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去過數座古城,但襄陽城的壯麗非同一般,巨河高牆,結合地勢水文的襄陽城扼守漢水,固若金湯,遠望便有懾人氣勢。即便如今護城河邊,楊柳垂牆,試圖沖淡掩蓋不住的霸氣,但這種刻意的低調反倒讓人印象深刻,更深藏過人自信。
- 抵抗蒙古帝國的勇氣(一):釣魚城軍民頑強據守,力保南宋再活20年
- 抵抗蒙古帝國的勇氣(二):西藏盡頭,不丹的獨立戰爭
- 抵抗蒙古帝國的勇氣(三):遷都海島堅決抵抗,江華島見證高麗王朝「抗蒙時代」
- 抵抗蒙古帝國的勇氣(四):滿者伯夷——印尼泗水的帝國崛起
宋朝於中國歷史明顯是國力偏弱的朝代,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加上南宋已失去牧地,軍馬短缺,難以追擊蒙古騎兵。蒙古在滅金戰役中,攻城實力又大有長進,越戰越強,與草原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南宋已看似日薄西山。
意想不到的是,蒙古發動滅國戰爭,試圖殲滅南宋時,戰事皆相當不順,最後還被迫拿出看家本領——滅金時用的「大迂迴」戰術,翻山越嶺來突破僵局。
不過南宋憑藉釣魚城等山城堅實防禦,於荊襄、淮南地區更勇猛抗戰,沒讓蒙古大軍來去自如。南宋一度成為「世界之盾」,抵擋住蒙古鐵騎的侵略狂潮。
退此一步,即無死所
然而,蒙古帝國大汗蒙哥身亡後,爆發繼承內戰,忽必烈最終擊敗阿里不哥奪下汗位,重啟滅宋戰爭,並調整戰略方針,決定中央突破,以主力攻擊襄樊。
先做個前情提要,荊襄地區位居長江中游,蒙古鐵騎一旦進佔長江,便突破長江天險,還切斷南宋首都臨安與川蜀聯繫,使宋軍首尾不能相顧,足見荊襄之重要。
早在窩闊台汗時,1235年便派出三子闊出迅速占領荊襄,直抵洞庭湖畔,1236年東進至鄱陽湖畔,再逼淮西,南宋朝野震動,亡國危機近在眼前。
所幸老將杜杲在安豐(今安徽壽縣)、廬州(今安徽合肥)憑藉兵器之利與城防之堅,以及余玠等將領千里赴援,將士用命下大敗蒙軍。1238年南宋出兵反攻,1239年孟拱收復襄樊!並整編降軍,全力反擊,最終讓蒙宋邊界重回大戰之前。
而樊城與襄陽分別在漢水中游的南北兩岸,但隨著蒙古帝國向南推進,襄樊已成荊襄地區的前線要地,蒙宋大戰也即將在此畫下壯烈的句點。
隨後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俠郭靖堅守襄陽,楊過飛石擊殺蒙古大汗蒙哥之「故事」,但這橋段混雜著史實與金庸武俠小說虛構,真實壯舉都在本文及本系列開篇釣魚城之戰細說。
和平背後的戰爭算計
忽必烈征宋捲土重來後,聽從南宋降將劉整建議,兵鋒再度直指襄樊,1267年蒙古帝國將領阿朮率大軍劫掠荊襄,回師返回漢水北岸,與劉整一同震懾襄樊。
此時,深諳南宋軍情的劉整,向南宋邊帥呂文德要求設置「榷場」互市。「榷場」近似邊境自由貿易區,過去是物資充沛,身為經濟強國的南宋一種「撫邊」措施,讓邊疆少數民族得以換取江南的農產品及工藝品,雙方同時也能獲得關稅利益。
但蒙古可不一樣,竟將戰爭算計隱藏在經貿利益中。蒙古帝國賄賂呂文德,誘使其同意互市後,便著手在襄樊東北的漢水支流白河口建設榷場,再藉口保護榷場商貨,於四周築起城牆,改建為城堡,瞬間於南宋境內築起「國中之城」,兵臨襄樊!
1268年更以此為依託,在襄陽後方的鹿門山及漢水兩岸再築城堡,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竟以高牆將襄樊團團包圍,封鎖其中,襄樊之戰全面爆發。襄陽守將呂文煥告急,南宋水軍累次馳援,呂文煥率兵突圍,但陸戰潰敗,難以突破,僅剩水軍勉強維繫。所幸襄樊城堅,蒙古帝國暫時圍而不攻。
面對強權的不屈勇氣
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蒙元積極操練水師,集結大軍,襄樊情勢危殆。1272年蒙古大軍收緊包圍圈。接任呂文德指揮的李庭芝,因數度赴援,損兵折將,不得已招募民兵3000壯士,由民兵將領張貴當先,張順殿後,5月24日藉漢水暴漲及夜色掩護,自漢水上游順流而下,血性民兵一面手持巨斧,斬斷無數橫江鐵索,一面抵禦箭矢,痛擊大批蒙元水師,狹路相逢勇者勝,民兵部隊竟殺出重重包圍。
張貴率眾於5月25日滿載物資軍械,抵達襄陽城下,這是襄陽城遭包圍以來,數年未見的大勝,襄陽軍民激動不已,襄陽城頓時歡聲雷動,士氣大振!唯一的遺憾是張順戰死沙場,壯志未酬。
1272年9月9日悍勇的張貴率軍東下與南宋援軍合流,試圖一鼓作氣打通漢水,徹底解圍襄樊。奈何時不我予,南宋援軍遇大風浪後撤,張貴2000兵力接近龍尾洲時,蒙元水軍傾巢而出,張貴水軍孤軍奮戰,寡不敵眾,撤往襄陽,遭蒙元水軍追擊,全軍覆沒,張貴被俘不屈死節,襄陽最後的突圍戰以失敗告終。
襄樊最後的最後
蒙元對襄樊的包圍終究迫使居民物資短缺,瀕臨崩潰。1272年11月忽必烈決心攻堅,目標先攻樊城,再下襄陽。蒙元經過數次「圍點打援」,南宋水軍已難以為敵,蒙元切斷襄樊於漢水中的聯繫浮橋,再敗襄陽水師。
蒙元將領史天澤以五路圍攻樊城,還拿出蒙古西征習得的「回回砲」轟擊,樊城軍民奮戰到最後一刻、最後一兵一卒,仍是全軍覆沒,樊城陷落,守將牛富、王福自盡,蒙古憤而屠城,樊城血流成河。
蒙元再以回回砲砲擊襄陽,1273年2月,苦苦支撐的襄陽守將呂文煥舉城投降,但將領范天順拒降自盡。而堅守6年之久的襄陽終致淪陷,蒙元大軍再無後顧之憂,大舉渡江而下。1276年南宋首都臨安失陷,1279年南宋滅亡。

襄陽城紀實
我自長江三峽順流東下,抵荊州市往北,搭長途汽車奔襲襄陽,其實依原本行程並不順路,訪襄陽正是專程前往,襄陽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不辭勞苦,完全只因對襄陽有愛啊!
而襄陽並未辜負我的期待,煙波飄渺的漢水邊,襄陽古城傲然聳立,小北門(臨漢門)緊貼河畔,展現出一夫當關的豪邁。
襄陽城形勢壯闊,北面城牆拱衛漢水一側,城池其他三面外還構築遼闊的護城河。當日水氣瀰漫,天色朦朧,護城河與遠方霧景重合,浩浩湯湯,猶如湖泊一般。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