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節跳動與甲骨文、沃爾瑪共組「TikTok Global」,最大股東會是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字節跳動本身約3成多的股權屬美國投資人,若以此來看則連同甲骨文與沃爾瑪的股權後,新公司就可以算是由美方掌握多數股份。
(中央社)中國「字節跳動」公司今(21)日表示,短影音平台TikTok Global將首次公開募股(IPO),母公司字節跳動將保留80%股權,TikTok Global將是字節跳動的子公司。
美國總統川普(港譯「特朗普」)認為在美約有1億用戶的TikTok恐會把個資回傳中國政府而影響國家安全,8月14日簽署行政命令,給字節跳動90天時間出售TikTok在美業務,並下令自9月20日起,禁止包括Apple與Google等美國的app商店提供TikTok下載。
美國商務部19宣布將熱門中國短影音app的TikTok禁令生效日期,從9月20日至少展延到27日。知情人士透露,延後禁令生效時間讓TikTok母公司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甲骨文(Oracle)和沃爾瑪(Walmart)有時間作業,成立名為TikTok Global的新公司,接手TikTok美國業務。
TikTok表示甲骨文公司成為技術供應商,沃爾瑪則為商業夥伴;知情人士透露,整筆交易價值一如先前外界預期,約在600億美元。
北京母公司仍保留8成股權?
《路透社》報導,字節跳動20日發聲明表示,TikTok Global將展開IPO前置作業,母公司將保留80%股權。字節跳動另指出,TikTok Global董事會包含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美國零售業巨擘沃爾瑪的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及字節跳動的多位現任董事。
字節跳動指出,目前TikTok Global的營運計畫不涉及任何程式演算法或技術的移轉;甲骨文公司能安全取得TikTok的美國原始碼。
至於有報導稱TikTok Global將付給美國財政部50億美元,字節跳動表示,這是根據公司收入與相關稅務所得出的估算,是公司未來幾年必須繳付的數額,與甲骨文、沃爾瑪達成的新公司協議無關。
《聯合報》報導,川普日前表示,他要求政府從這項交易中獲得1筆錢,50億美元滿足了他的要求,TikTok會「為教育貢獻50億美元,我們將為美國年輕人的教育設立一大筆基金」。不過,字節跳動透過旗下新聞應用程式《今日頭條》聲明,他們是「看到新聞」才知要在美國設立這筆教育基金,但「本公司向來承諾投資教育」。
儘管甲骨文與沃爾瑪在週末時聲稱美國投資人將佔新公司TikTok Global的多數股份,但字節跳動仍今天仍宣稱,TikTok Global是旗下子公司。
《華爾街日報》指出,如同知情人士一開始所描述,字節跳動會保留約80%的新公司經營權,但因字節跳動本身約3成多的股權屬美國投資人,若以此來看則連同甲骨文與沃爾瑪的股權後,新公司就可以算是由美方掌握多數股份。
隨著甲骨文與沃爾瑪合計掌握20%的新公司股權(甲骨文12.5%、沃爾瑪7.5%),TikTok Global約53%的股份握在美國公司或投資人手上;若再經首次公開募股,字節跳動在新公司持有的股份有機會降至31%。
前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事務負責人、現為康乃爾大學經濟系教授的普拉薩(Eswar Prasad)表示,這是筆設計極為精巧的商業交易案。
他說:
「縱然這筆交易相較原本川普政府所設目標打了折扣,TikTok交易案仍能讓川普聲稱勝利,映證自己對中國強硬非但玩真的,也是前無古人的作法。」
《工商時報》報導,字節跳動強調,TikTok Global是公司100%持股的子公司,將進行一輪小比例的Pre-IPO融資,融資後字節跳動仍將持股80%,進而上市增強透明度。《人間福報》報導,這也意味著,TikTok將會在美國繼續運營下去,避免被「關閉」或「全盤出售」的命運,同時字節跳動也仍掌握著TikTok的核心控制權,並未出局。
《鉅亨網》報導,董事會中有多位美國董事、1位美國首席執行長和1位安全專家,負責監督用戶數據的保護。據悉,TikTok Global赴美IPO上市過程,可能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TikTok Global擁有美國以外哪些資產,目前尚不清楚。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TikTok在美新公司將IPO 北京母企業保8成股權(中央社)
- 路透:字節跳動計畫 TikTok 赴美 IPO(鉅亨網)
- TikTok Global欲融資 字節跳動持股將少兩成(工商時報)
- 起死回生 TikTok在美繼續營運(人間福報)
- 50億美元交換?甲骨文與TikTok交易 川普准了(聯合報)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黃筱歡
Tags:
超越運動場上的勝利,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運動競賽中,總有站上頒獎台、榮獲金銀銅牌的高光時刻,但每每在賽事裡,即使遭逢意外受傷,仍要堅持運動精神、完成比賽的運動員們,也值得獲得全場觀眾們的熱烈鼓掌。場外勿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成功應由運動員自己來定義。如同Nike秉持Just do it的精神!鼓勵大眾全力以赴、放手一搏,何謂成功?將無所定義!

