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天能》: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Photo Credit: 《天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能》要做的是挑戰全新的諜報片的可能,故事性與娛樂性被放在其次。《天能》的核心是用時空逆行的元素來拍諜報片,而諾蘭為了塞入諸多設定,以多線敘事、場景跳接,讓人物情感與對自由意志的掙扎顯得薄弱。

這也是片中設計了男主角看到自己開白色的車逆行翻車,以及與自己打鬥;女主角看到自己從遊艇跳海⋯⋯等橋段的原因。因為既然沒有平行宇宙,那這些人會逆行到過去,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也就是說他們除了必須逼自己重現所有該做的事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但這會產生另一個悖論。就是無論時空逆行的狀態合不合理,那逆行到過去的人,他的自由意志是怎麼運行的?片中為了自圓其說,其實有提出暗示。最初男主角拿到反向子彈時,科學家對他說,如果他沒有想要反向拾取那顆子彈,子彈就不會動。也就是說,諾蘭假設了自由意志的作用。如果自由意志不發動,一個人逆行到過去的時空,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無法與過去任何事物發生互動的狀態。

這當然會產生一大堆的疑問。所以男主角跟物理碩士的男配角討論熵值問題時,講到關鍵處,男配角說先睡一覺吧,逃避了辯論。諾蘭這樣處理有兩種可能,一是要觀眾不要深究這個盲點,二是片中的角色其實對時間逆行的運作與效應一知半解,只能小心行事。

但隨著劇情發展,這個問題不能不處理。所以當主角跟特種部隊問機器的限制時,那些人只能跟他說「如果你沒看到自己順行的狀態,就不要進入機器」。這也跟祖父悖論有關。如果人沒看到自己的順行,表示自己就死在過去,在沒有平時宇宙的設定下,這會導致宇宙毀滅(應該吧,因為諾蘭死不回答男主角想確定的祖父悖論)。這也是片中特種部隊提出說:「逆行中的自己不可以直接觸碰到順行的自己」,也是基於一種毀滅的可能。

諾蘭在這裡為了避免矛盾,故意不設計一個知道所有時間逆行規律的「全知」角色,來說明這些疑點。特種部隊照這些原則做,只是擔心宇宙毀滅,就像未來人分成兩派的原因,一派認為讓熵值回復到更早狀態,可改變人類自我毀滅的未來(簡單說就是類似玩遊戲死了,又重頭再玩的概念),另一派認為這會直接讓宇宙毀滅。而連未來人都不知道事情會怎樣,那觀眾自然也無法質問片中這些矛盾,因為一切都有可能。而男主角是站在宇宙毀滅派那邊的,這也帶動了劇情的發展。

但在這個狀態下,諾蘭必須要交代「如果過去無法改變,那回到過去的人還有沒有自由意志?」的問題。他的做法是讓所有這些回到過去的角色,都經歷一種宿命論的折磨。就是男配角最後八成知道自己必須要回到過去開門(但不一定會知道自己會死),女主角已經意識到從遊艇跳下去的那個人就是自己,但還是去執行。男主角知道其實未來他會派自己重新經歷這一場冒險而他無法改變。所以這所有的角色在電影後段都出現一種「一切都註定好了,我為了拯救宇宙的信念,只好讓過去該發生的都發生」的心態,然後如地獄受刑者一般,逼自己用自由意志去執行「任務」──因為自由意志而不動作的話,事情就不會發生,宇宙就有可能會毀滅。

而這些為了讓邏輯不出現混亂的設定,也就構成諾蘭電影的敗筆。

1_(2)
Photo Credit: 《天能》劇照

《天能》為了標新立異、不落俗套,捨棄了平行時空的概念。其他接受平行時空概念的電影,不用去處理自由意志的問題,因為自由意志導致的行動,會改變過去,或像《復仇者聯盟4》那樣,只要透過量子通道回到特定時間點,就只是平白製造一段「解救危機」的時間段,不影響前後。所以人只能以宿命論來按章行事。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電影如果只單就這個概念去跑,就可以如諾蘭的前作《星際效應》、《記憶拼圖》那樣,讓情節、人物情感都可以簡單聚焦到這概念上。

但諾蘭為了塞入前面提到的諸多設定,在有限的片長下,必須多線敘事、場景跳接,去講述整個概念,也因此讓人物情感與對自由意志的掙扎顯得薄弱。但這可能就是諾蘭的弱點,因為電影前段有好長一段時間,在逆行的華麗畫面出現前,男主角追尋線索、認識女主角(然後發展感情)、大反派表現性格⋯⋯等,篇幅都不少,但就是沒有情感張力。

男主角到底是抱持著什麼情感才要救女主角?諾蘭處理得一蹋糊塗。大反派因為自己出生背景的傷痛,以至於要毀滅世界,到遊艇上女主角愛恨交雜所以要除掉他的心態等,也拍得無力。反倒是總總時間逆行的動作場面、科幻設定的交代、自由港的情境,都拍得很精彩,就是人物情感與電影後段那些人自由意志的掙扎,拍得薄弱。情感破碎到跟科幻設定混雜在一起,讓整個故事少了情感張力。

當然,諾蘭本來就不擅長處理情感戲。《蝙蝠俠》三部曲好看的部分都跟情感無關,而是對於英雄處境的哲學討論。即使是《頂尖對決》,也是因為人物關係簡單到是雙人對手戲,電影爆點又只有「魔術 vs. 科技」,所以好處理。但像《天能》這樣同時要處理哲學、科學、幻想、自由意志、情感、動作戲,諾蘭顯得招架不住,而弄得敘事破碎而無章法。這也是許多國外影評認為本片結構上沒有《全面啟動》來得完整的原因。

當然,《天能》宇宙觀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於熵值減少所涉及的科學。這牽涉到量子力學至今仍無法解讀的一個狀態,就是量子糾纏。2017年的實驗證明,觀測者會影響熵值。在量子世界中,熵值有可能因為一些理由而減少,但只要觀測者一加入,熵值就會增加,所以現實世界中,按機率說,破掉的花瓶有可能會回復。但那個狀態會是複雜到量子等級的範圍。

3
Photo Credit: 《天能》