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當天他沒表白是不是沒機會了?」六個問題看男人心裡在想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提醒,少少幾個問題絕對不能夠成為零失敗的脫單指南。最可靠的還是妳內心的感覺。
文:ZIGGY SHIH、FUMIE
情人節路上都成雙成對的,可以跟愛人一起度過當然最開心,不過還是有不少單身的朋友仍然在等待愛人出現。如果有心儀或者曖昧的對象,情人節將近,都會期待能不能在情人節當天脫單。別急,讓COSMO Angel一起陪妳看看情人節男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 Q1:情人節男生約我出去是不是對我有意思?
A:首先,恭喜妳!這個男生至少一定對妳有好感。在這個花錢花心思的節日選擇了妳,就算沒有想馬上跟妳在一起,都代表他願意了解你多一些。
- Q2:承上題,如果男生在情人節前後約我出去是不是代表沒機會了?
A:老實講,情況不樂觀......如果對你沒有意思,稍為敏感一點的男生都會選擇避開跟妳在情人節約會免得妳誤會嘛!又或者,對玩咖來說,妳只是備胎而他將最重要的14日留給另一個喜歡的女生。如果妳想認真戀愛,就要更加小心!
- Q3:如果喜歡的人沒有約我我該主動出擊嗎?
A:當然!時代不同了女生也可以主動點!有部分男生甚至是在等喜歡的女生約他呢。既然有喜歡的對象,不要介意主動約人啊!建議可以妳提議約會,然後將約會的場地或者活動選擇交給男生,順便測試他對這個約會的想法。
Q4:男生會如何測試女生?我該怎麼應對?
A:這邊給妳三個假設情況參考
情況一:
男生問妳:「情人節要跟男朋友去哪邊慶祝啊?」
如果得出的是類似「我哪來的男友啊?」之類的答案,那通常對妳有興趣的男生會嘗試約妳。
情況二:
妳可以先說妳有約了,通常對妳有意思的男生都會追問:「跟誰約?男生女生?男朋友?」那妳要如何回答,就看妳啦!
情況三:
男生在情人節當天跟妳說:「情人節沒女朋友好悶啊,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如果單獨約會的應該對你有意思的機會蠻大的,不過這類男生都是玩咖居多。
- Q5:情人節當天女生該不該主動告白?
A:看情況,大多數男生既然有勇氣約女生慶祝情人節,大多都會當天順變告白。不過如果妳認識的那位男生平常都是比較被動的,而妳又覺得可以跟他試試看,那就不妨主動一點啦!
- Q6:情人節當天男生沒告白就是沒機會了嗎?
A:未必是這樣,比較審慎的男生或者會覺得只慶祝一個情人節,不足夠說服自己跟這個女生在一起。妳不介意的話其實都可以再等等,如果對方有意思自然會很快再約妳出去的!
小提醒,少少幾個問題絕對不能夠成為零失敗的脫單指南。最可靠的還是妳內心的感覺。今年情人節是如果喜歡的對象約妳,不妨可以比平常多打扮一下,擦點香水都是也可以更吸引男生,但可是千萬不要過度打扮啊,一來會讓妳跟男生變得拘謹,二來萬一對方根本沒有意願想發展戀情也能避免尷尬!
更多柯夢波丹文章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2年中,余苑綺因癌症過世,不僅讓演藝圈許多粉絲與親友不捨與難過,也讓許多同是癌症病友的患者與家屬,感到忐忑不安。余苑綺從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立委余天耗費數百萬就為替女兒挽命,甚至四處奔走希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藥物,可惜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世。
看得到卻用不到的救命新藥

事實上,類似遺憾在台灣時有所聞。即使國外屢有救命新藥問世,台灣人卻不一定能使用得到。根據數據顯示,在日、韓、以色列、加拿大等11個高所得國家中,台灣的肺癌存活率在高所得國家排名倒數第四,只有日本的一半;攝護腺癌存活率為倒數第一、乳癌倒數第二,胃癌則輸日本、韓國。若以平均餘命來看,台灣也比日本短少三年。
國人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落後其他國家,健康投資不足也是一大原因。若與鄰近的日本比較,日本整體醫療支出佔整體GDP比例為11%、其中強制性醫療保險支出8.3%、藥費支出2.3%,而台灣則是6.1%、3.5%、1.2%,三者占比皆低於日本。
慢性病、罕見疾病甚至是現今新興癌症治療趨勢,如免疫療法、精準醫療等,亟具突破性、療效更佳的治療,在健保資源有限下,被限縮給付,導致病人只能自力救濟,自掏腰包使用。

為什麼新藥新科技導入台灣那麼難?

健保業務也包含引進新藥及新科技,但為什麼仍讓新藥新科技導入受阻?首要原因就是健保財源不足,進而排擠新藥引進。雖然每年的健保預算相較25年前開辦時的2000多億元,已成長到8000億元,但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仍跟不上如雨後春筍增加的治療項目。台灣整體藥費支出早已偏低,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
財務衝擊下,造成新藥給付審理流程頻頻卡關,許多國外原廠新藥因台灣議價空間小,使得引入時程拉長、健保給付條件越趨嚴格。許多效果良好的藥品,卻因支出費用高,在健保現有預算限制下,只得限縮藥品的給付範圍,讓可使用的病人族群也連帶限縮。
無法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的台灣

新藥納入給付前都得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意即評估新藥引進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但常常因財務衝擊大,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這關就被擋了下來。依據2019年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HTA)報告顯示,僅3成癌症患者所需用藥能獲得健保給付。
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減少延長生命機會,也讓台灣用藥標準大幅落後先進國家。根據統計,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入健保給付生效,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平均審查需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的日本,則是在60-90天內。
尤其,相較於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適應症,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適用範圍,因為預算相對限縮,僅部分適應症可以納入健保,未納保之適應症的病人必須自救苦等審核通過。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患重大疾病,可能只有三個殘忍選擇:一是使用既有治療控制病情苦等新藥納保;二是賣車賣房自費使用藥品換取生命延續;三若金錢耗盡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反觀日本,新藥給付不僅時間快速,甚至是依照仿單所有的適應症都給付,民眾可以使用到依照仿單給付的最新藥品。
環環相扣下,台灣標準治療早已和國際嚴重偏離。政府對於台灣醫療政策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應全面檢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藥預算以加速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為台灣民眾謀求新藥可近性及最佳醫療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