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抵制中國強迫勞動,美海關對新疆部分商品祭「暫扣令」

抵制中國強迫勞動,美海關對新疆部分商品祭「暫扣令」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CBP指控這些商品或來自「再教育營」中的維吾爾人與其他少數民族、或監獄勞役被強迫勞動生產的,他們勞動條件惡劣,包括無償或扣留工資、行動受限,或是遭到隔離等。

*首圖為2015年12月1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甦的雅戈爾棉紡廠1名工人。

(中央社)由於涉嫌強迫勞動生產,侵犯維吾爾族或其他少數族裔人權,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昨(14)日對部分來自新疆的服飾、棉製品、髮製品與1家安徽企業生產的電腦零件發布暫扣令。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代理局長摩根(Mark Morgan)表示,發布的暫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在向國際社會發出明確訊息,美國不會容忍供應鏈中有非法、不人道與剝削性的強迫勞動行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也發布新聞稿力挺CBP的行動。他表示,這項命令表明世界不會支持中國對維吾爾族與其他少數族裔強迫勞動、剝奪自由與選擇工作方式與地點自由的侵犯人權行為。這項行動也向中國發出明確訊息,是時候結束國家資助的強迫勞動做法,並尊重所有人的人權。

CBP祭出暫控令的對象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洛浦縣第四教育培訓中心,亦即「再教育營」所生產的所有商品、新疆洛浦縣工業園區生產的髮製品、伊犁卓萬服飾製造公司與保定市綠葉碩子島商貿有限公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的服飾、新疆准格爾棉麻有限公司生產和加工的棉花,以及合肥寶龍達信息技術公司在安徽製造的電腦零件。

CBP指控這些商品或是來自「再教育營」中的維吾爾人與其他少數民族、或是監獄勞役被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他們的勞動條件惡劣,包括無償或扣留工資、行動受限,或是遭到隔離等。

CBP貿易行政助理專員史密斯(Brenda Smith)表示,CBP對中國進口商品所在取的一系列行動表明,CBP不會對中國使用不道德和不人道勞工條件的行為視而不見。允許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進入美國供應鏈會損害美國進口商品的完整性。

根據CBP的資料,2020財政年度CBP共祭出12筆暫扣令,其中中國製商品就佔8筆之多。

《大紀元》報導,根據美國聯邦現行法規,所有經過強制勞動(包括監獄勞工、強制童工和契約勞動)開採、製造或生產的產品,都不得進口。此類商品不僅可能會被扣押,美國司法部門也可能對進口商進行刑事調查。一旦禁令通過,將不需另立新法,即可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執行。

美國若全面禁「新疆棉」,全球時裝業將受衝擊

《大紀元》報導,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新疆生產的棉花占中國棉花總產量約85%,許多著名的服裝品牌,均使用了新疆棉花。美國假設真的全面阻止新疆棉進口,將對全球的服裝製造商產生巨大影響。

《Politico》報導,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500億美元的紡織品和服裝;而越南,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其他國家也使用維吾爾族的棉,紗和織物製造服裝。

《轉角國際》報導,之前ABCBBC在報導中點名了標榜使用新疆棉的品牌包括無印良品、Uniqlo,華爾街日報則點名了H&M、Esprit、Adidas、GAP等著名品牌,在產品供應鏈中使用了有疑慮的供應商的棉產品。

根據人權組織「停止強迫維吾爾勞動聯盟」(The Coalition to End Forced Labor in the Uyghur Region)官方網站上的統計就指出,在全球每5件就有1件衣服包含新疆棉。

《紐約時報》報導,因為美中貿易戰和人權爭議緣故,許多大型服飾品牌近年嘗試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孟加拉和印尼。在七月,運動服飾用品廠商Patagonia就宣布他們要撤出新疆,並表示自家全球供應商將禁用從新疆來的原料。

儘管現在CBP此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美國和中國間的緊張關係,但它距離政府上週宣布之後可能對新疆生產的棉花和番茄的全面禁令還有段距離。然而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措施讓有使用中國棉花的服裝公司感到震驚,並引起一些政府官員的擔憂,他們擔心這可能會損害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並可能對美國種植的棉花進行報復。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