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不那麼「華人」與西化,卻從飲食敘事建立星國的「小販文化」

新加坡不那麼「華人」與西化,卻從飲食敘事建立星國的「小販文化」
Photo Credit: 張雅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NHB明白新加坡欠缺「傳統與深度」的優勢,所以在推廣無形文化遺產的策略上,不以傳統自居,改以捍衛新價值的態度,賦予無形文化遺產新的文化意義,像對於美食遺產的操作,NHB不爭辯新加坡美食的傳統來源,但主訴新加坡飲食的在地風味與情感。

為了成功提名申遺,新國做足功課,除了國家文物局和國家環境局跨部會合作外,還訪談社會各階層人士,爭取支持,並將小販文化融入文化遺產節,共同營造小販文化的在地特色就是「很新加坡」!此外,新加坡電視台也特地以小販中心為題材,製作多集《生活氣場》單元,專題報導小販中心的所有議題。將無形文化遺產推向世界舞台這項任務,新國籌碼確實有限,但從申遺的舉動就可察覺出新國NHB的敢為與厲害之處,它打出「新加坡的小販文化非常新加坡」的口號,懂得掌握話語權,賦予小販文化新的文化意義,不管今年底聯合國是否通過新國小販文化的申遺案,但申遺之舉確實已推銷了新國的美食遺產與國家形象。

在東南亞諸國中,新國的人文藝術一直有其獨特魅力,深厚的軟實力讓新國善用藝術與敘事,不僅將老舊的哈芝巷社區改造成打卡熱點,也讓新國的美食走出傳統,增添新意;這個打造光影藝術的島國,極具創意的開啟「飲食」更多的詮釋性,讓饕客不只透過感官接觸食物,還導引眾人意識,參與「我愛新加坡」的飲食敘事。下回,當帶著鼻子去旅行時,除了聞香新國在地的叻沙、咖哩魚頭、咖椰吐司、椰漿飯、羅惹和海南雞飯風味外,也可感受獅城食材之外的無形敘事。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