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無家者:來到街頭,是我這輩子最自由的時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許多女性無家者而言,離開家庭到街頭生活,是擺脫家庭束縛、不再為別人而活的開始。街頭即使帶來不便,仍帶給她們心理上的安全感,讓他們有機會作回「真正的」自己。
文:陳婉禎
你會如何想像女性無家者的生活呢?貧困、遭受街頭暴力、飢餓?街頭上的生活固然有諸多不便,但是對於她們而言,街頭卻是另類「解放」的可能所在。無家者又需要什麼樣的空間?有足夠食物、硬體設備,真的就夠了嗎?其實對於無家者而言,人與人的「關係修復」對於他們而言更重要。
「來到街頭是我這輩子最自由的時候。」一位女性無家者說到。
女性無家者在街頭上的生活有諸多不便,除了長期受到噪音干擾、個人物品容易失竊外,比起男性無家者,她們還需要適應生理期的不適、注意人身安全,甚至承受社會對於母職的期待,被要求「回家照顧家人」。
然而,她們為什麼還是不願意回家?對許多女性無家者而言,離開家庭到街頭生活,是擺脫家庭束縛、不再為別人而活的開始。街頭即使帶來不便,仍帶給她們心理上的安全感,讓他們有機會作回「真正的」自己。
女性多為精神疾病或受暴離家 街頭生活卻因性別處處不便
65歲的徐大姊小時候因家境貧困,國小還沒畢業就到處打工,待過養殖場飼養雞鴨、在工地做過磚頭,也曾經在紡織工廠當女工。19歲那年被父親賣給了丈夫。有一天先生拿走她所有存款,只留下她一人獨自賺錢撫養養子。然而,養子長期對她肢體暴力,讓她不敢再和養子一起居住。露宿街頭對徐大姊而言,是更安全的選擇。
徐大姊的故事是許多女性無家者的縮影,女性若遭受家暴或罹患心理疾病,又缺乏足夠的支持系統,就可能選擇離開原本的家庭到外流浪。然而,她們在街頭上的生活卻也難逃「性別」所帶來的不便利。
女性無家者在街頭生存的型態與男性無家者有所不同。芒草心慈善協會的秘書長李盈姿表示:「男性多選擇在開放式的公園、車站居住,女性則較少出現在街頭上,會選擇到人多、燈光明亮的便利商店或速食餐廳休息。」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源支持她們有封閉式的休息空間,有些女性無家者會去尋找男伴尋求保護。落單的女性無家者在街上容易被欺負、被打量外表,因此當身邊有一位男性陪伴,便像是一個盾牌,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減少受到騷擾的機率。
女性在街頭上生活,也會遇到許多生活不便,尤其是衛生方面的需求。根據芒草心慈善協會的調查,約有三成左右的女性無家者因洗澡設備取得不易,兩到七天才能洗一次澡;經濟能力不足,部分女性也無法購買女性衛生用品,這些都造成她們的衛生需求相對無法被滿足。
社會帶有色眼光 街頭卻是她們自由的所在
徐大姐曾說:「來到街頭是我這輩子最自由的時候。」
女性無家者生活在外除了要選好居住地點、找到洗澡的空間、解決生理期不便的問題外,更多時候還需要應付外人質疑的聲音,她們在街頭經常被問:「你怎麼這麼不自愛?你沒有老公嗎?你的小孩在哪裡?」,路人隨口的一句話反映出一般大眾對於女性的想像,多停留在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認為女性就該好好待在家裡照顧家人,不能拋家棄子在外流浪。儘管她們已經決定離開家庭獨自生活,這樣的標籤仍緊緊地黏在她們身上。
徐大姊認為她的上半輩子都在當別人的女兒、太太、媽媽,現在終於可以擺脫這些身份,盡情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努力為自己而活。
空間不能只有功能 還需要有連結
在街頭生活的人,好像被剝奪了選擇權,「睡在外面」被當成一件錯事,回到家裡或找到一個居住空間才是正確的路。
然而對無家者來說,在外面生活才能和這個世界有所連結。住在街頭上容易被蚊子咬、淋到雨、東西容易失竊,各種客觀條件都比居住在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空間還差,但是至少還可以和睡在一旁的左鄰右舍建立朋友關係,彼此相互照應。
長期關注無家者的組織人生百味羅靖茹表示:「許多無家者即使有錢可以租一個房間,但他們也不願意,因為每天回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他聊天,住在房子裡面死掉也沒有人會發現。」無家者並非只是缺乏物資與居住空間,除了功能性的物質條件外,有互相陪伴的朋友、可以求助的支持系統也是一個安全居所的關鍵要素。
因此,人生百味在北車後面營運名為「重修舊好」的餐廳,與公部門合作發展成商業模式,供一般大眾預約用餐,也讓有洗澡、洗衣服需求的無家者可以來這裡使用設施。
起初重修舊好邀請認識的女性無家者使用,成為全台灣第一間以女性無家者為主體的聚會空間。隨著人生百味認識越來越多無家者,團隊決定將這個空間開放給已經熟識的男性無家者使用,希望讓這個空間發揮更大的功能。雖然女性無家者認同這個空間應該開放給更多人使用,但重修舊好自從有男性進來之後,有些大姐因不喜歡跟異性接觸,就減少來這裡的次數。不過這個空間目前成為不同性別的無家者們,共同生活、休息、聊天、創造連結的所在處。
許多人以為無家者需要的是物資與居住空間,只要解決這些客觀的問題,就不會有人在外流浪。這樣的想法簡化了他們選擇居住在外的原因,也忽略他們對社會連結的情感需求,若能將這些生活需求放入考量,才能看見無家者更完整的面貌。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