0.03秒,對日常生活中的你我,可能只是一個彈指的瞬間;解鎖手機的指尖滑動,可能都遠多於這剎那。但對於2023年成都世大運游泳賽道上的台灣選手王冠閎來說,這卻是奪得金牌或銀牌的差距。在200公尺蝶式的決賽中,與日本選手寺田拓未僅有0.03秒的差距,王冠閎以1分55秒69的成績奪下銀牌,也為接下來的亞運增添信心。無關排名,王冠閎在賽事中的全力拼搏,更值得所有人鼓掌喝采。事實上,從甫落幕的世大運,到即將登場的2023年杭州亞運,甚至延續到眾所期待的2024年巴黎奧運,贏與輸或許是運動場上寫實的成功象徵,但無論是否如願奪牌,展現竭盡所能對勝利渴望的運動員,或許更值得人們的尊敬與鼓勵。
個人的成功 需要時間來累積

逐漸受到國人關注的田徑場上,陳奎儒肯定是引起熱議的體壇新星。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的男子110公尺跨欄項目中,跑出了13.55秒的成績,不僅奪得銀牌,更打破全國紀錄。隔年2018雅加達亞運再以13.39秒紀錄突破自己樹立的全國紀錄,睽違48年由台灣選手拿下男子110公尺跨欄銀牌。但你可曾想過,幼年時的他曾需穿鐵甲衣、輔助器來協助正常行走。
陳奎儒身旁的訓練團隊成員們,總是會給予他「一直很努力地在進步」的評鑑,他也曾在媒體訪問中說道:「從小到大我都不是最好的,因為不被看好,所以每次我都想做到最好。」如鐵一般的意志,逐步精進、超越輸贏,達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標,讓陳奎儒終能踏上東京奧運的最高殿堂,與美國、牙買加的頂尖選手們同場競爭。

「雖無法改變家庭環境,但我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拳擊甜心黃筱雯,從小父母離異、父親更多次吸毒入獄,仰賴爺爺開計程車扶養長大,接觸拳擊運動後,靠著自己的雙手,擊敗原生家庭的束縛,扭轉自己的命運,在東京奧運一舉奪銅,在2023年世錦賽更拿下第二面金牌。
無論在田徑場、拳擊場上的運動員們,即使有場邊教練與支援團隊的陪同,仍是需要一人扛起身心靈的龐大壓力。成功絕非一蹴可及,一時的輸贏並無法定奪每一位運動員的成就,因為往往在跌倒之後的重新邁步前進,步伐會更加地堅毅有力,運動員背後的故事也將更加的立體、鮮明而耀眼。
大我的勝利 不受限於運動場上
近年來,從持續吹起熱血旋風的HBL高中籃球聯賽,以及2023年成都世大運中華男籃締造隊史新猷的第11名佳績,加上赴日參加世界大學籃球系列賽,擊敗美國NCAA一級球隊與地主日本白鷗大學球隊的政大雄鷹籃球隊,再看到因COVID疫情睽違三年重啟的威廉瓊斯盃籃球邀請賽上,中華藍和中華白兩隊的拼搏表現,都讓台灣民眾們重拾起對於籃球運動的熱愛。在球類運動的團隊項目裡,成敗或許會因個人如英雄般的表現而影響輸贏,但藉由團隊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與態度,更可讓球隊中的每一位球員都互相砥礪與交互成長,所展現出共好、共榮的團隊精神遠比隊伍能否奪牌的成果還更值得我們感動與學習。

