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巷弄經濟學》:愛丁堡孕育J.K.羅琳等作家,形成迷人的「故事產業」

《巷弄經濟學》:愛丁堡孕育J.K.羅琳等作家,形成迷人的「故事產業」
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哈利波特》系列的魅力之一就是符合小說氛圍的背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和魔法師的世界並非全都是想像出來的,若前去愛丁堡和蘇格蘭,馬上就能知道羅琳的靈感正是來自這裡的歷史和外觀。

文:牟鍾璘(Jongryn Mo)

歷史成為一幅作品的都市,愛丁堡

蘇格蘭首都愛丁堡是五十萬人口的小都市。官方統計抓出的主要產業為行政、教育和金融。愛丁堡自十五世紀起就是蘇格蘭的首都,最大的產業為行政。政府的主要機關和公共美術館、博物館、研究機關皆集中於此。同時愛丁堡也是教育之都,擁有包含世界名校愛丁堡大學在內等四所綜合大學。大學生人口多,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裡也是規模僅次於倫敦的英國金融中心,蘇格蘭銀行(Bank of Scotland)、桑斯伯里銀行(Sainsbury’s Bank)、特易購銀行(Tesco Bank)、蘇格蘭遺孀基金(Scottish Widows)、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的總公司也在此。

但這裡另有吸引遊客的產業,就是故事產業。雖然這是個小都市,但作家輩出,例如十八世紀以後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大衛・休謨(David Hume),最近則有《哈利波特》的作者J. K. 羅琳(Joan K. Rowling)。單純因為這裡是學問和教育的中心地嗎?但是看看其他教育都市的作家產出成績,似乎難以只靠教育中心地來說明為什麼這裡的作家人才輩出。那麼是愛丁堡的什麼促使故事產業發展?大概是因為地區歷史和想像力的融合吧。也就是能夠讓人發揮想像力,將歷史和傳說寫成作品的文化。

二○一五年一月,抵達愛丁堡站,我在前往飯店路上的山坡上看到一個特別的街頭看板。上面寫著每週末提供的導覽,包括世界第一文學都市培養的諸多作家居住過的房子,以及經常進出的場所。

本來不了解愛丁堡文學傳統的我看了看板上寫的名字大吃一驚。竟然有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瓦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詹姆斯・馬修・ 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亞歷山大・ 梅可・ 史密斯(Alexander McCall Smith)、伊恩・藍欽(Ian Rankin),還有J. K. 羅琳。

03
展示《哈利波特》二十週年紀念特別版的愛丁堡書店(照片提供:崔賢貞)|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

〈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離別歌曲,正是由蘇格蘭的民族詩人羅伯特・伯恩斯填詞。以蘇格蘭方言寫詩的他非常愛國,到了和朋友一起蒐集蘇格蘭民謠和傳說的地步。蘇格蘭人將他的生日一月二十五日稱為「伯恩斯之夜」,當成國慶日般歌頌。

和伯恩斯一樣代表蘇格蘭文學和文化的作家還有瓦特・司各特。一七七一年,他出生於愛丁堡,和伯恩斯一樣蒐集蘇格蘭這個小都市的古老傳說和民謠,甚至還出版。司各特留下的代表作有〈最後的吟遊詩人之歌〉(The Lay of the Last Minstrel)、〈湖上夫人〉(The Lady of the Lake)、《羅伯羅伊》(Rob Roy),二○一七年蘇格蘭銀行將他的肖像印在十英鎊的銀行券上。

愛丁堡的文學傳統也延續到了現代。讓夏洛克・福爾摩斯誕生的柯南・道爾也誕生於這個都市,並在此完成醫學學業。一八八七年從福爾摩斯初次登場的小說《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開始,他便發表了許多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作家之旅導覽告示牌上的名字中,讓我感到最驚訝的人是J. K. 羅琳,因為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撰寫《哈利波特》的作者竟出生於愛丁堡。其他的作者皆以地區故事和背景為基礎創作,但是我實在難以將《哈利波特》和蘇格蘭聯想到一塊,尤其是愛丁堡。

《哈利波特》和愛丁堡的第一個連結是作品的誕生地。愛丁堡是羅琳寫下《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集《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的地方。當時她和丈夫離婚後,帶著小說前三章的原稿,前來投靠住在愛丁堡的姊姊。

沒有穩定工作的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在市區咖啡廳寫作。市區裡有幾個她寫作的地方,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正是大象咖啡館。

羅琳成了知名作家後並未離開愛丁堡,而是以地區社會指導者的身分回饋當地。二○○四年她獲頒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當時的學位照現正放在愛丁堡大學小聖堂的一面牆上,間接展現她在地區社會所占的分量。二○○八年她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

但重要的是愛丁堡的都市景觀是《哈利波特》小說的空間背景。《哈利波特》系列的魅力之一就是符合小說氛圍的背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和魔法師的世界並非全都是想像出來的,若前去愛丁堡和蘇格蘭,馬上就能知道羅琳的靈感正是來自這裡的歷史和外觀。

愛丁堡充滿提供奇幻小說素材的傳說和建築物。韓國藝術綜合大學的梁廷茂教授說:「我們之所以覺得英國這個國家是中世紀的舞台,是因為哥德式建築在十九世紀後再次盛大流行。」因工業革命成為世界最大強國的英國,為了強化其文化整體性而興建的中世紀宗教建築,變成了故事產業的基礎。

二○一七年迎接出版二十週年,被全世界粉絲選為愛丁堡的《哈利波特》「聖地」是大象咖啡館、喬治・赫里奧特學校(George Heriot's School)、灰衣修士教堂墓地(Greyfriars Kirkyard)、巴爾莫勒爾飯店(Balmoral Hote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