在資通訊和醫療領域。

聲明指出,由於疫情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供應鏈受到衝擊,AIT及外貿協會將與理念相近的地區,如印度、東協、以及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等維斯格勒四國集團(Visegrad Group)合作建立新供應鏈,確保不受政治要脅。

AIT處長酈英傑致詞時指出,這次疫情暴露出依賴單一國家提供物資,將面臨高風險。雖然他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個國家,但回顧美國今年防疫裝備一度匱乏的情況,可推測這個「單一國家」是暗指中國。

《TVBS》報導指出,酈英傑也表示,「相較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司,台灣的公司遵守法治和保護智慧財產權」。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也說,「民主最大的弱點就是它是民主,開放經濟的弱點就是它很開放」,非民主國家的供應商或利己者得以有機會摧毀其他國家的醫材系統。

這場論壇隱藏著不少「擺脫中國」的訊息,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發言時還表示,「這次我不會引用中國的思想家」,轉而引用美國前總統林肯的話,「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它」。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