另一方面,步出競技場外,運動員也能夠在社會中發揮其影響力,藉由不同方式來啟發更多新世代,感受運動的正向力量,進而創造更好的社會良性互動,這何嘗不也是一種運動的勝利呢?空手道競技場上的「小清新」文姿云,就曾在Nike與Teach For Taiwan團隊的邀請下前往花蓮,陪伴當地8所偏鄉小學的62位學童們,擔任一日老師,親自寫教案、帶領學童們上課、進行分組競賽,而文姿云也希望透過個人對於空手道運動的執著及拚勁,讓更多孩童們能體驗運動精神的重要性,進而對自我人生產生更多的決心與動力。
而身為中華男籃主控的陳盈駿,如同他控球後衛的角色,在籃球場外更是完美的詮釋「分享」的精神。陳盈駿攜手Nike,以他的生活口號「Have a nice Ray」,走訪偏鄉從事公益活動,透過籃球運動,教育基層孩童,更分享身為籃球運動員會面臨的挫折與挑戰,鼓勵偏鄉孩童勇於挑戰自己不設限。讓運動的成功定義不僅侷限場上的勝負,反而將運動的精神扎根全民心中,亦是一種廣義的勝利。
屬於未來的勝利,全世界共享

透過運動所彰顯出的成功,更可能是屬於全人類的。馬拉松界知名的Breaking 2計劃,就是一項無關世界排名與競賽輸贏的範例。挑戰人類在體能上的極限,當那1:59:40的紀錄終於達成,勝利並不僅屬於Eliud Kipchoge一人獨享,而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成就。
文化上的成就更可以透過運動的表現形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9月即將舉行的第19屆亞運,首度將Breaking(霹靂舞)列入正式競技比賽項目,同時亦將於2024年首次登上巴黎奧運,體壇人士更積極倡議將其延續至2028年洛杉磯奧運。目前正努力進行亞運培訓的台灣Breaking(霹靂舞)國手孫振就曾表示:「正因有著長達50年的嘻哈文化來支撐,才能孕育出Breaking如此獨特的競技舞蹈,進入奧運殿堂。」

更多女性投入運動領域的未來,也是全球體壇發展上的一大成功。身處變革最前線的全球女性,正重新定義著運動的意義,Nike全球女性品牌副總裁Liz Weldon曾說到:「在過去的50年裡,我們在展現了反叛精神的同時,也引領著進步的方向—Just Do It。我們一直鼓勵世界各地人們只管放手去做。」女性透過競技體育、健身等不同形式的運動,為體壇注入一股充滿靈魂、齊心團結,以及不受框架約束的感動。無分性別族群、人人皆能動起來的下一代,相信必將是運動的一大成功。

運動場上的贏與輸或許是運動成就的光與影,但頒獎台上的光榮僅僅只是一位運動員生涯的驚嘆號。但背後無數動人的運動故事與運動員展現的不服輸的精神,是一個接一個的逗號與未完待續。正如Nike持續支持各領域頂尖好手追求卓越,秉持Just Do It的精神,鼓勵運動員放手一搏,成就屬於自己定義的成功。
漫畫設計:劉若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