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的起源》:在神聖的殺生獻祭中,世界、人類、動物和諸神秩序再一次得到肯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希臘人這個偉大的市民與宗教儀式後來被羅馬人接收,並且在整個羅馬帝國裡實行,這個儀式因此深具影響力,而這一點我們不用再多加強調。這是一個由祭司執行、人民希望可以得到認可與接受的犧牲祭儀。
文: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13 神聖的殺生祭儀】
(前略)
傑戈.庫柏是大英博物館美洲部門的主管,根據他的看法,如果你要進入阿茲特克石頭刀背後隱藏的思想世界,了解跟這把刀有關的儀式性殺人事件,你首先必須了解阿茲特克人對戰爭的看法:
阿茲特克是個相對短暫的帝國,大概只維持了一百年左右;這個帝國在公元1428年左右崛起,此後就一直處於戰鬥的狀態之中。這個帝國興起之後就極力發展並擴張國土,勢力幾乎涵蓋了現代墨西哥大部分地區和美國南方的部分區域。直到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入侵,這個帝國才迅速瓦解並徹底走向滅亡。在這個極度軍事化的帝國,「老鷹戰士」是政府部門最高級的職位。要爬到這個階級,你得在戰爭中捕獲一名受害者,將之帶回部落囚禁或下放為奴——或公開獻祭給神。
阿茲特克帝國擴張國土之際,英國也正在打玫瑰戰爭。在這段時期,歐洲人的戰爭通常涉及大量傷亡:殺傷力極強的箭到處亂飛,數以千計的士兵手持銳利的金屬武器互相砍殺,一心一意想把對方砍死。
不管結果如何,交戰的雙方都會留下好幾百名受了傷或斷手斷腳的士兵,讓他們痛苦地留在戰場上等死。阿茲特克人的戰事跟歐洲人不一樣——非常不一樣。歐洲人在戰場上的殘酷行徑,還有歐洲人在戰場上屠殺大量士兵,看在阿茲特克人眼裡是極其可怕的。阿茲特克人上戰場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打敗敵人,俘虜敵人。通常他們的戰士會在戰場上俘虜一個受害者,將之帶回首都。
把敵人全部殺死對阿茲特克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依賴投降的部族奉獻貢金,而貢金來自那些從戰場上回來的人。他們會從敵方的軍隊裡捉幾個人作樣本,而不是把整支軍隊殲滅。那個被刀挖出心臟的人有可能是個戰犯;獻祭戰犯是阿茲特克人最常見的獻祭形式。
我們不難想像,這樣的死亡祭祀如果被阿茲特克人的潛在對手看到,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威懾效果。再者,他們這種蓄意的嗜血儀式有可能是特地設計的活動,目的是遏止戰爭帶來的殺害與痛苦——雖然這是一個耐人尋味、但有點違反直覺的想法。不過我們可以確定,這個嗜血儀式對西班牙人很有利,他們得以據此極力強調阿茲特克人的殘酷,同時大肆屠殺阿茲特克人和劫掠他們的帝國。
就祭儀和實際兩個層面而言,這把石刀既象徵且體現了阿茲特克戰爭的兩個重要面向:一是把精挑細選的敵人殺了獻給神,二是對他們征服的人民索取貢金。裝飾這把石刀的不同零件,例如松綠石、孔雀石、帶刺的牡蠣貝和珠母貝等,全都是極為珍貴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貢禮,來自帝國不同的區域——有些區域彼此竟相隔數百英里之遠,我們也常在現存的貢禮清單上看到這些材料。由此可知,這些在各個地方收集到的材料,最後會全數運回帝國的首都,然後再打造成最華麗的祭儀用品。
不論在心理上或是在經濟上,阿茲特克人發動的戰爭看來都很合理。據傑戈.庫柏所述,阿茲特克人的活人祭祀還另有其他重大的宗教意義:
阿茲特克人的神——維齊洛波奇特利——不僅是個戰神,同時也與燃燒的太陽有關。阿茲特克人相信諸神曾經犧牲自己,流血以創造人類的生命。人類的心臟被視為太陽力量在地球上的一滴精華。因此,阿茲特克祭司從人體取出一顆心臟,將之奉獻給神,這有一部分是為了償還所有人類欠下的巨大債務。同時也希望這份奉獻足以幫助太陽繼續在既定的軌道上運行——這就是為什麼那個盛放人類心臟的淺盤底座會刻上太陽的圖案。在阿茲特克這個重視死亡方式的社會裡,作為祭品而死是一種良善的、有益眾生的死法。
誠如我們在前一章看到的,人類獻給諸神禮物通常是為了從諸神那裡獲得各種益處。阿茲特克人也是如此,他們希望透過活人鮮血的溢流,來維持帝國與宇宙秩序的穩定。
涅內伊德碑像(the Nereid Monument)是一座巨墓,位於克桑托斯古城(Xanthos),亦即現代的土耳其西部;由於巨墓的許多鑲板都刻著跳舞的水神涅內伊德(Nereids),因而如此命名。這座巨墓建於公元前四世紀初,墓主是當地的國君厄爾賓納(Erbinna)。建築風格模仿希臘愛奧尼亞柱式神殿,嵌著大量雕刻鑲板;這些鑲板本來是有顏色的,不過現在已經褪成淺灰色。鑲板上刻著厄爾賓納王在政治與軍事兩個領域所扮演的多種角色:接見大使、舉辦晚宴等。但是其中有兩片描繪人民公共生活另一個重要的面向:動物獻祭。
看過阿茲特克人壯麗血腥的活人祭祀之後,我們可能以為希臘式的涅內伊德碑像會帶給我們一個平靜的、令人寬慰的畫面:古典的長袍、托加袍,還有清晰刻畫的美麗圖景。其實不然,我們發現涅內伊德碑像也充滿了殘忍的暴力。在其中一面鑲板上,我們看到有個人抓住羊角,努力把羊往前拉,而那隻羊抵死不肯,只見牠用盡全身力量抗拒,蹄子深深埋入地裡,身體極力往後退。羊的後面有人牽著一頭牛跟著。
在第二片鑲板裡,我們終於看到等著兩隻動物的是什麼了:祭台。有一個看來像是祭司的人站在祭台一側,另一側的男子已經脫下了上衣,以免弄髒。我們幾乎就快看到儀式即將開始,聽到動物尖叫,看到牛羊的屍體被肢解,血濺得到處都是,蒼蠅一大群一大群飛來,動物內臟的惡臭飄散在空氣裡。希臘神殿的教區通常也是神聖的公開屠宰場。
在古代地中海地區,像這種定期殺死家畜的祭祀儀式相當常見——除了希臘人,羅馬人、腓尼基人,在耶路撒冷神殿的猶太人也會舉行這樣的獻祭儀式。很明顯地,這是一件可怕的工作,你難免會聞到動物排泄物的臭味。但這也是一個重要和嚴肅的宗教活動,不論私人或公共領域皆是如此。艾絲特.埃迪諾(Esther Eidinow)是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的古代史教授,根據她的解釋:
動物祭祀是個重要的儀式,透過這個儀式,你可以跟你看不見的諸神溝通:你透過動物獻祭來敬拜諸神,感謝諸神。透過觀察動物的內臟,你可以得知諸神是否站在你這一邊。你向諸神請求的事物,也是透過觀察動物內臟顯示諸神是否應許。
換句話說,古典世界舉行的動物祭祀,其功用在某些方面與基督宗教傳統中的祈禱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儀式性的語言,透過這種語言,你可以跟神明說話,也聆聽神明對你說話。舉行祭祀的方式很多,可以在自己的家裡,也可以跟一小群人共同舉辦。不過,規模龐大的市民慶典當然是在神殿裡舉行。
如果神殿裡正在舉辦祭祀活動,你一定會知道的,因為你會聞到祭祀的氣味。祭祀之前通常會有一個遊行隊伍,引領一頭戴著花圈的動物走向祭壇。那頭動物是經過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因為用來祭祀的動物必須品種優良,長相漂亮,身價高貴,這樣神明看了才會歡喜。祭壇早已從神殿裡搬出來,放在神殿前面——祭壇必須放在神殿外面,這樣諸神才看得到祭祀,並且聞得到祭祀的味道。祭司通常會面向東方站著,面向正在升起的太陽。在整體效果上,祭祀活動是色彩斑斕的,用意是吸引大量民眾前往參與。
Tags:
10大南投農會伴手禮【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好山好水、景色秀麗、文化薈萃、資源豐富,而外出旅遊特色伴手禮必不可少,許多南投地區農會也推出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的前5項。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網站說明,「農會」的功用為推動農民終身學習,培育優質農業人力資源;營造農村健康生活及生產支援體系,活化鄉村社區組織。輔導農漁民團體永續經營,增進服務功能;加強國際農業合作與兩岸農業交流,擴展農業發展空間等。
