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修復重塑徒手按摩全書》:「肌筋膜鬆解」為何不建議使用乳液或乳霜?

《筋膜修復重塑徒手按摩全書》:「肌筋膜鬆解」為何不建議使用乳液或乳霜?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讓接觸表面之間有阻力產生,請不要使用乳液或乳霜,並也要要求患者在治療前不要使用。要成功執行肌筋膜鬆解的第一步,是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皮膚接觸必須不打滑。

文:南西.約翰斯

肌筋膜鬆解術與眾不同的地方,是觸摸的類型和您在組織上移動的速度。您不用觸摸到身體深處,但是您的觸摸必須具穿透力,而要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就是速度。治療師的接觸表面與患者的接觸表面的連接,開始了觸摸動作。

為了讓接觸表面之間有阻力產生,請不要使用乳液或乳霜,並也要要求患者在治療前不要使用。如果患者使用了這些產品,導致您無法好好抓住患者皮膚,您可以戴上非乳膠檢查手套來接觸皮膚,以減少滑動。要成功執行肌筋膜鬆解的第一步,是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皮膚接觸必須不打滑。

我通常要求患者穿著寬鬆短褲,女性則要穿著寬鬆背心,以便我接觸需要治療部位的皮膚。若得到患者許可且有需要,您可以將手伸進衣服邊緣下以跟隨鬆解方向行進。有時,我會用一張被單或毯子蓋住患者。我不但可以移動它們以便我接觸到要治療的部位,同時也幫助患者保持溫暖舒適。

您可以一隻手從輕薄的服裝上與患者身體接觸,並壓入他們的軟組織中,另一隻手的接觸點則置於患者皮膚上;也可以雙手壓入受限部位,然後往反方向移動拉緊筋膜。即使一隻手是透過衣服與患者身體接觸,您仍然可以充分拉緊筋膜以達到鬆解效果。

進行鬆解的第一步是擺放雙手,將手指輕鬆垂放在治療部位的曲線上,然後慢慢壓入身體並到達受限部位。逐漸增加壓力,但不要太快,以免因壓入過深而錯過受限部位。同一受限部位在每位患者體內的位置有深有淺,不盡相同,甚至同一患者每次接受療程時,同一受限部位在他們體內的深度也會改變。

當您感覺已抵達受限部位時,持續與患者皮膚接觸,但施加的壓力必須轉移。雙手接觸點要往橫向移動,不要往下壓入身體,雙手之間留出空間,準備將一隻手移離開另一隻手。等到張力有所變化或受限部位鬆解後,請跟隨鬆解的方向行進。

患者有時會想知道您感覺到了什麼,您可以文字敘述觸覺帶來的印象。比方說像果凍中的柔軟水果,受限部位的密度與周圍組織的密度是不同的。

接下來「意圖」要登場了。肌筋膜鬆解的另一個關鍵是:治療師不應該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您需要注意的是當下患者身體準備好要傳達什麼,而治療師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您必須屏除雜亂的思緒,將注意力放在您雙手所感覺到的以及患者的身體上。接受當下的狀況。我發現有種作法對我很有幫助,我會想像使用雙手時不只手掌,還會使用到雙手到手肘之間部位,甚至更遠的部位感知患者的身體。

我經常閉著眼睛工作來增加我的感知力。您的部分意圖旨在開啟您的「X光透視力」,想像出結構以及這些結構平常能夠執行的動作。

隨著筋膜拉緊並處於高張力狀態,一旦準備好便會鬆解開來。接下來,雙手以身體想要的速度和力量往鬆解發生的方向行進,直到鬆解結束。辨識筋膜鬆解的感覺是一項技能,而想要精進這項技能,您必須利用不同體型的身體重複練習。您越清楚鬆解是什麼感覺,就越能善用這個工具,執行起來也越有趣!

