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奶茶聯盟」發起抵制《花木蘭》,但新馬泰首周末票房仍告捷奪冠

「奶茶聯盟」發起抵制《花木蘭》,但新馬泰首周末票房仍告捷奪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針對《花木蘭》嶄新的抵制呼聲,是源於線上行動網絡,來自香港、泰國和台灣的支持民主的抗爭者,以這三個地區受歡迎的飲料命名,都憂心於中國因素的影響。

耗資2億美元(約新台幣58.6億元)的美國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Mulan)上週五(9月4日)上映,因演員劉亦菲撐港警等事件,在社交媒體上遭來自「奶茶聯盟」的香港、泰國和台灣支持民主人士發起拒看。不過,《花木蘭》首個周末的票房,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拔得頭籌。

衛報》報導,《花木蘭》原本預計2020年3月推出,但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映數度推遲,《花木蘭》於9月4日在串流平台Disney+和戲院同步推出。中國則預計在9月11日上映。

《花木蘭》最初引起抵制聲浪,源於2019年8月,飾演女主角的演員劉亦菲,在社交媒體微博上支持使用過當武力的香港警察。

今年(2020年)6月30日,中國強行在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當天,在《花木蘭》飾演董將軍的香港演員甄子丹,在臉書上發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言論引起反感,則再度掀起風波,直到8月,香港知名社運者周庭因為《國安法》被捕,社交媒體使用者紛紛稱呼她為「真正的花木蘭」、「我們的花木蘭」。.

美國之音》報導,自7月以來泰國近期爆發大規模社會運動,要求政府進行民主改革,甚至觸及高度敏感的王室改革議題,許多香港網友在網路上表達支持,泰國示威者也通過響應抵制花木蘭來回應。泰國、台灣和香港三地支持民主運動的年輕族群,在社交媒體推特上所組織的虛擬社群「奶茶聯盟」(#milkteaalliance),聯合呼籲抵制《花木蘭》。

電影評論網站《獨立連線網》指出,針對這部電影嶄新的抵制呼聲,是源於線上行動網絡,來自香港、泰國和台灣的支持民主的抗爭者,以這三個地區受歡迎的飲料命名,都憂心於中國因素的影響。

抵制下的票房

prachatai》報導,3日,泰國學生社會運動者Netiwit Chotiphatphaisal在推特上貼出照片,並使用#BanMulan、#MilkTeaAlliance的hashtag,並邀請人們以行動支持香港示威者。「我們沒有忘記《花木蘭》的女主角支持警察對為自由民主而戰的香港示威者使用暴力。」Netiwit Chotiphatphaisal說,「我請求各位#BoycottMulan(#抵制花木蘭)、#BanMulan(#禁止花木蘭),迪士尼和中國政府才會明白對人民用上國家暴力是不被接受的。」

4日,香港知名社運者黃之鋒在推特上表示,「因為迪士尼向北京卑躬屈膝,因為劉亦菲公開而且驕傲地支持香港警察暴力,我敦促每個堅信人權的人#BoycottMulan。」

Deadline Hollywood》6日報導,上映首周末票房數字,《花木蘭》在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泰國共9個國家,票房共590萬美元(17億2545萬新台幣);上映首周末的排行榜,《花木蘭》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都坐上榜首,在台灣則居次。

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花木蘭》上映首周末(4日到6日),票房就達到100萬1935新加坡元(約2150萬5768新台幣),創下2020年在新加坡上映的電影中,首周末票房之冠。《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花木蘭》上映首個周末也擊敗《天能》,拿下票房冠軍。

有關這部電影的爭議未歇。《紐約時報》報導,8日,數個社交媒體使用者發現,在電影片尾的版權頁,出現了8個中國在新疆的官方機構,當地維吾爾人生活在日益嚴密的監視與鎮壓中,因此迪士尼公司親中的爭議再起。迪士尼和習近平政權的夥伴關係尚不清楚,截至8日早上,迪士尼也並未回覆。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徐卉馨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