農會在台灣農業生產和行銷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包裝、行銷地方特產,打出知名度,甚至外銷到全球,農會都是其舉足輕重的推動者。
台灣農會最知名的,就是南投信義鄉農會與其產品《馬拉桑》。《馬拉桑》是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中,所出現的一個小米酒品牌,馬拉桑在阿美族語裡原本的意思是「喝醉了」(阿美語:Malasang)。這項產品由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所研發、生產,其廣告標語為「千年傳統,全新感受」。是白色甜酒,味頗像市面酵母飲料,喝多易醉。其誕生原因是2006年魏德聖為拍攝《海角七號》劇情的需要,商請南投縣信義鄉農會研發一種「有點俗、有點可愛,且具有在地感」的酒品,於是該單位以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研發,推出名為「馬拉桑」的小米酒,並於前述電影上映後推出為實體商品,持續販賣至今。靠著該電影的一砲而紅,成為信義鄉著名的南投伴手禮,該項伴手禮也常賣到缺貨。
南投除了信義鄉農會,還有許多農會推出其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
1. 信義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雙金迎百紀念酒禮盒
紀念酒堅守台灣工藝核心價值,兩個鄰近的台灣在地產因為價值觀的結合,終於開花結果。其酸甜適口,不徐不燥的特性像是氣質美少女。是梅子夢工廠產品中擁有信義鄉婦女溫柔特性的代表酒品。信義鄉地處偏遠,物質生活不便讓許多外鄉女子不敢下嫁信義鄉,所以勇敢嫁到信義鄉的女性多半擁有著過人的毅力、溫柔與感性。不拘泥於形而外的物質,只為與伴侶長相廝守、共同奮鬥。酒液的酸甜口感,像極了堅毅愛情的前段;果肉香甜的溫暖後勁,則有如長相廝守努力下生命中所產生的心靈富足。金牌的狂野與柔水透過堅守台灣在地工藝的「添興窯」陶藝,創作結合,讓百年的歡慶更加具台灣精神,與看見台灣工藝的核心價值。
成分:金牌柔水釀造酒、黃梅、砂糖
容量:375毫升
售價:1580元
2. 魚池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典藏紅茶禮盒
典藏禮盒的設計係以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為發想,以一棟帶著濃厚英國風的錫蘭式建築物為主體。外圍分別由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揭開魚池鄉紅茶的製程和發展歷史;象徵了921之後魚池紅茶產業復甦的橄欖樹;以及年輕茶農遠眺日月潭,呈現出將魚池鄉紅茶帶入新頁的意象。盒內採用紙漿塑糢將本會產品撐起,整體形象磅然大氣又不失環保之本意。
「台茶18號-紅玉」茶業改良場以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Burma選育,歷經五十餘年育種試驗,所選育適作紅茶之優良品種。茶湯水色艷紅上層戴著黃金環,散發出淡淡之薄荷加肉桂香,滋味醇厚。夏茶具收斂性,茶湯入口後,會有些微澀的感覺,但會逐漸化開而回甘,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乃茶多酚含量高,經全發酵後,轉化成茶黃質及茶紅質,有豐富內涵之呈現。此種迷人之香氣及滋味,即源自於原生種台灣山茶,曾被紅茶專家讚譽為「台灣紅」、「台灣香」,足可代表台灣紅茶與眾多世界知名紅茶爭鋒,是極為獨特之品種。