許多治療師認為鬆解感覺起來就像是太妃糖軟化和變長了,也像是在玩硬掉的黏土。如果黏土很硬,您必須慢慢地、持續地施壓來推動它。如果您推得太猛或太快,黏土塊就會裂開。您要試著持續和重複對黏土施壓,慢慢地、一次又一次地緩解、輕輕地處理、輕推和改變它的形狀和黏性。

您也可以將筋膜鬆解想成在撫平床上毯子下面的塊狀物。您看不到它,但可以隔著覆蓋層確認位置。您可以拖曳這個塊狀物以改變覆蓋物下面的物質,而不是將它壓平。

當鬆解開始發生時,要跟隨發生的方向行進。鬆解可能沿著已知的一條肌腹路徑滑動,也可能沿著由創傷產生的能量路徑行進。鬆解的路線可以轉彎,也可能停止然後再次啟動。重要的是,您要確知肌筋膜鬆解與激痛點療法有所不同。

肌筋膜鬆解與肌肉的收縮性組織無關,也不利用壓力來重置肌梭張力。肌筋膜鬆解緩解了結構之間的開口,並軟化了因重複性勞損或創傷而變得僵硬的筋膜。我會想像要將固化的筋膜絲基質變得黏稠,讓筋膜能夠如同平常那樣輕易滑動和伸展。這必須憑直覺進行,但若是加上您的「X光透視力」,直覺便會變得更準確。

如果找不到鬆解發生的地方,此時便請收手。再次施以較小的壓力重新開始,慢慢地壓入患者身體,並確定沒有超過您需要關注的筋膜層。讓筋膜重新拉緊,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而是要感受患者身體當下給您的感覺,跟著那個感覺走。

一旦您領悟了鬆解組織的方法,才算萬事俱備。運用過去所學和直覺,傾聽患者並找出需要鬆解的身體部位。接下來,用雙手感覺那個部位來決定要如何治療,並進行徒手治療。

筋膜鬆解自我練習

自己簡單嘗試一下,看看會發生什麼事!請記住,不要在皮膚上擦乳液或乳霜。

自我鬆解練習1:胸骨上端

  1. 將左手放在胸骨上端。取決於面積範圍,您可以放上整隻手或是只用指尖平坦處,但必須與皮膚有大範圍的接觸。
  2. 將右手放在離右肩關節2或3英寸處,同樣要盡量與皮膚接觸。
  3. 放鬆,集中注意力,不要預期會發生什麼事。
  4. 按壓皮膚;壓入皮膚,但不要強行壓入。
  5. 往橫向施力並慢慢增加力道,右手往肩膀移動,左手向左胸移動。
  6. 稍作停留,感覺身體部位是否有所緩解,然後跟著鬆解的方向和節奏行進。
  7. 如有需要,請改變位置。試著找到最好的進入角度或是與身體部位有更完美的接觸。
  8. 同樣的,等待鬆解發生並跟隨發生的方向行進。
  9. 您的手可能會在皮膚上滑動,但請盡量不要那麼做,因為推開和伸展動作不是在皮膚上方發生,而是在皮膚下方。
P41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請用手指平坦處壓入皮膚,然後改變施壓方向,讓雙手往兩側移動,但要等到表面下的筋膜軟化並跟隨軟化方向行進。

自我鬆解練習2:側頸

如果您覺得前一部位不易試驗,又或者鬆解似乎沒有發生,您也可以嘗試用側頸作試驗。請輕柔地對頸部施加壓力—不要往下施加太多壓力,要緩慢進行推開動作。當您專注執行此任務時,手指要在頸部皮膚上找出合適的接觸點,然後稍微壓入該處皮膚,以尋找皮下較為深層的筋膜。

接下來,雙手手指開始輕柔地往兩側移動,找出能夠拉緊受限部位或緊繃部位的最佳角度。等候並感覺筋膜鬆解的速度,並隨著筋膜在皮膚下伸展,逐漸增加雙手接觸點之間的距離。

P42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壓住皮膚往兩側推,看看您是否可以感覺到皮下筋膜鬆解,並跟隨鬆解的方向行進。

書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