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放下成見、不戴政治眼鏡點評《花木蘭》:從「鷹女」到「兔子」的隱喻與彩蛋

放下成見、不戴政治眼鏡點評《花木蘭》:從「鷹女」到「兔子」的隱喻與彩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網上流行一個說法「如果是看過卡通版的,會給真人版三分;如果是沒看過卡通版的則會給到七分。」,這篇就來講講《花木蘭》劇組想帶給我們的隱喻與彩蛋吧!

文:失憶症大叔

(本文有雷,可先收藏文章觀影後閱讀)

真人版有政治上的爭議,像是劉亦菲挺港警或是花木蘭是否漢人,我認為花木蘭是不是漢人不是重點,重點是只要存有疑義,就容易觸動中共的神經,再加上再教育營,我在舊文已有說明。不論是政治爭議,或是什麼傳不傳統,土樓不土樓,真不真實,本篇不做討論,僅做簡單的文本分析而已。

大叔接獲讀者反映:「成功電影沒有定義,不應該隨便指責人家四不像。」

當然當然,這些我都舉雙手雙腳認同,應該有人已經看出來我的文風已經是盡量中立了,我也無意過於批評劇組的努力(請容許我騙個點閱率啊!)。上一篇著重於討論劇情,劇情對我來說的確是滿四不像的,但整體電影(以卡通版改編真人版電影)我願意給他六到七分。如果他們願宜移除鷹女這個角色,我可以再加一分!

卡通版《花木蘭》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在大學之後,我又反反覆覆看了數次,越看越覺得是神片。劇情流暢得要命,導演不放過任何機會挑戰「給你一首歌的時間」來描寫劇情,不論是媒婆(傳統價值下的女性角色)、花父雨天閃到腰被木蘭看在眼裡、木蘭準備從軍的心境 、自白、辛苦的軍營訓練、訓練有成的歡喜到看到前端戰線傷亡的轉折或是末尾同伴們身穿女裝卻唱著「be a man」,每段劇情都能由對應的歌曲串起。

然而,網上流行一個說法「如果是看過卡通版的,會給真人版三分;如果是沒看過卡通版的則會給到七分。」頓時太震驚了,難道是我的偏見?阿彌陀佛,放下木須,放下李翔,放下歌舞與搞笑,放下中國傳統。這篇就來講講劇組想帶給我們的隱喻與彩蛋吧!

花父

花父的旁白在全片出現三次,第一次是片頭,第二次是木蘭在硫磺谷被鷹女攻擊後(差點死掉),第三次是結尾,三次都是重點。硫磺谷那場戲,聽到花父的旁白(男聲),有點出戲,他完全沒有參與木蘭的從軍過程,卻像是什麼都知道,所以我們會說他是全知觀點(omniscient point of view)的旁白。這是劇組在真人版電影做出的新創舉,有別於過往的敘事手法。

四兩撥千斤

真人版木蘭在說服甄子丹皇帝有危險時講了一句「Four ounces can move a thousand pounds.」,翻成中文是四盎司可以移動1000磅。這是致敬卡通版皇帝的台詞「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 One man may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ctory and defeat.」( 一粒米可以打歪天秤,一人則可定成敗。)搞半天,講的是四兩撥千斤這個諺語。

手如柔荑,指若削蔥

故事中穿插了一些詩詞典故,像是描述女人「手如柔荑,指若削蔥」(Her fingers like the tender white roots of a green onion.),出自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兔子

木蘭騎著馬在草原上,旁邊有兩隻兔子在歡快地奔跑。玩得很開心的木蘭回家對家人說「Two rabbits running side by side, I think one was a male, one was a female…...」(兩隻兔子並排奔跑,但看不出是公還是母。)這是引用《木蘭詩》,也是對劇情的預示(foreshadow),木蘭在軍中男扮女裝,雌雄難辨。

另外,我也查到,木蘭這個名字,在南北朝時,發音為muklan。這和古阿爾泰語(突厥語,蒙古語和滿洲語)的兔子的發音有點接近,和詩歌結尾關於兔子的描寫相呼應。劇中引用這個典故,是想把這份巧思分享給非華語觀眾。

卡通版花父看著一朵還未開的花,對木蘭說:「我敢打賭,當它開花時,它將是最美麗的。」(I'll bet that when it blooms, it will be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皇帝也有對李翔提到:「在逆境中盛開的花是所有植物中最稀有和最美麗的。」(The flower that blooms in adversity is the most rare and beautiful of all.)

這令人不禁聯想到英文的一個詞,late bloomer,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他的能力很晚才能為人所見。真人版是用畫面帶出花木蘭會是大器晚成這個暗示。或者,更貼切的可能是中文說的菊花,不在春夏與百花爭豔。

disney-mulan-2020-1232289-1280x0
Photo Credit: 《Mulan》

嫩芽

片頭,鏡頭帶到小木蘭在青翠的田野運劍。陽光灑下,由花父唸下旁白:

There have been many tales of the great warrior, Mulan. But, ancestors, this one is mine. Here she is. A young shoot, all green, unaware of the blade. If you had such a daughter, her Chi, the boundless energy of life itself, speaking through her every motion, could you tell her that only a son could wield Chi?That a daughter would risk shame, dishonor, exile? Ancestors, I could not.

祖先哪!有很多關於木蘭這位戰士的故事在世間流傳,我現在要來述說我的版本。木蘭像剛冒出的嫩芽,不黯世事,初生之犢不畏虎。如果您有這樣一個女兒,舉手投足都充滿無窮的氣,您能忍心告訴她只有兒子可以揮舞氣嗎? 您捨得告訴她,女兒若是擁有氣,會遭受羞辱,不榮耀與流放?祖先,我做不到。

這也呼應到最結尾:

The green shoot has grown up to the sky, and her ancestors celebrate her in the vault of the heavens. The girl became a soldier. The soldier became a leader. And the leader became a legend.

木蘭這嫩芽(shoot也可能是筍)最終長成巨樹,直通天際,在天上的祖先慶祝花木蘭的成功。這位女孩成為士兵。 這位士兵成了領袖。 領袖成了傳奇。

除了片頭多了點明「氣與性別的關係」,兩段花父的旁白幾乎是完全首尾呼應的,都展現了一、木蘭是戰士,是傳奇。二、祖先的意象。三、綠芽暗喻木蘭的成長。

真人版木蘭在片頭有追雞的場面,所有的人看了之後,都搖搖頭,只有花父是帶著滿意的笑容,在村民閒言碎語下,花父的臉才垮了下來,看得出來劇本是特意著重在花父與木蘭的特殊父女情描寫,父親內心是認可木蘭的氣,無奈他的理解抵擋不住外人的眼光。

卡通版《花木蘭》的花父正在乞求祖先保佑時,雞卻將他圍了一圈,這時花父看了木蘭闖出的禍後,淡淡地說了一句「我還是再去祈求一次神靈好了。」不論是新舊版本,雞都是象徵木蘭那從小就自由不羈的靈魂。

鳳凰


“院線影評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