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Photo Credit: 《天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能》要做的是挑戰全新的諜報片的可能,故事性與娛樂性被放在其次。《天能》的核心是用時空逆行的元素來拍諜報片,而諾蘭為了塞入諸多設定,以多線敘事、場景跳接,讓人物情感與對自由意志的掙扎顯得薄弱。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天能》(Tenet)甫一問世,就引起正反兩極的評價。諾蘭粉自是大肆讚賞,而負面評價也自有之。本片展現了諾蘭電影的本色,同時也將他的缺陷放大,可說優劣互見。總的來說,是部傑出的電影。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自成一格,素以詭密佈局、出人意料的敘事與思想辯證著名,可說是一位常炫技的導演。影史大師無論是敘事、分鏡、場景調度、剪輯、說故事、畫面感,用各種「電影語言」術語或觀影過程的形容詞,大多會集中於一個面向(或強項),只有少數如史丹利克伯力克或費里尼等天才能有全面表現。除技術追求者外,大部分導演多會根據自己的強項,去發展個人的導演論風格,其中大多具有美學追求的成分。

而諾蘭的電影較不著重美感,反而是在追求「想像」與「電影還可以怎麼拍」的層面。他的電影透露出強大的自我滿足感。這類導演不多,畢竟電影拍攝的過程,常得屈就於現實(例如成本、各類限制),更多時候在於「平衡」,為了讓電影好看或顧慮口碑票房等因素,常得捨棄一些個人堅持。但諾蘭不會,他會讓電影充滿自己想說盡的東西,即使電影會因此顯得難看。

這個狀態,在《天能》表現得特別明顯。

《天能》的劇情與設定十分複雜且混亂。網路上已有相當討論,許多網友甚至製作了精密的時間軸與示意圖。其實劇情不是重點,諾蘭原本就不是熱衷於說故事的導演,《敦克爾克大行動》試著以四個小人物的視角去看一場歷史行動,在情感與故事面表現得很差,反倒是戰場鏡頭與音效的技術面做出了相當成績,是他的敗筆作。重新詮釋英雄電影的《蝙蝠俠》三部曲,故事性、娛樂度、畫面與超級英雄的精神也沒做好,重心全放在「導演是怎麼看超級英雄」的辯證上。同樣的狀況,《天能》要做的是「挑戰全新的諜報片的可能」,故事性與娛樂性依然被放在其次。

《天能》的核心只有一個,就是「用時空逆行的元素來拍諜報片」。

天能_劇照
Photo credit: 華納兄弟

諜報片的原則就是特務完成任務,解除一場危機。危機可大可小,拯救的對象從個人到國家都有。而諾蘭在這個鐵則下,把危機放大到「壞人想透過時間機器讓熵值減少到毀滅過去」,而男主角透過一連串的行動把機器拆開,使未來人與壞人的陰謀破滅,來化解危機。諾蘭也把拯救範圍擴大到「拯救宇宙」,雖非沒有前人用過(比起漫威漫畫中的反派動輒毀滅一堆宇宙,毀滅的程度算中等),但尺度也可謂不小。

要處理「拯救宇宙」這個命題,諾蘭選擇了量子熱力學自2017年以來最新突破,即挑戰熱力學第二運動定律失敗,與證明第三運動定律的公式,拿熵值作文章,在熱力學第二運動定律的架構下,以「時間逆行」來製造情節衝突的元素。

「時間逆行」是本片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構成全球影迷討論的核心重點。熱力學第二運動定律是一種經驗定律,其中尚有無法觀測與實驗的部分,只確定「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统的熵值只會增加而不會减少。」對人類所處的三次元空間來說,時間是以線性移動,因此熵值只會增加。如果熵值減少,就會像科學家常用的比喻:「原本花瓶從桌上落地粉碎,卻從粉碎回復到桌上的原本樣貌」。諾蘭即是以這個概念來設計影像與情節。但這反而導致敘事與設定上的混亂。

無論是讓個體突破光速,以前進到未來,或者是以光速逆行,回到過去,都不可能不干擾任何時間點的熵值數據。假設時間如同河流前進,你把前段的一滴水突然取出,丟回後段的河流,水滴都會干擾滴入處的狀態。以劇情來說,任何人透過機器逆行到過去,必定會創造出一個多重宇宙。即使只是一個原子逆行到過去,所擾動的時空都會產生蝴蝶效應,接下來任何一刻的未來都不可能是原本的未來。這也是諸多科幻文本都設計出多重宇宙概念的原因(但在科學上,多重宇宙還只是假說,並不保證存在),以避免邏輯矛盾。

諾蘭發揮他一貫標新立異的特性,他以熵值減少的原則,去設計出「反向子彈」、「熱能逆轉(火變成冰)」、「時間逆行的人所有感官與反應都反轉」等橋段,反正現今科學無法判斷這些設定矛不矛盾,過去的電影也沒人玩這一套,所以諾蘭就此發揮他的創見,造就了片中與多經典的畫面與場景設計。

但諾蘭的特色也在於,他不會只在電影中放入簡單的單線思考。如果就一般娛樂片來說,只要拿他所設計的「物質在熵值減少下的反應」,搭配一般故事,就可以讓觀眾不用燒腦,還看得很爽。諾蘭喜愛讓電影變得更加複雜,所以他又加入了兩個設定。

一個是「沒有多重宇宙(過去發生的不會改變)」,另一個是「自由意志在時間逆行下的反應」。

4
Photo Credit: 《天能》

這兩點構成電影中最大的矛盾。以科學角度看,除非通過蟲洞,否則沒有物質、能量可以突破光速的限制,而諸多科學家的推論是,假使有人要通過黑洞到白洞(目前還無法觀測到)的另一端,過程中可能會被撕成粉碎。假使真的突破光速限制回到了過去,任何能量與物質一出現,擾動了熵值,就會導致平行宇宙的出現。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片中並不存在(之所以捨棄這個概念,應該是諾蘭想獨樹一格),為了不構成邏輯矛盾,諾蘭只好提出「過去發生的不會改變」來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