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教會》:基督是失敗者的神話,然而失敗招來的不是終結,而是永續

《教會》:基督是失敗者的神話,然而失敗招來的不是終結,而是永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基督的神話是失敗者的神話,然而這樣的失敗會招來的不是終結,而是永續。

文:Lizard

有些人說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的配樂總是太過油膩、太過飽滿,甚至時常搶了電影的風采,我不知道是明貶還是暗褒,因為確實只要聽到他的配樂,你就會想到那部電影,甚至是當時的觀影情境。然而在《教會》的開頭,在顏尼歐.莫利克奈令人陶醉的音樂出現前,有一個沒有音樂,只有水聲的畫面,那個畫面,預告了接下來的一切與之後。

《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五節》:「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衪。」

在電影開場,被原住民殺死的傳教士,近乎戲謔與巧合的以奇特的妝束出現在我們面前,由於這個傳教士是首位來此的傳教士,原住民不可能知道耶穌基督的形象,然而他卻怪異的被戴上荊棘冠冕,綁在十字架上,順水流下,他死了嗎?他昏了嗎?又或者他只是沈睡著?作為第一個來此的傳教士,他也成為了第一個順水飛下瀑布的人,這是開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敗。

在此之後,他的死卻招來了更多的教士,當年還是鮮肉的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在片中飾演的加百列帶著連恩.尼遜(Liam Neeson)飾演的菲爾丁,來到了片頭的傳教士勉強到達便止步於此的瀑布上游,繼續深入叢林,他未尋得原住民們,卻開始吹起笛子,即便仍然拿著武器對準著他,然而原住民們卻已被這個手無寸鐵的男人之笛聲所吸引,聽得如痴如醉,那是他們從未聽過的聲音。

一名年邁的原住民不屑的走過去搶走笛子折成兩半,氣氛一度劍拔弩張。

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史詩級電影《教會》將於9月11日重返大銀幕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但一名年輕的原住民卻將折半的笛子撿起,組合起來交還給傳教士加百列,他們不只沒有殺了他,還邀請加百列到他們部落去,基督教的火苗於是在此地開展,原住民們拿著一幅母子畫像端詳,一切都是由藝術開始。

基督教什麼時候誕生?難道不是基督失敗之後方才誕生的嗎?那些聲稱基督復活,基督不死的人,將其失敗看作一種開端,基督的故事是一個失敗者的神話,其所指向的,並非不可復返的天堂,而是每一個在地上的肉體,因為他們都分得了基督的肉與血。

在基督死後延續著他的精神,以失敗而言,我們看到了人性,以求全而言,我們看到了神性,而從失敗到求全,正是一個能夠知罪改過的重新站起的過程,將人能力不全而導致的必然失敗轉換成偶然成功。如同本片裡,由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所飾演的奴隸獵人羅德里戈,因為發現心愛的弟弟與心愛的未婚妻通姦,一時之間由愛轉恨,在決鬥中殺死自己的弟弟,等到發現自己鑄成大錯時已經後悔莫及。

即便法律上決鬥,殺人無罪,然而對弟弟的愛卻在清醒後迫使他將自己關在修道院,以飢餓折磨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肉體,加百列來探望他,他要加百列別管,甚至請求殺了自己,加百列則語帶挑釁地告訴他,是否有勇氣接受苦修來洗清自己的罪,嘗試重新做人,羅德里戈則反唇相譏:「我敢不敢試?那你敢不敢看我失敗?」

《教會》傑瑞米艾朗(左)、勞勃狄尼洛(右)金獎雙影帝同台飆戲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於是羅德里戈開始跟著加百列與菲爾丁前往瀑布上的叢林,當然,是由下而上。使這趟旅程更加艱辛的是羅德里戈將成堆胄甲捆在一起,綁在身後,躊躇前行,這不是加百列要求的懲罰,而是羅德里戈施加給自己的懲罰。

於是一次次的,在濕滑且銳利的岩石上,他滾了下去,又由下而上的重新向上爬,沒人能幫他卸下這個重擔,即便不忍的菲爾丁揮刀斬斷繩索也毫無幫助,羅德里戈將繩索剩餘的一端繼續綁到身上,只因肉體的痛苦絲毫不能蓋過他心靈的痛苦。

這樣的苦行持續到瀑布上叢林裡的原住民村落,他們看到熟悉的傳教士背後跟著一個陌生人,仔細一看那個陌生人竟是曾經來這邊捕獵自己親朋好友下山去賣的奴隸獵人,他們的眼神在驚訝中還有些許的憤怒,但眼前這個人絲毫不見當初的跋扈,反而還落魄的令人驚訝,曾拿繩索縛人的,現在被繩索縛著,渾身都是褐黃色的爛泥。

一位原住民靠了過來,抽出刀子,抵他脖子,另一位原住民瞪視著他,在那位瞪視者的命令下,他將這個人繩索砍斷,並且將拖在這人身後的甲冑丟到一旁的河裡。

羅德里戈哭泣了,或許從出生以來,甚至是被未婚妻背叛、殺了弟弟後,他都從未哭泣,然而此刻他卻哭泣,彷彿新生嬰兒般,他之前所鄙視瞧不起的,被他當動物一樣捕捉買賣的原住民們,此刻是讓他新生的人,斬斷的繩索彷彿他與罪孽的臍帶一般。

史詩經典《教會》驚人幕後曝光,勞勃狄尼洛除外全劇組中瘧疾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此時,電影甚至還未滿一小時。他們一同建設村落,一同進行活動,與其他膚色相同的殖民者不同,他們並沒有奪去當地人的風俗與收入,而是運用自己的知識幫助當地,同時傳播福音,一切看來相當順利,和樂融融,但這僅是暴風雨前的甜蜜寧靜,更大的風暴正朝他們而來,更多的挫敗,更多的失敗,彷彿是更大的對他們的考驗。

當地的殖民者們希望接手他們的領域,與來此傳教的耶穌會不同,殖民者們始終認為這些原住民並非人類,僅是人形動物,認為他們只是工具而非受上帝垂憐的同胞,當地主教,也就是本片的敘事者,開始講述自己如何涉入這整件事,卻力不從心,甚至失敗的過程,即便他發現這裡的每一處教會都被經營的有聲有色,甚至還有當地的原住民也成為了教士。

《教會》影帝傑瑞米艾朗飾演加百列修士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同時人們靠著自身的勞動餵飽自己,而不是像殖民者統治下的原住民背上都是傷痕,生活在疲勞與痛苦,而是平靜與喜樂之中,然而俗世的權勢卻不斷逼迫著他,最終,他投降了,為了耶穌會勢力在殖民者領地的存續,他告訴加百列:「神父,你的教會要生存,這裡的傳教(MISSION即本片原文名稱)必須要犧牲。」


“院線影評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