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安心旅遊」造成三大隱憂,錦上添花的國旅補助是藥還是毒?

「安心旅遊」造成三大隱憂,錦上添花的國旅補助是藥還是毒?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補助金」聽起來令人感激的政策,特別是對於產業中正在徬徨無助的人們,感覺是一劑續命的特效藥,但補助金也像毒品,產生短暫逃離現實經濟行為的幻覺後,可能就再也無法沒有它,有了依賴的思考,甚至演變為沒有補助金就無法持續。

自從無法出境旅遊以後,旅遊業的大餅瞬間變成了小餅,哀嚎聲變成了常態,各種國家級的旅遊補助方案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多到令人搞不清楚使用方式。

其中又以「安心旅遊」為最被大家接受且善用的一種,不僅因為其申請方式簡單,更因為住宿本是旅遊套裝中的大元件,使用頻率高,同時「安心旅遊」住宿補助是免抽的人人有獎,自然就成了大人、小孩、甚至嬰兒都可以享受的首選,相信6~8月應該旅宿業者人人都受惠了。

但今天要講的不是好處,而是可能忽略到的隱憂!

隱憂1:價格錨點

所謂的價格錨點也就是所謂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在1973年由卡納曼和特沃斯基所提出。

簡單來說:快樂大飯店原本住宿每晚價格2500元,旅客於安心旅遊期間補助每晚1000元,等於只需要付1500元給快樂大飯店,但快樂大飯店實際上還是可以收到2500元,因為政府補助了1000元,看似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消費者卻只會記得實際付出的金額,所以於快樂大飯店消費之後,心中會記得的價格是「1500元」。

補助的本意是降低出遊成本,加強消費者出遊意願,但無形中卻又讓國旅的價格錨點更低了。

隱憂2:進攻型價格戰

進攻型價格戰是企業主動採取的一種市場攻擊行為,這種價格戰大多都是以戰略性產品為核心,甚至有的廠家在實現了市場的規模覆蓋後,實行捆綁式銷售或限量發貨,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房間數多的旅宿業者,透過強勢的定價策略,在固定的時間區段內吸收市場上有限度發行的「安心旅遊」補助方案,簡言之,房間數越多,就能獲得更多的補助,小者恆小、大者恆大,恐難達到政策設定的平均補助概念。

雙十連假 墾丁小琉球一房難求(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隱憂3:補助如同錦上添花

每間旅宿業者,本依照其市場、位置、客群設定、特色等條件,都會設定不同的淡季(Low)、旺季(High)、平季(Shoulder),再依照各季設定各房型價格,同時設定配套。

「安心旅遊」補助方案開始於2020/07/01至10/31,傳統7月、8月本來就是出遊旺季,今年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出國旅遊,但旅遊本身就是剛需,無法出國旅遊的旅客,依然會按照假期,安排國內旅遊取代。

因此,補助本身在7、8月發生,對於出遊意願的提升,反而是錦上添花,不容易凸顯其效果。

反觀今年的9月政府宣布延長邊境管制,旅宿業以往9月至12月,都是以各大城市的商務客人、商業展會、企業客戶為主要客源,恐於旅宿業真正需要補助時,補助反而用完,錯過了最需要雪中送炭的時機,好像不太合適。

反思補助金的意義

「補助金」聽起來令人感激的政策,特別是對於產業中正在徬徨無助的人們,感覺是一劑續命的特效藥。

但我卻認為補助金就像毒品,給了你一個短暫逃離現實經濟行為的幻覺,一但你感受過這個幻覺後,就再也無法沒有它,往後的判斷也因為曾經的美好幻覺而會有了依賴的思考,甚至會演變為沒有補助金就無法持續。

國旅復甦 虎頭山公園遊客如織(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最後請大家與我一起思考:

疫情如果持續,變成常態,產業勢必要對應提出調節方案,過剩的供給,自然就會淘汰、轉型。但如果現在的特效藥,使本應該提早規劃退場機制的產業人,陷入美好的幻覺,進而產生了錯誤的規劃,真的是好事嗎?

毒品用在對的時機下,就是藥,哪怕是藥,用在錯的時機下,依然是毒。如果不是經驗老道的醫者,怎敢於此時猛下藥方?這場補貼戰爭可以持續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延伸閱讀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