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主席對中國「含蓄」譴責:意思是歐盟立場有變,但請耐心等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16日發表年度咨文,提到中國部份時,稱其為談判夥伴、競爭對手,並表明雙方在治理社會的體系上有很大差異。范德賴恩以委婉含蓄說法,指出中國在香港和新疆有違反人權行為;這個表達方式反映出歐盟在立場上雖有改變,但不應也不能操之過急。
※封面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16日在布魯塞爾對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咨文,並闡述明年度的願景。這場長達75分鐘的演講中,提到環保、人權、科技、英國脫歐等議題,是歐盟未來動態的指標;在外交與人權方面,雖有提及香港、新疆,但力道不如針對俄羅斯、土耳其等較鄰近地區強烈,用詞值得玩味。
本次是范德賴恩首度發表歐盟年度盟情咨文。范德賴恩去年12月才接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先前擔任德國國防部長達6年,是德國史上首位女性國防部長。范德賴恩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來自同一黨派,皆屬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
未稱中國是朋友,但也不明說中國做了什麼
在范德賴恩的咨文裡,環保和經貿是主要議題,外交方面篇幅不大。她首先談到,「歐洲顯然需要在全球事務中採取明確立場和迅速行動」。她提到兩天前進行了歐中峰會,歐中關係對歐盟而言,是在策略上最重要、但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范德賴恩指出,「從一開始我就說過,中國是談判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體制上的敵對者」。歐盟和中國在氣候變遷等議題上有共同利益,中國已表明願意參與討論,但歐盟仍呼籲中國以身作則,履行《巴黎氣候協定》裡的目標;而歐中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並不平衡,歐洲公司要進入公平互惠和產能過剩的市場仍有困難。
范德賴恩說,毫無疑問,歐盟和中國推廣著非常不同的治理和社會體系。歐州相信民主的普世價值和個人權利;歐洲並非沒有人權問題,例如歐洲仍有反猶太主義,但在歐洲能公開討論這些事,不但能接受批評和反對,也有法律保護這些言論,因此:
「我們必須譴責侵害人權的行為,無論是發生在香港或維吾爾人身上。」(So we must always call out human rights abuses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y occur – be it on Hong Kong or with the Uyghurs.)
范德賴恩此處使用的詞是「call out」,在英文確實有批評、譴責的意味,不過不如另一個詞「condemn」的批判意味來得強烈;通常「call」後面會加上指稱的對象,直白地翻譯,就是「叫某人出來面對」。范德賴恩在這裡並未說出迫害香港人和維吾爾族的始作俑者是誰,只說了要譴責「人權侵害」這件事。
可以說,范德賴恩有譴責中國,雖然用了較溫和的詞,但從上文延續的脈絡、以及大眾公認事實來看,她的確是指中國。她選擇了一個相當含蓄的譴責說法,因為她在這句話裡完全沒有說到「China」。
- 維吾爾婦女遭強制墮胎、注射避孕藥,最新報告揭中國在新疆的「節育政策」
- 澳洲智庫報告:8萬新疆維吾爾人遭「移轉」到Nike、蘋果等代工廠工作
- 香港《國安法》實施首日逮補370人,刺傷港警嫌疑犯逃往英國起飛前遭逮
有些諷刺的是,沒有點名中國的范德賴恩還接著問:
「是什麼使我們退縮?甚至連本著歐盟價值觀而該發表的簡單聲明都會因某些動機而被延誤、淡化或被綁架?」
有歐盟成員認為歐洲對於國際事務動作太慢,范德賴恩說,她的回應是「要有勇氣」,最終會透過合法的立法程序,至少要能執行人權保護和制裁。在這場咨文中,她宣布執委會將提出歐洲版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而有關中國的話語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人權與主權話題就順勢轉到白羅斯、俄羅斯和土耳其。

