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以筋骨肌理見勝的「宋詩」&婉約與豪放匯成巨流的「宋詞」

《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以筋骨肌理見勝的「宋詩」&婉約與豪放匯成巨流的「宋詞」
繪於12世紀的《虎溪三笑圖》,帶有南宋李唐畫風|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唐詩對於宋人來說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而唐五代詞留給宋人的則是一片尚待開墾的處女地,宋代詞人大可在其中開疆擴境、逞才獻技,因此宋詞比宋詩在藝術上更富於獨創性,以致人們常把它作為有宋一代文學的代表,而與唐詩相提並論。

【宋詩】
前面聳立著唐詩這座高峰,宋代文人卻能另闢蹊徑,詩技上既能因難見巧,藝術上也能別開生面。錢鍾書認為:「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唐詩因情景交融而令人一唱三嘆,宋詩則以其深曲瘦勁而讓人回味無窮。宋詩在三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流派林立,詩體繁多,僅作家個人風格就有「東坡體」、「山谷體」、「王荊公體」、「陳簡齋體」、「楊誠齋體」等。

【宋詞】
詞在宋代因前人染指較少,這種文體較之詩文更少陳詞俗套,因而宋代文人更易開疆拓土也更易於藝術創造。蘇軾之前並沒有豪放與婉約之分。劃分的關鍵是曲調和詞風,十七、八歲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其情調風格自不同於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詞體的興盛由小令到中調而至慢詞,終於從小溪曲澗匯成了泱漭巨流,從詩的旁支別流進而與詩齊驅並駕。

「宋詩」與唐詩,如雙峰並峙,互相輝映;
「宋詞」的光芒萬丈,前無古人一枝獨秀;
且看宋詩與宋詞,共領風騷三百年!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

「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_立體書封
Photo Credit: 啟動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