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強勢升破29元,台灣央行為何利率「二連凍」?

新台幣強勢升破29元,台灣央行為何利率「二連凍」?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央行認為全球景氣、通膨正處在回升道路上,但也同時面臨疫情尚未穩定、恐帶來長期傷害。所以主要經濟體仍需維持寬鬆貨幣、擴張財政政策,才能支持經濟穩定復甦。

台灣央行為何利率二連凍?

2020 Q3台灣央行理事會一致維持三大指標利率不變:重貼現率(+1.12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1.5%)、短期融通利率(+3.38%),利率連二凍。而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不變,主要理由分為國際與國內因素。

1. 國際因素:

  • 隨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景氣領先指標PMI自低點彈升至50榮枯線以上,製造業景氣擴張。
  • 預期下半年全球GDP成長衰退幅度較上半年縮小,明年GDP成長則可望恢復正成長,但經濟產值恐仍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
  • 主要經濟體維持寬鬆貨幣及續推擴張性財政政策。
  • 全球流動性充沛,風險資產價格上揚,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 全球經濟前景仍面臨下行風險,包括(1)疫情恐對經濟造成長期傷害、(2)美中等主要國家雙邊緊張局勢升溫、(3)全球金融脆弱性上升。

2. 國內因素:

  • 下半年GDP成長逐季上升,國內外機構多上調全年GDP成長預測值,也預測明年GDP成長將會優於今(2020)年。
  • 下半年CPI逐季回升,預測全年略為負成長,明年則可望回升。
  • 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近月長短期利率小幅波動,銀行超額準備維持在400億元至600億元間水準,且銀行信用管道暢通,準備貨幣、M2、銀行放款與投資同步上揚,並未脫鉤。

綜合上述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央行認為全球景氣、通膨正處在回升道路上,但也同時面臨疫情尚未穩定、恐帶來長期傷害。所以主要經濟體仍需維持寬鬆貨幣、擴張財政政策,才能支持經濟穩定復甦。

而台灣雖然為全球較佳的經濟體,台灣央行也將會跟隨主要央行保持寬鬆政策2~3年,利率則保持歷史低點(例如:美國聯準會預計維持零利率至2023年)。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台灣央行略為上調經濟、下修通膨預期

1. 央行上調全年經濟,預期明年穩定成長

台灣央行上調2020全年GDP成長預測至1.6%(前1.52%),依舊看好下半年景氣復甦動能,明年則為3.28%,以下分為內需與外需分別解析:

  • 內需成長動能:今年仰賴民間投資與政府支出,明年等待消費跟上

民間投資方面,受惠5G大趨勢,半導體及其供應鏈企業為了維持製程領先,加上房市景氣回暖帶動營利工程增加,使民間投資成為下半年支柱之一。而政府透過採購軍品和發放振興抵用券,與加速推動公共建設與督促執行效率,挹注政府支出成長動能,兩者合計貢獻1.45個百分點。

展望明年,整體內需仍將呈穩健成長,民間消費受惠低基期由負轉正,配合企業持續投資高階製程,民間投資雖面臨基期墊高,仍將從強勁成長轉為溫和成長。

  • 外需成長動能:今年下半年衰退趨緩,明年受惠低基期將大幅成長

今年下半年輸出(出口)成長衰退預期會趨緩,5G通訊、宅經濟以及遠距應用需求熱度不減,支撐商品出口動能,抵銷各國尚未全面開放邊境管制帶來的服務輸出衰退。

展望明年,台灣相關電子/資通產品有望延續,支撐商品輸出。而服務輸出方面,預期肺炎疫苗問世有助全球脫離疫情衝擊,邊境管制可能減少。加上今年基期極低,明年服務輸出有望轉正,因此明年整體年實質輸出成長預測值為4.94%,遠高於今年-2.63%。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2. 央行預估全年通膨向下,明年則緩步回升

台灣央行下修2020全年CPI、核心CPI預測分別至-0.2%(前0.01%)、0.24%(前0.36 ),明年則分別為 0.92%、0.62%。

今年上季以來歐美爆發第二波疫情,使得終端需求回升緩慢,油價回升乏力,以及國內消費疲弱,再加上天氣穩定,蔬菜等食物類價格平穩,因此央行下調全年通膨預期。

明年全球疫情改善,景氣復甦、油價回升,國內消費需求有望回溫,但整體成長仍低於1%,有利寬鬆環境。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由於全球景氣最壞狀況已過,主要經濟體都處在復甦道路上,但離疫情發生前產值需要修復時程久,各國仍會持續推出財政政策與保持貨幣寬鬆基調。

而台灣央行預期自身台灣經濟穩健向上,同時全球資金湧入台灣,使台灣資金淹腳目,從定期存單發行利率、公債殖利率破底或定期存單未到期餘額節節攀升即可看出。因此台灣無降息必要,寬鬆政策維持時間則跟隨全球主要央行態度。

台灣央行按兵不動,對台幣、台股後市影響?

今年4月以來,我們便不斷強調台灣的兩大優勢,將吸引全球資金湧入:

  1. 台灣GDP增長優於全球
  2. 台灣央行貨幣政策寬鬆力道遠不及其他國家央行,使台灣公債殖利率與他國差距大幅收窄,台幣資產吸引力提升,例如:美台十年期公債利差來到歷史低水平,因此海外資金才會不斷湧入台灣,推升台幣台股雙雙走強至今。

現在,台灣央行對未來經濟預期穩定向上,而M平方觀察PMI「未完成訂單-客戶存貨」擴大,說明新訂單大增、客戶存貨位於低位,意謂著企業補庫存潛在動能強勁,也就是說對台灣經濟最重要的出口表現有望延續上升趨勢,因此未來台灣GDP增長依舊能優於全球。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本文經MacroMicro 財經M平方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