「阿薩姆紅茶」1936年,日本人在魚池鄉日月潭畔之貓囒山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並自印度引進阿薩姆茶種,發展紅茶產業 ,亦曾在倫敦拍賣會中名列頂級,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民國四十年至六十年間,更是台灣農產品外銷主力。茶湯水色深紅,滋味濃郁甘醇帶有天然的麥芽香;除單獨飲用外,亦適合加入鮮奶調製成奶茶,茶湯轉成琥珀色,茶香中伴隨著奶香,「色」「香」「味」俱佳,且冷、熱飲用各有不同之風味。
成分:紅玉茶葉、阿薩姆紅茶茶葉
容量:75g*2罐
售價:1600元
3. 水里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佐梅香三入組
水里鄉隸屬南投三大青梅產區之一,知名度雖不如信義鄉,但因鄉內梅樹大多改良為矮樹品種以便採收,也因此更方便遊客近距離欣賞拍照,故成為部落客所熱愛的「賞梅秘境」。
水里鄉內擁有上安、郡坑、新山、興隆、永興、玉峰、車埕、新興等八大梅園社區。由於青梅擁有「一月賞梅、四月採梅」的特質,梅樹在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的風情。產季初期的青梅熟度較低,適合做脆梅;清明之後青梅熟度較高、風味鮮明,適合做Q梅、梅酒或梅醋。產期初期青梅梅果小顏色較青,後期果實大但顏色些微轉黃。水里鄉農會依據青梅不同產期之特性推出系列商品,讓您品味不同的酸甜與青澀的滋味。
成分:熟梅藏香酒+烏梅魯醬+蜂蜜梅醋
容量:250ml*3瓶
售價:690元
4. 竹山鎮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杉林溪烏龍組(參等獎)
竹山鎮,舊稱「林圯埔」,隸屬於中華民國臺灣南投縣,位於該縣西南隅,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曾為雲林縣縣治,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並因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等因素,至今仍與斗六市關係密切,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亦為南投縣之觀光旅遊聖地。位於竹山鎮的杉林溪烏龍茶,因受高海拔自然環境條件之賜,日夜溫差大,茶菁平均生長期超過五十五天以上,故其葉片肥厚、柔軟、內涵豐富,經茶農精心研製,控制適當發酵,所製成之成茶,呈現獨特之高山茶特色風味,外觀勻整富有光澤,茶湯金黃、透明度佳、香氣幽雅、滋味甘醇。
成分:茶葉
容量:600公克/盒
售價:2500元
5. 中寮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中寮肉桂茶
中寮鄉為傳統農村形態,早年因香蕉輸日而盛極一時,現今農田零星分佈,以栽種龍眼、竹筍、香蕉、柑桔等作物為主。中寮鄉所產龍眼肉質飽含水份屬於上品,每當八月生產期枝繁葉茂、結果纍纍,待產季過後將生過剩的龍眼烘焙製成龍眼乾,滋補養頻,廣受消費者喜愛。近來,中寮鄉農會更積極投入藥用植物的栽種及藥膳食補的推行,並多次舉辦藥膳料理品嚐 、促銷及講習等,致力為農民尋得另一個農業新機,而「 農特產展售中心」的成立,提供農民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其中龍眼加工品、肉桂茶、桂圓紅棗茶、明日葉茶包等,為目前積極推廣之農特產品。中寮肉桂茶,由南投的好山好水所孕育,生長在無環境污染的肉桂森林,天然養成、健康、安全、優質,其茶湯入喉甘潤甜美,香味濃郁。是來中寮遊客,必買之伴手禮。
成分:肉桂茶包
容量:3公克*20入/盒
售價:280元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