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亞斯少年遭警方槍擊:是什麼原因讓泛自閉症的孩子變成不定時炸彈?

美國亞斯少年遭警方槍擊:是什麼原因讓泛自閉症的孩子變成不定時炸彈?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活在禁止持有槍械、警察用槍權大幅受限的台灣,自閉症的家長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情緒激昂時被實際的槍砲擊中。但即使如此,台灣的自閉症家長要面臨的處境,可能也並不比新聞裡這位心碎的母親容易多少。

這幾年,在處理家長、老師詢問該如何和孩子溝通的問題時,我始終遵循兩個原則來進行回答。在這裡,我想借用近期熱門的電影《天能》裡我最喜歡的兩句台詞,來嘗試解釋這兩個原則,並提供一些(可能)有效的建議。

一、發生過的事情,就是已經發生了。(Whats happened has happened)

當泛自閉症的孩子因焦慮與壓力的堆疊,而爆發出了行為問題,請不要以為這是突如其來的狀況。所有導致他行為問題的事件都已經發生了,如今在你面前呈現的,是一個結果。

導致情緒爆發的來源,可能是在過去的相處裡無意間忽略,或者是沒有被妥善處理的委屈、困惑與不解,當這些壓力累積到一個限度,不愉快的記憶錯綜反應,最終將在某個類似的情境下,引燃導火線,一發不可收拾,令人難以招架。

在這種時候,針對事件去做出反應是沒有用的,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狀況盡可能不要出現。但在問題發生的當下,請明白他可能仍處在痛苦之中,嘗試著用溫柔且不會讓他受傷的方式承接,讓他感覺到,你明白他所做的反應不是毫無來由。

不要急著責備,先試著接受。

二、你要開始用不同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I told you, you have to start looking differently at the world.)

當然,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事後的談話是無法避免的。若你出現的時間點,是在孩子的行為問題發生以後,請記得,作為一個泛自閉症的孩子,不論他的外在是否擅於表達,內在的思考模式,都和一般的常態有所差異。這是他之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面臨各種障礙的原因。

對亞斯來說,責備是最無用的做法。如果不能弄懂他思考的邏輯,用社會常態的想法去要求他,就算他的行為有一時的改善,到頭來陪伴者可能會發現,他只是在為下一次爆發做準備而已。

在要孩子接受我們(大眾)眼中的世界前,我們是否應該先做一個良好的示範?嘗試去找尋出他看世界的視角,試著明白,是哪些發生在他生命中事件,讓他累積了壓力?

你必須先讓他感受到,儘管你不一定能理解他,你仍願意試著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當然用這兩種原則和亞斯的孩子相處,不見得馬上就能釐清他的問題在哪,但在不斷往復的過程裡,有助於累積孩子和陪伴者的信任。對陪伴者而言,這是在用行動讓孩子相信,並不是所有的壓力、情緒,都只能透過爆炸的方式來發洩。

他會從中學習到你身授予他的回應方式。

然後,他的進步才有可能發生。

我們可以做得更多:建立起「讓他說」的習慣

我所認識的亞斯,有些在我們相遇時飽受社會環境的誤解與排斥,被認為是麻煩製造機;也有人找到看似恰如其分的應對方式,卻因此累積過人的抑鬱情緒。

我和那些被認為「出了問題」,而被帶來向我求救的亞斯交談後,大多時候會使周遭非亞斯的人感到驚訝,就像是我對他們施了魔法:事實上完全沒有。

我所做的事情,僅僅是傾聽他們。讓他們說行為背後的動機,情緒背後的邏輯而已。

亞斯在言語的表達上,經常會給人「武斷」、「情緒化」的感受,但我更樂於稱這些言語為「直接」。當他們信任你時,就會把當下感受到的情緒、或者藉由他獨特思維所推演出的判斷以一種直率,篤定的說法表達出來,但這不代表他真的認為事情就是如此。

若你是直接面對這些孩子的家長、師長、友人,請你試著別太在意他們的表達形式裡,不那麼「委婉」、「內斂」的言語和情緒,嘗試在某一些不那麼急迫的情境下,多花費一些時間,讓他說,聽他說,了解他想法背後的原因。

不要急著全盤否定,我們就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他思考背後不周全的地方,找到他能理解的方式,和他討論那個「不周全」。也就是說,花些時間讓他說,你會更有機會,透過意見的交換(而非否定和命令),使這些泛自閉症的孩子理解我們共存的世界及運行的規則。

而若你僅會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遇到這些孩子偶然的發洩與爆炸,我在此請求你,當他們的焦慮出現,請記得溫柔的承接。

承接孩子,也承接他們的陪伴者與教育者。

一個更加多元且願意接受差異的社會,能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