對於白羅斯和俄羅斯,范德賴恩就顯得具體許多:她明確說出「歐盟和白羅斯人民站在同一邊」,指責白羅斯選舉不公,而政府殘酷回應人們訴求,白羅斯人應該有決定自身未來的自由;對於有人主張與俄羅斯加強連結,她以俄羅斯反對派納瓦尼(Alexei Navalny)日前遭遇的中毒事件來回應,舉出在喬治亞、烏克蘭、敘利亞、英國都有人疑似被俄國下毒的前例,暗示俄國不會有所改變。
- 白羅斯大選後動亂:3天2死6000人被捕,反對派落選人被逼錄聲明影片後流亡立陶宛
- 30秒到2分鐘就發生作用:普亭政敵被下毒,致命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是什麼?
- 土耳其在黑海發現32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與鄰國緊張關係恐再升溫
相形之下,范德賴恩對香港、新疆究竟發生了哪些事,僅以「侵害人權」一詞帶過。
而土耳其在東地中海上另闢航線、鑽井,與希臘等國家發生海域糾紛。范德賴恩承認,土耳其是歐盟重要鄰國,也承認土耳其因收容難民而陷入困境,但是強調「這都不能作為威脅鄰國的理由」,向希臘和塞浦路斯保證可以指望歐洲保護其海域,不受土耳其強佔。
年度咨文不是宣言,對國際事務大多含蓄表態
這場演說是歐盟執委會(相當於歐盟內的行政院)對歐洲議會(歐盟的下議院)提出的年度咨文,內容主要集中於歐盟內部事務,是可以理解的。在外交及人權部分,實則沒有展現太多新意。雖然確實提到了中國、新疆、香港問題,但相較於對俄羅斯等國的著墨,可說是草草帶過。
這當然可能是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在地緣上鄰近歐洲,對歐盟成員國有直接干擾,必須採取較強硬態度;而願意展現對白羅斯人民爭取民主權利的支持,其中一個考量也是希望白羅斯能夠逐漸遠俄親歐,能夠削減俄國的盟友、增加歐盟地緣優勢。
但對於香港和新疆人權,則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歐盟目前沒有完整的制裁法,對付中國,也不像應付俄國時還有北約組織來負責這件事,除了言語上的譴責,能做的確實有限。
然而,歐盟如果要如同范德賴恩在咨文其他部分所說,「領導人們從脆弱走向活力」、甚至要領導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改革,那麼單單考慮傳統地緣政治而僅針對俄羅斯,是絕對不夠的。歐盟國家確實該問自己,「是什麼使我們退縮?」不少人心中已有答案,但就像范德賴恩也沒說出來一樣,或許這個答案就像小說《哈利波特》裡的「那個人」,大家不敢說。
另一方面,說話是政治的藝術之一。也許這場咨文的撰寫者認為,負面的事情不需要說得太明白,聽眾心照不宣就好。
因此不僅對於中國,英國《衛報》指出,范德賴恩在暗示美國買斷疫苗時,也沒有指名是美國或川普政府,而是表示「我們必須確保歐洲公民和世界各地人口都能獲得疫苗」、「在疫苗上採取民族主義,將會置生命於危險之中」。
Tags:
新創盛會線上回歸,技術、經驗、創投全都包!7月15日AWS Startup Day現正報名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Startup Day 即將於 7 月 15 日重磅回歸,此次不只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更聯合 AWS 創投新創媒合會,提供參與者豐富的資源,所有與新創生態系相關的夥伴都不容錯過。
隨著Web3.0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展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數位轉型浪潮,雲端技術早已成為許多早期新創發展產品或服務的關鍵金鑰,甚至為其奠定高速發展的穩健根基。而台灣雲端服務供應龍頭 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更自Web2.0時代開始就從未缺席,始終在技術新知、應用實務等方方面面致力支持新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費論壇活動──AWS Startup Day也將於今年7月15日重磅回歸,在線上和參與者相會!
今年度AWS Startup Day持續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精心規劃八場新創專題演說,非常適合長期關注新創生態系統的相關人士,或是正要起步、成長的新創夥伴報名參加。
五大特色議程安排,給你滿滿新創觀點與技術乾貨

「新創如何運用雲端科技打出一手好牌,投注資源延續未來業務?」這是今年AWS Startup Day欲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為解答雲端科技之於新創企業的珍貴價值,AWS以「國際市場」、「創投趨勢」、「多元創業」、「雲端技術」、「焦點產業」等五大特色精心規劃講座內容,完整收錄新創趨勢脈動、雲端技術實務、佈局策略觀點與創投媒合等新創事業歷程的重要節點。為此,AWS不只力邀Web3.0、電商、串流、B2B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的新創合作夥伴,分享選擇AWS開展新創事業的策略考量,更毫不藏私地解析雲端技術如何快速又穩定的開拓事業。

無論新創還是育成,想要洞見機會就不能錯過AWS Startup Day

任何產業或技術的發展,不單要前人的引領,也需要後繼者無窮盡的創新思維與打破框架的勇氣,缺乏其中一個環節,生態系都無法平衡永續。所以無論是天使創投、孵化器,還是剛起步或處於早期新創的企業,只要你身為新創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渴望尋求創意突破或開展新興業務,AWS Startup Day都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佳活動。
尋找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同場加映AWS年度創投新創媒合會
本次AWS Startup Day除新創及創投相關講座外,AWS更直接邀請多家國際及台灣知名創投公司,與AWS Startup Day同場舉辦今年度唯一的線上「新創創投媒合會」,欲透過串聯本地深具潛力的新創與創投,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孕育下一個獨角獸。
根據AWS釋出的消息,媒合會將以早期天使輪或Pre-A輪融資為主,重點關注AI/ML工具和平台、智能零售、MarTech、Web3.0、媒體和娛樂等產業,並以快速輪流的形式替新創獲得最大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