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專訪王小棣:相隔四年 《植劇場2》重啟,帶頭攪動台灣影視這片海洋

專訪王小棣:相隔四年 《植劇場2》重啟,帶頭攪動台灣影視這片海洋
Photo Credit: 稻田電影工作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慧眼識人、勇於嘗試、不走傳統路的王小棣,為台灣影視開創了一道獨特風景。

文:Stella Tsai

「不要永遠只記得破億的票房,多元才是重點。」說這句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身兼編劇、導演,創造多齣奇蹟台劇,還一手策劃與推動「植劇場」培育眾多一線演員、編劇的傳奇人物——王小棣。

主修戲劇與電影,王小棣自美國三一大學劇場碩士畢業後進入舊金山州立大學修習電影,1979年回國一頭栽入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和製作,一晃眼就40餘年。2016年一手創立與培育的「植劇場」,更以四個類型、八部作品橫掃近年金鐘獎,將眾多傑出演員、編劇與導演推上舞台,為台劇打開一扇五顏六色的大門,激發多元類型的故事產出,熱鬧了整個影視產業。

戲劇內涵多元,才能創造有價值的營養

一旦開始講故事,王小棣就會變身成另一個人。手舞足蹈、眉飛色舞,恨不得將故事講進對方的心坎兒裏,把自己感受到的感動和興奮,渲染給在場的每一個人。從事影視工作數十載,他的熱情不僅未有一刻消融,甚而衍生出更多想做、想講的故事。

「如果沒有預算限制,你還想拍什麼?」

「蔣經國傳,還有1884年清法戰爭。」王小棣說,「大家老說只有中國會拍歷史劇,我就不服氣!我們也可以拍歷史劇!」王小棣從不耽溺於一種類型,總是勇於嘗試不同的題材,植劇場特別用心推出四個類型,每個類型又有截然不同的兩部戲,其中像是《天黑請閉眼》、《荼靡》、《花甲男孩轉大人》,切中人心的故事在彼時韓劇、陸劇當道的台灣掀起討論熱潮;而《花甲男孩轉大人》瞿友寧導演更晉用歌手作演員盧廣仲,並一舉摘金。

不為了話題、更不是試水溫,王小棣想的是整個海洋。他知道,要讓市場與產業健全,才能和自己熱愛的工作人員、創作與作品一起,在這片海洋中健全的生存,而不斷嘗試多元類型戲劇,正是他用以刺激產業突破狹域,改變惡性循環的手段之一,「台灣的戲劇要進步,就必須一直改變說故事的方式。」

3_奇幻書店_男女主
Photo Credit: 台灣大哥大
《奇幻書店》由李洹宇導演,Darren邱凱偉、閻奕格分別擔綱男女主角。

鼓勵台灣新生代走出不一樣的路

海納百川的信念,讓王小棣勇於一次又一次突破市場框架。因此,當2019年2月以全新的品牌核心精神「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邁向5G新時代的台灣大哥大,再度啟動培育台灣影視新銳的「勇敢追夢計畫4.0」時,特別邀請王小棣擔任夢想導師。

經過上百場會議討論,最終從數十個腳本中選出了新銳創作者李洹宇的作品《奇幻書店》,準備以專業高規格量身打造華人首支原創音樂短片,一向樂於提攜新人的王小棣,又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監製重任。

從音樂創作跨足到原創音樂劇拍攝的李洹宇,曾是台灣大myfone行動創作獎首位雙首獎(第12屆微電影組首獎、和第7屆鈴聲組首獎) 得主,在王小棣眼中,這個年輕人不僅具備了音樂才氣,對作品的堅持與毅力更讓他印象深刻,「拍歌舞片跟拍MV是兩回事,我和洹宇一度為了細節討論到關係非常緊張,但他很有耐性,都撐過來了,很不簡單。」

沒錯,要撐過王小棣嚴厲的要求真的很不簡單。拙八郎工作室籌備期間,就曾有年輕導演受不了磨合過程中的齟齬,在參與一段時間之後要求退出。有話直說、又常常繃著一張臉的王小棣,的確容易讓人望而生畏,然而一旦對他有所了解,就知道他所有的堅持,都是希望用盡全力呈現最好的作品。

4_Studio_Q創作
Photo Credit: Studio Q表演教室
親自授課、一起創作,王小棣與表演教室的成員關係緊密。

植劇場:說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故事

2014年,王小棣邀集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等台灣影視界重量級導演開闢「Q place 表演教室(現為Studio Q)」,選拔了24位潛力新星受訓;同時邀請徐譽庭、溫郁芳、陳世杰等金鐘編劇帶領實習編劇一起集體創作,從歡樂的《戀愛沙塵暴》、到燒腦的《天黑請閉眼》;從微帶酸澀的《荼蘼》、到笑淚交織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八部風格多元的好戲,為低迷許久的台劇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新氣象。

有人說,王小棣用植劇場在台灣戲劇圈掀起一場溫柔的革命,24位被暱稱為「小Q」的年輕演員,更成為近年台劇復興的種子部隊,然而問及王小棣這場革命的成果,他卻噙著笑意、故作嚴肅的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歷史上沒有一場革命是一蹴即成的,在影視界40年,王小棣沒少挨罵,尤其最近和年輕人交手,「年輕人都很會罵我,」王小棣笑說,年輕夥伴脾氣衝,情緒反應也直接,他不以為意照單全收,「再激烈的想法,你都要聽進去,不然成長就到這裡為止了。」

王小棣始終在學習、進步,最近,他又因為習慣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而老是被年輕夥伴碎念阻止,提起這些趣事,小棣老師的眼中有著溫柔,他知道自己在改變,年輕夥伴對他的態度也跟著變,而他樂在其中。

「我是很會自我反省的人,如果是我的錯就直接道歉,『剛剛是我太大聲,我跟你對不起。』我也會這樣子對他們說。」他說,這些情緒互動都是好的、都是健康的。王小棣親身承接第一線砲火,也親手撫平年輕夥伴的脾性,不帶捩氣的臉上,盡是滿足的微笑。架照吵、火照燒,此刻的王小棣,已懂得如何讓燃燒的火焰不燒到自己與他人,而是轉嫁到爐中的菜,將創作炒得更香、更有味。

5_王小棣個人照2
Photo Credit: 稻田電影工作室
擅長自省的王小棣,將年輕人對他的情緒反應視為健康的溝通

相隔四年 《植劇場2》重啟

2020因為疫情一切停擺,王小棣與植劇場卻沒閒著,年底,「植劇場2」將再推出四個類型八部劇,延續上一次的愛情成長、懸疑推理、靈異鬼魅,第四個類型改成報導文學,將人物自傳納入,挑戰編劇的實力,更挑戰演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