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布美豬萊克多巴胺標準:進口內臟無獨立稅號難追蹤、小吃攤也要標示原產地

衛福部公布美豬萊克多巴胺標準:進口內臟無獨立稅號難追蹤、小吃攤也要標示原產地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明年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衛福部公布萊劑限量標準,其中腎臟較國際標準嚴格。但有些豬內臟尚未有獨立進口稅號,未來若要追蹤進口數量較為困難。此外,衛福部也要求坊間餐廳和小吃攤的豬肉料理都要列出原產地。

台灣明年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外界質疑萊劑含量標準規範。據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公布,台灣對美豬腎臟的萊劑限量標準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嚴格,肝臟、脂肪、肌肉和Codex相同。但台灣對於部份進口豬內臟部位沒有獨立稅號,可能需要仿效進口牛類貨品,設立各部位內臟專屬分類號,才有辦法追蹤。

因應坐月子文化,台灣對美豬腎臟萊劑要求較嚴格

(中央社)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公布美豬萊劑限量標準,除腎臟低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為0.04ppm外,肝臟、脂肪及肌肉比照Codex標準,另增訂其他可食用豬雜碎部位(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為0.01ppm。

明年元旦起,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簡稱萊劑)豬肉將開放進口,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將參考國際標準訂定萊劑安全容許量,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共針對豬肉的4部位訂出標準,肌肉及脂肪為0.01ppm、腎臟0.09ppm、肝臟0.04ppm,其他內臟等部位則要求零檢出。

擷取
資料來源:衛福部。關鍵評論網製表。

衛福部昨天召開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經充分討論及綜合評估,訂出豬隻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例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部位)為0.01ppm。

不過,陳時中日前在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時,曾強調將開放「全豬」進口,其他部位是否開放、標準如何訂定,引發食品安全疑慮討論。陳時中說,有關特別部位的安全標準,是否比照部分國家增訂「其他可食用部位」標準,仍在蒐集意見。

陳時中今天上午親自召開記者會公布美豬萊劑限量標準,經專家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及敏感族群進行分析,包括小孩、幼兒、青少年、成年人、老人以及育齡與正在坐月子的婦女。

該容許量根據台灣民眾攝食量,並考量婦女坐月子期間食用豬腎及豬肝的飲食習慣,決議將腎臟標準訂在0.04ppm,低於Codex規定,但同時增訂其他可供食用部位。

避免雜碎鑽漏洞,豬內臟進口稅號應詳列

《聯合報》報導,據財政部關務署資料,2018年台灣進口近2萬噸生鮮冷凍冷藏豬雜碎,另有約7000公噸列為「其他」項目的豬雜碎。進口商必須依據貨物分類專號報關,但有些豬內臟沒有獨立稅號,就統稱「冷藏冷凍豬雜碎」或「其他」,因此無法明確知道進口內臟的部位和數量,難以追蹤。

報導指出,例如豬舌沒有被獨立劃分出來,就會算在「其他冷凍豬雜碎」稅號。

美豬美牛進口鬆綁 農委會:採國際標準完備程序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眾在市場購買豬肉。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對此表示,進口量的多寡,與哪個國家進口來的,沒有太大意義;消費者如果無法辨別,「就少量攝取」。

然而,要吃少或吃多都是民眾的自由,政府本應嚴格詳細地把關。關務署對於稅號爭議,有比黃金城副主委更負責任的回應。

關務署指出,目前海關進口稅則,有冷凍豬肝、冷凍豬筋、豬腸衣、豬腸、豬胃、豬膀胱等豬隻內臟專屬貨品分類號列。如果貨品主管機關有管理需求,可仿照進口牛類貨品方式,如設立牛舌、牛眼、牛腦、牛心及肺、牛腎及脾臟、牛橫膈膜、牛唇、牛耳的專屬分類號列,海關可配合執行。

豬肉、豬油入菜,小吃攤也要標示原產地

此外,《中央社》報導,自明年起,賣場、傳統市場、餐廳和小吃攤,凡是含豬肉的食品都必須標出原產地,街頭巷尾都可見到的滷肉飯、貢丸湯也不例外。

photo_(5)
Photo Credit:中央社
衛福部表示,未來豬肉食品和料理都必須標示原產地,小吃攤的滷肉飯也不例外。

報導指出,不論是生鮮豬肉或加工食品,都必須清楚標示產地。因此美豬無論是做成肉乾或滷肉飯,美豬油脂不論是做成散裝、包裝食品或入菜,都必須標示。陳時中今日說明,包裝食品可在營養標示的「內容物」後面以括號標示豬肉產地,也可以在後面清楚註明;餐廳、小吃店要直接在店內標示;散裝食品則以插牌標示。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